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只要一上QQ.就会选择“我在线上”的状态。我一直对“隐身”的人“深恶痛绝”,既然上了QQ,就该聊天吧?何必筑一堵墙把自己藏起来?  相似文献   

2.
偷点亲情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一定会非常的好奇吧!亲情有什么好“偷”的呀?每一个家庭里都会有亲情的呀!何必要“偷”呢?但是我觉得,在我的家庭里亲情实在是太少了。我缺少父母给我的亲情,还有他们彼此也缺乏温情。虽然我家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但是一点也不温馨和睦,所以我想“偷”点情,“偷”点爱。  相似文献   

3.
那天在我们练完跆拳道后,教练对我们说:“跆拳道礼仪在先,不仅在道馆要做到,在家里也要做到,回家后对父母说一句‘您辛苦了’,明白了吗?”我们说:“明白了!”但我心想,这只是形式罢了,只要我心里明白不就行了吗,何必要说出来呢。  相似文献   

4.
《作文》2022,(Z3):123-126
<正>正方我认为需要屏蔽父母。虽然父母翻看子女微信朋友圈是关心子女的表现,可是我们之间因为年龄差异存在代沟,他们有时不理解我们的“社交方式”,常常会因此发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屏蔽只是不想让父母为我操心,减少矛盾而已。而且,朋友圈屏蔽父母不代表在现实中也屏蔽父母。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感情有许多方式,完全可以选择更温暖的一种,何必将交流局限在冰冷的文字中呢?温暖的问候与快乐的陪伴,何尝不是一种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面对送礼     
我刚参加工作时,绝对纯洁。那是1982年3月,有一次我留一个孩子放学后在办公室谈心,天黑了我不放心他一个人回家,便送他回去。到了他家,他父母非要留我吃饭,结果在他家吃了一碗面条。第二天,我把这孩子叫来,给他三毛六分钱和四两粮票,请他转交给他父母。当时我的心情,真觉得自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八路军。可从此他的父母对我非常冷淡。现在看来,我确实有些“过分”,但当时我就是如此“认真”。又有来自农村的学生家长,看孩子时给我送来一筐鸡蛋。我这人从来不当面退礼,觉得人家也是好意,何必伤人面子呢?于是收下。但…  相似文献   

6.
开心万花筒     
反应德育课上,老师教育同学们说:“你们回到家里,首先要关心父母,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的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第二天,老师要同学们汇报父母的反应。乐乐说:“我爸妈说,你想要钱就直接说好了,别拐弯抹角,跟谁学的奉承人?”走迷宫请快速穿越迷宫,时间不要超过2分钟。家长通知书从乐乐手里抢过家长“你今天是怎么了?这么半天老摆弄它父亲说着,干什么?”翻阅起来。:“在课堂上通知书,只见上面有老师写的批语往同学的衣服里塞虫子……请家射弹弓,。”你长大会成什长来谈一谈“你在学校里净干这些,是我从您父亲向乐…  相似文献   

7.
朱莉  木制墙 《家庭教育》2009,(10):32-33
经常有不少年轻的父母问我:“张老师,你认为什么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我的回答是:“健康、快乐。”也就是说,父母要经常问问自己:“我的孩子健康不健康,快乐不快乐?”  相似文献   

8.
课外的功夫     
上课回来,听同事说,昨天夏老师上课让学生弄了个大难堪:学生王明(化名)在夏老师上课时说话,被夏老师叫起来,“王明,你上课怎么说话?”王明嘟囔了一句,“我没有说。”“我还能看错?老师还能说瞎话?有了错不承认!养不教,父之过,你的父亲怎么教育你的!”夏老师急了。“我的事少扯上父母,你的父母怎么教你的?”王明激动地反驳道……  相似文献   

9.
开学了,朋友读五年级的儿子琦琦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父母:“你们猜今年是谁当我们的班主任?”朋友诧异地问:“谁啊,看把你乐的?”琦琦自豪地说:“是刚刚调来的刘老师,她长得真好看,有点像电影明星刘亦菲!她一进教室,我们班的同学就悄悄地说‘小龙女来了’,哈哈……”。正在闲聊的大人们也哈哈大笑起来,取笑琦琦是个“小色男”。可一个星期后,琦琦只要一讲起班主任刘老师就小嘴一撇丢下一个字:“哼”。父母追问他怎么一下子就不喜欢这个漂亮老师了,琦琦狠狠地说:  相似文献   

10.
丽水考生 《华章》2011,(2):41-41
嗯,挺好!读起来有一气呵成之感,而且有意识地用“野菊花”来贯穿全文,语言清新自然,功底可见一斑,颇懂得为文之起承转合,但既然前文如此郑重地写了父母的烦恼,为什么到后来戛然而止了呢?仅仅把“逃”作为结果,显然使文章显得不够完整。  相似文献   

11.
琴声雨丝     
寂静的雨夜,一个男孩静静地坐在窗边,倾听女孩弹着古筝,乐声慢慢融入窗外的雨声中。突然,音调一转,变得急促起来。外面的雨越下越大,筝声变得越来越响。女孩好像有满怀的心事,曲声中透着悲伤和无奈。渐渐缓下来的筝声更加忧郁,听得男孩心里闷闷的,很难过。“铮!”一根弦断了。“潇玫,你没事吧?”男孩走过去,托起女孩的手。潇玫满面泪痕,被泪水打湿的长长睫毛低垂着,显得楚楚动人。她用那美丽但无光的眸子注视着男孩:“冬哥,这把古筝就托你保管了。”“你这又何必呢?你最喜欢这把古筝了,没有它,你怎么办?”“爸爸妈妈说…  相似文献   

12.
“坏孩子”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一个“坏孩子”吗?许多父母对此感到困惑。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坏孩子”,但是在现实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某些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恶性循环,导致了所谓“坏孩子”的产生,使得某些原来本质不错的孩子被父母和学校误解、轻视、放弃,最终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  相似文献   

13.
有些孩子,缠人、闹事、小题大做,占用了大人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被称为“难缠”孩子。他们的“难缠”行为往往会让父母大为恼火,父母不光是嫌孩子缠住自己,更担心的是孩子独立性太差,将来难以适应社会生活。面对这样的孩子,在照顾他们生活的同时,父母要怎样做才能让他们的心理逐渐自立起来,让父母从被“缠”的状态里解脱出来呢?  相似文献   

14.
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动因。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在父母与子女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起来的。然而,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也许并不是他们最早或最亲密的人际关系。那么,在这些儿童心中“家”是怎样的概念?父母在他们眼中的地位如何?儿童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与家、与父母的关系?2007年,  相似文献   

15.
2000年6月1日是孙云晓网站开通的日子。当天晚上8 点整,孙云晓在网站就“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这一话题与热心的网友们进行了第一次网上交流。从统治者到合作者Rebecco:请问孙老师,您认为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的好处有哪些呢?孙云晓: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可以促进家长制观念的改变,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平等、温馨的环境。云烟对孙云晓微微笑着说:您说的改变家长制是怎样的呢?孙云晓:父母由统治者变为合作者。Nini:您认为“父母”称谓比“家长”称谓更人性化吗?中国数千年来“父母”不就是等于“家长”吗…  相似文献   

16.
我原在农村中学读书。“四人邦”炮制的“马振抚事件”,居心险恶地宣扬什么“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农村学校英语课停开了。进高一时,我的外语知识还是一张白纸,学习跟不上,在这困难面前,我还学不学呢?通过反复学习革命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孩子讲话做事的神态、口吻。与大人一样,跟他们讲话,就像是对着一个小大人。孩子常常对父母说“你伤了我的感情。”“我非常生气。”“我不会这样做,因为”“你们为什么会……?”“我觉得……”他们称呼父母,有时用名字,如约翰、玛莉妞、彼德等等。在与美国家庭的交往中,我发现美国父母本身,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都相当关注。那么美国父母是从哪些方面启蒙孩子的呢? 理解能力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常常听到只是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内涵。如果孩子问父亲“爸爸,你可以陪我玩一玩吗?”如果父亲说“不行,你怎么这…  相似文献   

18.
路仁宏  李红 《初中生》2007,(6):26-27
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非常幽默,常常妙语连珠。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读了钱钟书的《围城》后慕名求见,钱钟书说:“假如吃了鸡蛋已觉得不错,何必还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又一次,在谢绝了一笔高额酬金后,钱老莞尔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相似文献   

19.
又见漂泊鸠     
四、逃跑爸爸拉住我的手,就往外走。小个子冷冷地说:“你自己去就行,他留在这儿。”爸爸把我的手抓得更紧了,口气坚决地说:“不行,孩子必须跟着我!”讨厌鬼挡在我的面前,幸灾乐祸(huò)地说:“没有办法,老板讨厌他,不想见他。”爸爸生气地说:“既然这样,我也不去了!”“这又何必呢?”小个子连忙出来打圆场,“让孩子在这儿玩,不是更好吗?何必带他去见一个不喜欢他的人呢!”说实在的,我也不想见那女人,就对爸爸说:“你自己去吧,我在这儿等你。”小个子还故作幽默(yōumò)地说:“这里没有大灰狼,还怕被谁吃了不…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能够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孩子们欢喜了,又多了个玩艺,学习娱乐两不误;父母发愁了,花钱不说,还得督着孩子学习,盯着孩子上网,提醒孩子睡觉,劳神担心。父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网上的内容复杂,“黄”的、“黑”的什么都有;网上的游戏很多,沉浸其中拔也拔不出来。这可怎么办呢?有的父母把电脑当作学习机。很多父母买电脑时的第一理由是希望孩子学习,盼着孩子“抱着电脑考个状元”,结果往往是过了三天新鲜劲儿就剩下玩游戏了。为什么?“父母的任务”不一定是孩子的任务。大人上网干什么?主要是查看信息,比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