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明据《宋史》记载,德佑二年(公元1278年)正月二十日,文天祥出使元营。时元军已进抵临安城北三十里之皋亭山。文天祥被驱北行,至瓜洲,于二月的最后一天的夜晚自元军中逃出。瓜洲在扬州以南四十里江滨,与京口隔江相望。  相似文献   

2.
《过零丁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四制)八年级上册】是宋朝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五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溺水后因体质虚弱而夭折,陆秀夫等再拥立端宗7岁的弟弟赵昺即位为皇帝,年号祥兴。朝廷迁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为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强攻。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辞拒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  相似文献   

3.
重大时事政治测试题解(1996年6月11日至7月10日)任红星一、填空题1.1996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长篇通讯《唐古拉山上的风云赤子──记敬业创业的气象人___》,以朴实的语言记述了他的先进事迹。2.1996年6月13日,应李鹏总理的邀请...  相似文献   

4.
〔关于题目〕《指南录·扬子江》诗:几日随风北海游,回首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关于文天祥的身世〕《陵县志·人物志》:文天祥,庐陵淳化乡富田人。《宋史·文天祥传》:体貌丰伟,美如白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宋史·文天祥传》:未几,宋降,(陈)宜中(张)世杰皆去,乃除天祥枢密史,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北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宋史·文天祥传》:天祥在燕凡三年,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选入了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原文第一句云:“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校《文山先生全集》,文字也并无不同。照说文天祥初次拜相日期为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了。其实,查对一下文天祥其它文章和其他有关资料,显然大有出入;此日期弄不清楚,讲述下文,就有牴牾,所以有校正的必要。一、《指南录自序》云:“予自吴门被命入卫,守独松关。迺王正二日……元夕后……十九日,大皇除予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说的是德祐二年正月十九日拜相。二、按文天祥在狱中手书的纪年录丙子条下云:“正月二日,除知临安府,辞不拜……十八日伯颜至亭山,是夕,宰相陈宜中遁,十九日早,除枢密使,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悬辞间,牵旨诣北军讲解,二十日,以资政殿旧职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题1.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中共届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的决定》。2.1998年10月15日至18日,亚太地区议员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举行,与会各国代表团签署了《》。3.1998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  相似文献   

7.
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有这么几句:“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语文》高四册)几乎所有注本都释“如”为“往”。可我们仔细一想,就会产生一个疑问:文天祥已经“至高邮”,“行城子河”,“至海陵”了,怎么又往高邮附近的“高沙”去呢?“文天祥脱险行程示意图”(课本第274页)清楚地告诉我们,文天祥是“至海陵”后直接往“海安”去的。是不是示意图有误?  相似文献   

8.
信息高速公路,相互作用多媒体,远距离教育及其他丁兴富《中国教育报》1994年4月18日至20日连续3天在第4版连载姜岩的“今日世界”专稿;即将通往千家万户─—“信息高速公路”.其实,自从我1992年出访考察归国后先后在《中国电大教育》和《现代远距离教...  相似文献   

9.
宋代文天祥的诗集《指南录》及其《后序》,充满爱国正气,历久传诵不衰。关于诗集编辑成书的年代以及《后序》的写作时间,研究专家均认为在宋端宗景炎元年五月,即公元一二七六年六月。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古代散文选》中册收《指南录后序》,在“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日《指南录》”之后写道:“记作序的时间和诗集的命名。”又,杨德恩编的《文天祥年谱》第273页,  相似文献   

10.
重大时事政治测试题解(1996年5月11日至6月10日)任红星一、填空题1.1996年5月15日,全国各大报刊登长篇通讯《基层党员干部的榜样》。通讯介绍了他忠于职守,执着地为民排忧解难,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为党旗增辉的事迹。2.1996年5月15日,历...  相似文献   

11.
张謇东游与《东游日记》庄安正1903年5月21日至7月29日(农历四月二十五至六月初六),张謇东渡考察日本。回国后,张謇将赴日期间的日记辑成一束,共二万五千言,定名为《东游日记》(下简称《日记》),分送挚友传阅。张謇自1874年起养成日记习惯,但从未...  相似文献   

12.
《教师报》2002年7月17日报道,江苏省泰州市某中学录取初一新生,除学杂费外,另每名新生加收费用9900元,参加电脑学习再收8000元。泰州某省级重点高级中学将录取高一新生分为三档,第一档每位学生5000元,第二档每位学生收费15000元,第三档在收取20000元的基础上,再以680分为标准,每低1分加收500元,最高收取6万元。《现代教育报》2002年7月26日报道《初中招生运钞车都来了》。西安一考生倾吐:“我考上了重点初中,可还没有开学,就交了1.65万元,我妈一年挣的钱都没这么多。如果分…  相似文献   

13.
“高沙”辨正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有一段文字,述其自高邮东行历程: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引文中诸多地名,皆在今江苏北部。南宋末隶属准南东路。惟“高沙”一地,一般历史地理著作失载,遂引发了一些不同说法。对文天祥抵海陵后情形,《教参》之译文如下:到了泰州,往高沙去,常常担心白白地死掉。照这一说法,似乎海陵。海安问,有一被称作“高沙”的地方,文天祥一行曾从海陵启程潜…  相似文献   

14.
一、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酹江月·和邓光荐①文天祥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②。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③,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注释]①1279年8月文天祥被俘后押送大都途经建康。其时,同时被俘并被押送大都的邓光因病滞留建康。文天祥将继续北上,邓作《酹江月·驿中言别》相赠,文写此词相和。②本句语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相似文献   

15.
<正> 偶读《文山先生全集》及《宋史》本传,觉有关文天祥生平的记叙,《宋史》及各家所载,或语焉不详,或自相矛盾,故仅就《文山集》中提到的有关文天祥的名和字、生卒年月、及第年龄和籍贯等,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因为都是些零碎的感想,故谓之“拾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先介绍谢翱入潮抗元经历,后分析他与文天祥友谊及其名作《登西台恸哭记》的主要思想内容,充分说明谢翱的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文天祥之死     
牧惠 《中文自修》2006,(7):27-28
文天祥兵败被俘,并在零丁洋上亲眼目睹元军在张弘范的指挥下最后歼灭宋朝水军的崖门大海战后,受尽折磨,仍不肯降元。对于如何处置他,元朝的统治者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释放文天祥,让他去当道士,以利于收买民心。对此,降元的前宋丞相留梦炎坚决反对。他担心文天祥出去后“忽有妄作,我辈何以自解”?于是,经过忽必烈亲自劝降仍无效后,文天祥被送上了刑场。  相似文献   

18.
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英雄文天祥于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年)十二月初九日在燕京就义后,当时人以及后来的统治者、史学家对他都极为赞扬。曾参加过勤王军的王炎午说:“扶颠持危,文山、诸葛相国虽同,而公死节,倡义举勇,文山、张巡杀身不异,而公秉钧。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元朝人刘岳申称赞文天祥“光明俊伟,暴之  相似文献   

19.
《扬子江》浅解江苏/王世美如同介绍文天祥,就要提及《指南录》一样,谈起《指南录》的命名,就要涉及《扬子江》。然而,一般人所熟悉的只是其取意命名的后两句。至于其前两句及小序则鲜为人知。故将其诗并序抄录如下以飨读者。扬子江自通州至扬子江口,两潮可到。为避...  相似文献   

20.
1283年1月9日(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于元大都(今北京)柴市,距今已七百年了.文天祥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景仰,他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诗句始终激励着后人,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在全国人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的今天,我们以探讨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思想来纪念他就义七百周年,是不无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