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十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证明这个总方针、总政策是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什么是改革?改革的性质是什么?却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十分清楚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是利用善良的人们对改革性质的模糊理解,打着改革的旗号,贩卖资产阶级自由化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总理在《当前经济建设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方针》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的经济建设要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我国建设要走出一条新路子,其核心思想是提高经济效益。总结我们过去各项工作中的主要弊病就是经济效益差,损失浪费严重。这个教训是很深刻的。党的十二大提出: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我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这说明,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从一九五七年到现在将近三十年内,我党先后提出和制订了两个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并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来推行这两个八字方针.两次对国民经济的大调整,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搞得很有成效的历史时期.因此,认真总结执行两个八字方针的基本经验,对于实现党的十二大确定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诚然,两次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经济建设搞得很出色,很有成效,但是毋庸讳言,进行调整,完全是由于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不调整别无出路,尤其是第一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力组织科学攻关”,作为十条经济建设方针中的一条提出来,摆正了教育和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这具有重大的意义,说明我们党在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党已经学会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教育、科学发展的关系.我们教育战线的任务,就是要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根据客观需要和客观可能来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办好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实施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十年是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原则取得伟大成绩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一方面我们坚持独立自立的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国际上的反动强权势力以和平演变、颠覆制裁、封锁干涉等手段对付我们。经过曲折复杂、坚韧不拔的斗争,特别是1990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  相似文献   

6.
“突破中间,武装两头”,是1978年中共福建省委提出来的我省经济建设方针。两年多来的实践表明,这是一个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加快我省四化建设步伐、实现我省先富起来的正确方针。本文试从理论和实际入手,对贯彻“突破中间,武装两头”这一方针的重要意义,作些粗浅论述,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深圳职工教育的经验姚凤茹一、成人教育事业与特区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经验十年来,深圳成人教育坚持为特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方针,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网络和办学体系。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地开展各种办学培训形式,为特区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成...  相似文献   

8.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中央到地方开始探索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速度快、效益好、人民可以得到实惠的新路子,如调整、改革国民经济体制,农业上实行承包责任制,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等等。1981年末,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和通过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它的核心思想是:考虑一切经济问题都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明确了提高经济效益就是以尽量少的活劳动的消耗和物质的消耗,生产数量多、质量好、品种齐全、适合需要的产品。这是我们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9.
第三条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  相似文献   

10.
中共八大正式确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该经济建设方针是在冒进与反冒进的曲折斗争过程中提出。"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性经济方针,随着形势的发展,该方针主要由于三方面的原因仅坚持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被中断。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十年来,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多年来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国民收入超分配,加之近期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实行所谓经济制裁,内外原因给国民经济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使整个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各行各业必须结合本部门的实际,自觉地、坚定不移地执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这是确保改革和建设健康发展的积极方针,是大局所  相似文献   

12.
一 1986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中小学教材改革和建设的方针: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多样化(这一方针于1993年写进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十年来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负责审查、审定全国中小学各学科教材;建立了中小学教材编审制  相似文献   

13.
一扩大再生产有两条途径:一是外延扩大再生产,即依靠增加积累,追加投资,建设新工厂,增加新的生产资本,来扩大再生产,一是内含扩大再生产,即依靠节约挖潜,提高资金利用率,扩充原有的生产规模,来扩大再生产。最近,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报告中说:“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  相似文献   

14.
祝贺与建议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成立十年了,这是中国的教育经济学取得非凡进展的十年,特致衷心祝贺! 十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一方面吸收了植根于发达资本主义土壤的合理的科学的部分,一方面警惕地拒绝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非科学的内容,这是极为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5.
苏联的建设模式表现在经济方面主要是管理体制上的高度集中和经济发展方针上的一重二轻。我国对前苏联模式的突破,是以毛泽东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为起点的。讲话以前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鉴,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不同于前苏联的新思想和新方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锦州电大工作站筹建于1978年10月,1979年2月正式成立并首次招生.198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辽宁广播电视大学锦州分校,1988年9月和1989年1月原市属锦州大学和工业职工大学先后撤销并入,锦州电大办学、教学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十多年来锦州电大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总结锦州电大十多年来的办学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一总方向.锦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的急需.是我们电大发展壮大的客观基础;电大教育培养大批的合格专门人才又直接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锦州电大十多年来教育实践的基本总结.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教育战线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不少地、市、县、社的党政领导已注意到从学校领导、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方面逐步加强小学和初中。总的来说,小学、初中教育的发展趋向是好的。根据全国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确定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的精神和“提高全体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的要求,在普通教育方面,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调整的成果,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发展史上,对宏观经济如何进行管理,存在着两条不同的管理方针:一条是“无为而治”,即自由放任的方针;一条是“通轻重之权”,即实行国家控制的方针。这两条方针在西汉汉武帝时期表现得最为集中、充分。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主张实行以放任为主的管理方针;汉武帝的“财政大臣”桑弘羊则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控制的方针。那  相似文献   

19.
引起作者思考的原因,是近十年来我们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方针在表述上所作的变动。“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概括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要求后于1957年提出的。它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同志1934年提出的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中“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20.
速度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两个重要问题。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一套老的做法,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贯彻执行这个方针,关键在于遵循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坚持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