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包括哪些要素? 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生产力运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的被应用、被溶化于生产力诸因素的过程。生产力包括:生产物质资料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和发动生产工具的人。生产力诸要素中,人——工人和劳动者是主要的因素。因为人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没有人,即使最先进、最有效率的生产设备,也只不  相似文献   

2.
目前,理论界对于生产力的构成存在着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是“三要素”,还是“多要素”。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一我国现有的哲学教材一般都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征服、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或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并认为生产力只包括下列三个基本要素: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开始的。因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表现为;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因为人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资料都是通过生产得来的。生产停止了,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也就不复存在。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 所谓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人(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和生产工具,其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其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均由人创造并使用的。生产工具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开始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  相似文献   

4.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导言) (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2)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表现是: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  相似文献   

5.
第八章社会基本矛盾1.什么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2.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3.什么是生产关系:是一种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必然的、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4.什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是一种关系量,用科学的语言说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实际上是生产中的人和生产资料共有的。生产力不是物,也不是精神。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力是指社会生产中的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因此称社会生产力,亦即物质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不应理解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只能是指人们从事精神文化创作的能力,不应理解为精神形态的生产力;人才生产力(人类自身生产力)是指人们生养、培育人才的能力,不应理解为“人才这种生产力”;自然生产力是指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生产、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已超出一般的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系统”之说,以及认为生产力系统由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构成都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7.
<正> 生产力概念是哲学基本范畴之一,理论界对它的内涵界说纷纭。五十年代,苏联给生产力界定为:“生产物质资料时所使用的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经验和劳动技能而使用生产工具来生产物质资料的人。”([苏]罗森塔尔、尤金《简明哲学辞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第123页)我国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对生产力所下的定义,跟这个思想是一致的。如,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力量。它表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关系(见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书及《辞海》)。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要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肯定科技术是生产力就要对生产力的科学含义有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它表示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过程是什么?首先,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力诸要素结合在一起的劳动过程和非劳动过程的统一.而非劳动过程又包括劳(?)休止过程、自然作用过程和生产资料储备过程.可见,研究生产力不仅要研究劳动过程而且要研究非劳动过程.其次,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发挥作用的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断了生产力过程还在继续进行.生产力还在发挥作用,比如,农民播种后中断了劳动,种子却在发芽生根长叶.就是说,生产过程并没有中断.可见,生产力的作用,既包括劳动过程,又包括非劳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表示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有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做为生产力的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使用生产工具来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不具备上述条件,因而不能参加生产或不参加生产的人,不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首要的和具有最终决定作用的要素。肯定人是决定因素,并不是说,不要任何条件,人们就能凭空生产出物质财富来,更不是忽视或贬低生产力的其他要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研究中的历史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社会发展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物质生产方式。因为人们要生存,就需要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只能是生产出来的,所以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面貌及其历史运动。物质生产包括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一是劳动者和他用于征服、改造自然的劳动资料,这叫做生产力;另外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生产关系。孤立的个人生产是不能存在的,人们不通过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就不会有社会生产。所以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中与生产力并存的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人们谈论物质生产时,往往忽视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产力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乃岐 《天中学刊》2006,21(1):50-54
现代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认识、改造和创造世界的能力。生产力系统是由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生产力是其前提和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自然生产力中,自然界的自然力是其基础和要素,生物的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社会生产力中,物质生产力是其基础和条件,精神生产力是其关键和先导,人才生产力是其主体和主导。生产力系统是一个有规律的运动发展着的统一整体,有机联系、重心转移、互动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一般法则。  相似文献   

12.
从1950年开始,特别是从1956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一)关于生产力的要素问题 1.生产力包括几个要素? 一种意见认为,生产力是二要素。有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经典作家认为生产力是二要素。斯大林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说:“生产物质资料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以及因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发动着生产工具并实现若物质料生产的人——这  相似文献   

13.
“经济过热” 的重要原因是将生产力标准理解为生产标准,生产力标准不是生产标准,因为生产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完全的一致性:第一、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而是为了获得产品;第二、靠延长劳动时间而生产率不变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三、不注意协作分工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四、建立在破坏自然条件、短期行为,脱离生产力状况等基础上的生产,只会破坏生产力;第五、人与物处于分离、半分离状态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六、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不同直接生产过程相分离的生产不能提高生产力;第七、不注意潜在生产力的发展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的生产不会提高生产力:第八、生产的社会属性不适合生产的自然属性的生产只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中可能存在上述情况,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生产的发展就一定能发展生产力.相反,生产本身必须以生产力为标准.  相似文献   

14.
<正>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生产对象,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尺度。例如,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经济水平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传统技术与近代技术、农业国与工业国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1.比较法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从概念上进行区分。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即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这是从范围、对象上进行区分的。生产力属经济基础范畴,生产关系属上层建筑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从地位、特征角度进行区分。2.修辞法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的关系可以比喻为脚和鞋的关系。可…  相似文献   

16.
“全方位现代化”,是对社会两种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积极成果带来的两种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统一过程的勾勒。对这种表述的含义应该理解为: 第一,物质和精神两种生产不是一般物质、精神财富的生产,而是两种生产的一定历史形式。换言之,即物质生产方式是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关系的统一体;而“精神生产方式是精神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论生产活动的合目的性与生产力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并不是什么离开社会的人的本质以及人的活动的性质的超验规定。人的需要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最深刻的内在根据,从而也就决定了人的生产活动是一种为满足人的需要而进行的价值活动。人和自然的矛盾即人的需要和自然环境的矛盾,表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合目的性,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因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人和自然矛盾的永恒性以及人类物质生产过程的历史连续性、超越性而呈现出无限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有的同志曾认为,经济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它不仅包括生产关系,也包括生产力。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经济基础应是指生产关系,而不包括生产力。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已讲过不少。可是,有的同志为了论证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硬是置他们的话而不顾,而去另找一些话,作为他们的理论根据。他们引证的主要有如下三段话: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入思考,人们很自然地提出:“生产力中是否也包含着社会科学的因素及其作用?对此许多人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究其原因,往往同片面夸大生产力的自然属性,而程度不同地忽视生产力的社会属性紧密相联系。笔者认为,正是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生产力中必然渗透着社会科学的因素及其作用。 相对自然属性来说,社会性是生产力的主要属性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是以自然界为主要对象的;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力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从总体上说是表现为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唯物主义者。 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或他人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换一句说,生产又是一种社会的活动。而生产力正是表现人类这种活动的能力的,从而也必然是一种社会力量。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谈到现实的生产力,往往是用“社会生产力”来表达的——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者只有消灭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消灭全部现存  相似文献   

20.
重点名词:1、物质资料生产 2、生产力 3、生产关系4、生产方式 5、劳动力 6、经济规律重点问题:1、物质资料生产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5、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间的关系6、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