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珂  谢娟  黄勇 《兰台世界》2006,(12S):13-14
档案纸质载体材料低温冷冻杀虫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杀虫方法。该方法是将档案纸质载体材料置于害虫致死的低温环境中,以达到杀灭纸质载体中害虫的目的。针对基层档案单位,考虑到成本、安全性、库房封闭性能及对纸质材料的耐久性的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切实可行的冷冻杀虫方法对档案纸张的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冷冻温度和时间对纸张耐久性的影响研究很少涉及定量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实验测定不同低温冷冻温度和冷冻时间处理后纸张耐折度和撕裂度数值,定量说明低温冷冻温度和时间对档案纸张耐久性的影响,为实施低温冷冻方法提供实验依据,以帮助档案工作人员较准确地把握冷冻杀虫的温度和时间,确保既能有效杀虫,又尽量降低冷冻对纸张耐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窦梅  于佳  孙京波 《档案学研究》2020,34(5):134-137
已被微生物污染的档案库房如何治理是多年来困扰档案工作者的难题之一,担忧主要来自治理用的物理方法或化学试剂对档案实体的破坏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本文通过采用低剂量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档案库房,检测并对比了消毒前后不同时间的纸张含水量、PH值、耐破度、耐折度、撕裂度等评价纸张耐久性的重要指标。结果发现,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可以小幅度降低纸张PH值、引起纸张耐破度下降,但对纸张含水量、撕裂度、抗张力、耐折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综上,本文认为使用低剂量甲醛高锰酸钾进行档案库房熏蒸消毒会对纸张耐久性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在档案库房微生物污染严重需要治理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甲醛高锰酸钾化学熏蒸消毒。  相似文献   

3.
档案、图书库房的湿度是影响档案、图书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湿度过高,会在档案、图书载体上引发一系列破坏性化学反应,影响档案、图书制成材料的耐久性。但湿度过低,库房干燥,也会使档案、图书制成材料发生多种形式的损毁性物理变化,降低其保存寿命。一、库房干燥对不同材料档案、图书的影响据北京图书馆图书保护研究所报道,库房在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纸张档案的机械强度最高,相对湿度低于60%时,纸张档案的机械强度会下降,而且相对湿度越低,其强度下降幅度越大。此时,纸张档案、图书在利用过程中极易被撕裂而损坏。胶片档案中的醋酸纤维素酯片基的伸缩性较大,其几何尺寸会  相似文献   

4.
<正>纸质档案在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具有一定酸碱性,其酸碱度变化是影响档案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档案酸化会催化档案纸张纤维素水解,使纸张机械强度下降,酸度越大,纸张老化速度越快,纸张PH值每降低一个数值,纸张寿命相应降低2—5倍,美国科学家巴罗通过大量科学试验指出:酸是纸张破损的主要原因。我国各时期的纸质档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酸化现象,特别是纸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细菌纤维素作为纸质档案的加固剂,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细菌纤维素水分散液,均匀喷涂在纸张上,对纸张进行加固处理。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耐折度仪、扫描电镜、柔软度仪、光泽度仪、厚度仪、非接触式分光光度仪、pH计和超景深显微镜等,表征细菌纤维素对纸质档案的加固作用;利用TG/DTG热分析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细菌纤维素对纸质档案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3%的细菌纤维素加固纸张后,纸质档案的机械强度提高最明显,加固纸张的效果最好;细菌纤维素在加固纸张的同时增加了纸张的稳定性,且没有改变纸张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对纸张耐久性破坏的初步探讨彭运明,许晓蕾研究纸张载体材料的耐久性,尽可能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是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紫外线对纸张载体材料的机械强度的作用和对纸张含水率的影响,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纸质中纤维素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求得纸...  相似文献   

7.
中小型档案馆(室)档案消毒杀虫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档案局从1987年开展科技奖励工作以来,到2003年共奖励获奖成果400余项,其中中小型档案馆(室)档案消毒杀虫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10项(不包括档案消毒杀虫药剂方面的成果,如“灵香草的防虫作用及档案防虫剂的试验研究”)。这些获奖成果是档案科研部门,进一步做好中小型档案馆(室)档案消毒杀虫技术方法研究的重要基础,现将这10项获奖成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该文认为,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破产企业档案不能为利益所趋动,接收档案双方要有完备的交接手续.档案要符合进馆要求并进行消毒杀虫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分析了高温杀虫、低温杀虫、微波杀虫和高压充氮杀虫的杀虫效力,并探讨4种物理杀虫法对复印纸、书写纸、宣纸、新闻纸4种纸张的抗张强度、耐破度、白度的影响,以及对红墨水、纯蓝墨水、蓝黑墨水、碳素墨水、激光打印、喷墨打印、静电复印7种字迹的褪变影响,为档案部门防治档案害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档案入库前的杀虫消毒是确保档案安全和延长档案寿命的一项重要工作。众所周知,入库档案如果未经杀虫消毒处理,那么某些被害虫、霉菌侵染的档案就会将害虫或其虫卵、霉菌带入库房。一旦条件适宜,害虫、霉菌将在库房内大量繁殖,甚至通过管道蔓延至其它库房,造成极大的危害。轻则档案孔洞丛生,残缺不全,霉迹斑斑,重则档案霉烂,甚至被蛀成碎片、纸屑。档案入库前的杀虫消毒办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药剂跟害虫、霉菌有机体进行接触,造成其内部组织的破坏,产生病理变化,进而引起生理机能的变化,直至死亡。化学方法能够…  相似文献   

11.
智能低温冷冻库通过缓慢循环降温软件系统控制PLC调节库房内温度,使库房内温度按系统预设程序降温曲线阶梯性缓慢降温,能避免冷冻杀虫过程中害虫假死现象,实现杀灭档案害虫。本课题以花斑皮蠹、黑毛皮蠹和烟草甲为供试试虫,经过120小时(约5天)的冷冻实验后,常温下放置24小时后观察,发现害虫致死率达100%。通过对实验前后档案纸张和档案包装箱质量进行对比,发现低温冷冻杀虫实验对档案纸张含水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光是加速档案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光对档案的破坏有多种表现形式,光能降低纤维素的机械强度,使纸张变白,变黄和发暗,也可以导致文件、照片和艺术品中的成色材料退色或变色。然而这些仅仅是表面现象,光的破坏往往已经深入到档案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中。光可以提供档案材料发生化学变化的能量,并且光对档案材料的损害具有累积性和后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档案》2008,(6):46-47
受灾后的档案需要得到迅速而正确的抢救,目的是防止档案继续受损,纸质档案如不及时抢救,会使纸张机械强度下降,并易滋生霉菌,在霉菌代谢物作用下,纸张酸度增加,甚至粘连成“档案砖”。应根据具备的条件,合理选用适当的抢救方法,迅速改变档案的受损环境和状态。利用现有的装具对档案进行初步的保护和清理,并转移到安全地带,防止再次受损。  相似文献   

14.
在利用档案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档案上沾有泥斑、蜡斑、墨水斑、霉斑等各种污斑,这些污斑不仅影响字迹的清晰度,还影响档案纸张、字迹的耐久性,为此需要设法加以清除。去污的方法很多,大致分为三类:机械去污、溶剂去污、氧化去污。现在就溶剂去污做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15.
正确看待档案修裱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修裱技术是纸质档案加固的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档案保护中。修裱一般是选择与其原件材料一致的新纸进行整体托裱或局部修补,使档案纸张失去的强度得到恢复,寿命得到延长。经过修裱的档案,如果在后来的保管、利用中又发生老化或者损坏,还可以通过揭裱把支撑档案的托纸或者补纸揭取下来,换上新的材料,以新材料的机械强度继续支持和改善档案原件的强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档案修裱黏合剂普遍使用纯淀粉浆糊,但纯淀粉浆糊形成的淀粉膜抗拉力弱、脆性大、易断裂,使得修裱后的纸张强度与耐久性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将淀粉浆糊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碳纤维进行改性,通过检测纯淀粉浆糊与改性淀粉浆糊所修裱的纸张的物理与化学性能,包括耐折度、撕裂度、抗张强度、pH值、白度,对比分析不同比例碳纤维改性淀粉浆糊对档案纸张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纤维在淀粉中的质量比为1%时,修裱纸张的各项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性分析和职业保健的角度,分析图书档案保管人员在消毒杀虫这个特定的环节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纸质档案的材料特性,微生物和昆虫常以档案材料为食物,对档案造成严重破坏,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采用适当的消毒杀虫方法进行切实有效的防治,目前档案杀虫主要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主要是以有毒的化学物质和药物直接作用于档案害虫,但是化学药剂一般毒性大,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危害人体健康[12]。物理方法是指通过改变温湿度、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等外在环境,使档案害虫无法适应而死亡的一种杀虫方  相似文献   

19.
黄莉 《档案管理》2016,(1):74-75
随着我局新馆的建设,作为消毒岗位的我对新馆消毒系统建设有一些设想. 河南省新建档案馆库房建设中需要对档案馆库房进行一些环境保障,防止档案自然损坏.在库房外配置真空充氮杀虫机或低温冷冻杀虫消毒柜,对档案文件进行进库前的消毒;在库房门口设置风淋设备,对进出库房的工作人员进行去除身上的灰尘和细菌、虫卵、病毒的消毒;在室内配置恒湿消毒净化一体机,以确保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符合档案存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李忠 《贵州档案》2002,(1):18-19
目前,档案部门在对档案进行消毒杀虫的时候,采用的方法很多,效果大多不错。但如果面对大量接收进馆或馆藏急需处理的档案,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安全、便捷地对它进行处理,使之健康入库,最终实现档案的长久保存,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多年来,人们在杀灭档案有害生物的实践中,吸收了其他学科知识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方法。鉴于我们对档案虫霉防治方法与技术的认识,怎样选择一种既无损档案、无损环境,又操作便捷、处理量相对较大的杀灭虫霉的方法呢?经过对已知的国内外同行的多种虫霉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