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谢守忠 《精武》2004,(2):33-33
中医与武术同属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二者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享誉世界的少林武术便强调武、医、禅的结合。现在有的武者只求武艺精,而忽略了相关文化的学习,结果导致功夫难有很大的提高。 本文作者在学医的同时勤习武功,并且将二者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
禅武一体——浅论少林禅宗和武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少林佛学、武术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少林是禅宗的发源地,进一步证明少林是以武悟禅,禅拳合一,禅武相通,禅武一体。  相似文献   

3.
少林功夫将禅宗智慧融入到武术的修炼过程中,使少林功夫获得了其他武术流派难以企及的境界,从而形成了少林功夫特有的有益于提升人生精神境界的'禅武合一'的思想。本文以'禅武合一'思想的基本价值和当代价值延伸两方面为主体,从文化价值、养生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四个方面对'禅武合一'思想的基本价值作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又从促进经...  相似文献   

4.
论唐武宗“会昌灭佛”对少林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文献资料,以"会昌灭佛"事件为切入点,阐述事件前后少林武术的嬗变。唐武宗"会昌灭佛"对少林寺这一"禅宗祖庭"给予严重打击的同时,也打破了少林武术"密不外传"的界线,进而促进了少林武术、民间武术、军队武术的大融合,孕育和形成了少林功夫以禅、武、医为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以言传身教的武术套路和理论对少林武术的承传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激励了更多人参与习武。  相似文献   

5.
徐廷芳 《精武》2010,(11):34-37
古轮功夫,全称少林吴古轮功夫,乃禅武医合一的功夫。其以禅、武、医三宝为内涵和实质,以无上禅功“心意把”为最高境界,具体包括了一系列古传少林拳械套路、技击秘法、擂台战术、修炼功法、内功心法、禅医养生等,经千年提炼,学术体系科学完整,内涵深邃,是开启身心智慧的绝妙法门。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7月27日下午,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八卦掌研究会(以下简称“北京八卦掌研究会”)在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北京市武协秘书长毛新建同志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北京八卦掌研究会负责人、各支代表和在京的部分拳种研究会负责人参加座谈。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以少林养生功功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传统武术理论和功法原理,探讨并阐述了少林武术与禅武医养生之道的关系与发展,旨在进一步完善少林武术文化体系,让少林禅武医养生文化在中国武术的国际化道路上更加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8.
文龙 《精武》2005,(6):47-49
(接上期)张之江提倡武术,在张家口筹办新武术研究会,得到冯玉祥的大力支持。在新武术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冯玉祥对武术进行了专门的阐述:“武术的武字,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分为止、戈二字,其实质是制止横暴,停息战争。《左传》一书则载武有七德之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童……”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在对少林武术和禅宗的"禅武合一"进行归纳分析后,分析了禅宗和少林武术的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最终达到你中有我,人中有你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少林武术发展的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林武术是动态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发展分期的研究界定,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少林武术的发展历程,更加清楚什么是少林武术。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疏理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分期,并概括出各分期的宏观特征及少林武术的总体特点。研究指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可分为:“发韧、显武、茁壮、附会、重生”五个分期;总体概括其脉络传承,可以归纳为“讲究实战、禅宗文化、禅武合一、武医结合、注重功法”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袁康就 《武当》2010,(8):7-8
中国功夫的原初意义,可以由一个武字讲起。“止戈”为武,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已经麻木。但从这个武术源看起,我们发觉武术的雏形不存在门派观念,为何今日练武者对门派观念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武坛动态     
《武当》2011,(7):4-5
宁波市江东区武协武当访武5月25日~26日,宁波市江东区武术协会一行38人,由会长方德定带队,在武当山进行了为期2天的武术旅游交流活动。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  相似文献   

13.
唐宋南少林武术历史迹象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文物考古,文献考证,以及民间传说等几方面对南少林武术在唐宋时期的一些迹象进行考证探求,结果表明:南少林寺至晚于晚唐之前已传少林宗风,禅武合一;宋代已有习武高僧;有9座寺享有“南少林之誉”;寺内武术与外来武术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7,(11):41-41
作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武术著名网站,宣传中国优秀武术拳种,介绍杰出武林人物始终是博武网的重要内容。中国武术代有英杰.当代武术的发展更是空前繁荣,名家辈出。应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要求,为了集中、全面反映当代杰出武术人物的风貌.介绍他们的精深功夫、高深境界,以及相关的优秀拳种,博武国际武术网自  相似文献   

15.
2019年岁末,我到京郊燕山体育馆观摩了"海江杯"功夫麒麟武术超级联赛,给人武术嘉年华之感。为何称"功夫麒麟"呢?承办方之一北京武悦体育产业的周双纲回答了我的问题。周双纲,山东人,就读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攻读太极拳"八法五步"编创者之一吕韶钧教授的研究生,毕业后创办了"武悦品牌",在武术江湖爬摸滚打十几年,历练了多元化技能,孵化了五彩缤纷的创意。  相似文献   

16.
《精武》2009,(7)
孙建国,法号如明,又名"行者"。永年广府西街李亦畲故居后院毗邻。武氏太极拳第五代直系传人,结业于北京中医药培训学校。中国武当百杰、中国武术七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国家二级裁判、邯郸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峰峰市区武术协会副主席、武李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原永年广府武氏太极拳学校校  相似文献   

17.
马志富 《中华武术》2006,(9):7-67,I0003-I0011
马志富,一九四九年九月出生于湖北武汉,武当天罡功夫传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当拳法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湖北省武术协会委员,武汉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一级裁判员,足球一级裁判员及教练员,中国注册执业中医师。  相似文献   

18.
少林武术:应对全球化时代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的方法,通过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视角,论述了少林武术应对全球化时代发展的研究定位以及继承、发展和创新等问题.研究结果认为:少林武术的研究应立足于"禅"与"武"的融合;"尊重传统、不迷信传统"是少林武术的继承原则,并以开放性心态进行少林武术的继承和发展;创新应从文化的当代价值出发,与时俱进,同我国武术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武当武术以剑名闻天下,但是有没有拳或其他武术门类呢?它的武术体系又如何呢?武术界半个世纪的争论可以结束了。武术界17年的搜集、整理表明,武当武术博大精深,剑、拳、棍、枪、刀等18种武术各呈缤纷,门派多达100余个,仅武当拳就有500多年的历史,拳谱500余种。这是湖北武协副主席李太有在武当武术表演会上宣布的。武当武术源远流长,近以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为祖师。千百年的丰富、发展,使武当武术成为中国武术"内家"功夫的代表门派,与"外家"功夫代表门派"少林寺"齐名,在武术界素有\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但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张洪旧 《精武》2004,(10):1-1,4
在辽宁武术界,一提到韩振博,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年46岁的他,现为辽宁省少北拳研究会会长、全国少北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辽宁省葫芦岛市武协主席。这一切均来自于他对武术的执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