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域特色产业多以农业产业为主,且由于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原因,其创新过程表现为农业新技术成果选择、导入、本地化开发、示范、推广、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本文认为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过程具有外部依赖性、政府主导性、多主体参与性、收益多样性等特征,并结合对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促进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县(市)基层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能体现我国块状经济基础的产业集群发展及区域产业政策作用更直接的创新体系,在促进创新型省市和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建设路径应根据县(市)基层创新体系创新主体的不完备性、创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创新目标的具体应用性等基本特征和发展的不同类型,以加强基层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为基础,逐步提升县(市)基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以科技创新计划为抓手,加大对县(市)基层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政府为协调人,构建县(市)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创导富有县(市)特色创新体系;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建立健全县(市)基层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近日,国家科学技术部公布了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共52个县(市)获批。四川省推荐的金堂、隆昌、什邡3个县(市)均顺利入选,位居全国第二(并列)、西部第一。党的十九大以来,四川坚持把县域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底部基础和战略基点,大力支持县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一是强化政策措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2年,全省县(市、区)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项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的产物,科技特派员制度从产生至今已经历经了十几年的不断发展演进.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促进我国农村科技与经济结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25个县(市、区、旗)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工作的县占全国县(市)总数的77.9%.同时,科技特派员总人数发展至将近15万人,大幅提高了农村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曾德超 《现代情报》2014,34(6):124-127
通过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开展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必要性,结合近年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针对区域创新的产业竞争情报研究工作,提出基于省级产业竞争情报平台的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内容,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宁波市辖内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对宁波市县域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构建了由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成的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宁波县域竞争力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宁波5个县(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最后从5个方面对宁波县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县域创新,2022年全国首批47个国家级创新型县(市)成功创建,但现阶段创新型县(市)建设路径尚未完全明晰,且对于指导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内研究也相对缺乏。为此,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分析创新型县(市)内涵,即具备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生态环境优美、创新创业氛围良好等特征,以湖北省成功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市)的7个县(市)为例,总结分析其实践经验做法。案例研究显示:我国科技支撑产业类创新型县(市)本质上是多因子共同作用、多层面相互叠加形成的区域创新系统,其建设模式主要包括核心层、主体层、支撑层三大组织层次共6个维度构成要素,地方主政部门通过对这6个方面因地制宜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创新型县(市)建设治理效能。进一步探索符合地区发展特点的创新型县(市)建设路径,提出鼓励县(市、区)在科技管理体制、知识产权、人才吸引等重点环节先行先试,通过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初创型企业创新的支持和培育、加快搭建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强化配套保障等举措,推进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内江市加快建设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一是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与清华大学、机械研究总院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共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内江产学研协同发展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250余个。整合"天府科技云"、内江市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双线联动"对接转化交易。围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优势新兴产业和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建成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县(市、区)全覆盖。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经济体,以县(市、区、特区)为单位划分的县域是贵州省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基本战略单位。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贵州省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但若致力于缩小与全国及其他发达省份间的较大差距,必须继续深化科技改革,不断修正科技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县域科技发展,才能达到提升县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以县为单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提升我国县(市)创新能力的科技政策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市)创新能力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政策演进的视角,回顾梳理了1992—2009年期间我国基层科技政策发展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提升县(市)创新能力的科技政策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