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广西土司制度最终确立于元代。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广西土司制度产生的源头大体可以追溯到秦汉王朝的"羁縻之治"时代,唐宋羁縻州县制度是广西土司制度的前身,元明广西土司制度由唐宋羁縻州县制度发展与演变而来,两者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说,广西改土归流开始的时间是在明朝统一广西之初,具体表现为明初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实施对钦州七峒长官司的改流,由此揭开了王朝中央在广西民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的序幕。历史渊源与改土归流开始的时间问题由此成为土司制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井田制、名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变革,土地所有权经历了原始村社公有、国家所有及国有与私有并存的演变。每次土地制度的改革和演变,都在当时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当然也暴露出其中的问题。分析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带,对今天的土地制度改革可以起到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一书在现代化语境下解读农民工问题,把握农民工问题的脉络,预期解决问题的路径。该书结构严谨,资料详实,立论高远,既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显示了作者对文献驾轻就熟的素养,又着眼于实践,提出对政策制度的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红卫 《教育》2012,(32):59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高职院校如何能增强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入学,《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研究》给出了专业指导。该书运用文献研究、实证调查、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职业学校学生直接升学制度、"双证书"制度及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原因、完善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得出了诸多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郭英德的著作《中国古代文学与教育之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系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文学的生产、发展及传播"的最终研究成果之一。该书以中国古代文学和教育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民族精神的养成为研究重点,深刻揭示了教育对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具体而言,该书从四个方面揭示了教育对古代文学的影响。第一,教育制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郭英德教授认为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教育制度都有与之相应的文化和教育政策,这种文教政策的实施对该地域的文风会有很大的影响。郭英德教授对此进行了举例说明。唐代私人办  相似文献   

6.
书架     
《教育》2010,(2)
中国民办教育——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作者:王文源出版:北京出版社该书由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过程、发展背景、发展形势、发展空间、发展动力、政策分析、制度分析和体系构建八个部分组成,从实践到理论,从历史到未来,从政策到制度,多角度多层面比较完整地研究分析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诸多  相似文献   

7.
“站在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所处的一个新的拐点上,在民办教育发展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抉择,国家的民办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设计如此,民办学校的实践如此,我关于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也是如此。”近日,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办教育: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一书的作者王文源这样阐述了他关于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的基本立场。该书由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过程、发展背景、发展形势、发展空间、发展动力,及中国民办教育的政策分析、制度分析和体系构建八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从实践到理论,从历史到未来,从政策到制度,多角度多层面比较完整地研究…  相似文献   

8.
邓建 《天中学刊》2012,27(6):11-13
刘尊明和王兆鹏合作的新著《唐宋词的定量分析》将定量分析引入词学研究,来印证已有结论、纠正认知偏差、揭示研究路向,构建起定量分析的研究范型,使悠久的唐宋词坛与词史呈现出计量化、数字化的新风貌,为词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路数,拓展了词学研究的视野和空间。此外,该书虽以定量分析为特色,但其研究行为实际上已经大大超出了单纯的定量分析,书中处处可见作者深入的理论思考与审美探求。  相似文献   

9.
魏秀春博士的专著《英国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史研究(1860-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一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国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政策的历史演变(1860-2000)及对我国的启示"(08CSS006)的最终成果,是当前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欧美国家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史的学术著作。该书关注的是当今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全球性课题,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目前面临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考验。而英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土地利用与保护的现状,认为"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在耕地保护、规划与计划管理、盘活存量土地、规范土地市场行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基础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土地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等土地利用问题。从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两难角度出发,提出今后自治区土地利用与保护应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土地利用现状遥感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建设用地预审和计划管理、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和供地政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加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对策措施,对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土地利用与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纵囚新论     
比较唐宋两代录囚制度和赦免制度 ,可知 :唐太宗贞观六年的录囚尚存理狱之意 ,还是不同于宋代类似纵囚的录囚的 ,太宗此举也不是为邀名 ;欧阳修《纵囚论》一文只是欲借太宗录囚之题来反对宋代的大赦而已  相似文献   

12.
李晖 《池州师专学报》2010,(2):102-107,133
笔者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五十七岁生儿的"洗儿"一事起兴,广搜文献史料,探索出"洗儿"始于唐代,而唐玄宗则是始作俑者。这一自先秦礼仪演绎而成的民俗,自唐绵延不断地传至今日。由于"辟邪"、"吉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理念和意识追求,它必将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永远传承下去。"才高位低"的梅尧臣"洗儿"中,能有京师"开封大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和范文正公仲淹、富弼如此著名人物临场,并相继留下《洗儿歌》。这是"洗儿"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3.
陇南礼县籍五代作家王仁裕不仅创作了《开元天宝遗事》、《玉堂闲话》、《王氏见闻录》等笔记小说,而且创作了万余首诗,留有"诗窖"的美誉。蒲向明《追寻"诗窖"遗珍—王仁裕文学创作研究》的出版发行,填补了王仁裕及其研究方面的空白,它是第一部全面研究王仁裕及其著作的力作。该著对王仁裕生平事迹、文学典故以及文学作品进行了多维考释评记,理清了王仁裕研究中的诸多阙疑,获多位著名专家学者的肯定与好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世德堂本《西游记》"陈元之序"的分析,康光禄就是唐征鹤,征鹤的父亲唐顺之是唐宋古文大家,既擅作古文,也擅作今文,《西游记》既是一部证道书,更是史书,其"史"的性质在于三藏隐涉的是嘉靖皇帝,三藏取经故事隐射的是嘉靖皇帝南巡,孙悟空是唐顺之的自我写照,《西游记》的原作者就是唐顺之。  相似文献   

15.
《南唐史略》一书的特点主要表现:一、探讨了我国古代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古代经济重心和文化重心的转移问题,五代十国时期统一趋势问题,唐宋之际社会结构的变化问题等。二、重点研究了南唐的制度、经济 、文化等问题,填补了这些方面的研究空白。三、配有不少地图、绘画、书法等各类的插图,可以帮助读者形成完整的地理和空间概念,增加读者对南唐绘画、书法作品的直观了解。四、研究方法科学灵活,研究态度客观审慎,注重证据,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16.
"国书"一词常见于古代典籍中,《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关于此词的释义不全面。与史籍相关的"国书"一词在南北朝隋唐时指本国国史或前代某国、某朝的国史。在宋代范围扩大,具体包括日历、实录、会要、勅令、御集、宝训、玉牒、时政记、起居注,亦有国史(多指正史)义。元明含义与南北朝隋唐相近,清代多指满族文字。不清楚各个时代"国书"的含义会造成误读古籍的错误。此外,"国书"是春秋齐国一卿士名,当于辞典中立此义项。  相似文献   

17.
宋人对黄巢起义以前的唐代藩镇割据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认识不同。对黄巢起义以前的藩镇割据多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具有保卫京师、抵御外辱的积极作用,并且是宋人解决边疆危机、改造地方军事体制的借鉴对象。但对唐末五代藩镇的历史作用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其是唐朝灭亡、五代动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成书于南朝刘宋时代的地记《永嘉记》,今早已亡佚,唐宋类书屡见征引。但关于其书作者,学界看法不一。文章经考证提出:《永嘉记》的作者是郑缉之,并非谢灵运。《太平寰宇记》或误题谢灵运《名山记》作《永嘉记》。郑缉之所作《永嘉记》在北宋前期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  相似文献   

19.
蜀人对词的发展功不可没,李白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的作者多数为蜀人,苏轼更为宋词的发展开疆拓土,“指出了向上一路”。而对李白与苏轼这两位唐宋时期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蜀人,在词的创作上是否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却因李白词著作权的争议而很少系统的论述。本文通过对唐宋蜀词发展的梳理,认为苏轼词辉煌的成就本质上是向李白艺术精神的回归与超越。  相似文献   

20.
《旧五代史》的新词新义比较丰富,是研究唐末五代语言很好的断代语料,体现出汉语词汇发展的新面貌。文章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选取若干词语,探讨该书在汉语史研究中的语料价值。这些词汇或词义的抉发,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和词典的编纂修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