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一生以教师为业,先后执教过小学、中学和大学,后又返回中学这片“故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与《中政参》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读者、作者、追梦人和政治人,始终与《中政参》同行“在路上”。  相似文献   

2.
说《中政参》是老朋友,因为从我高中时就见过它,上大学就读它,工作以来一直有它陪伴。说《中政参》是新朋友,因为它是一本与课程同频共振的期刊,汇集五湖四海的思政人在此交流,理念之前卫、观点之新颖、实践之新意、研究之独到,苟月新、月月新、又月新。它是一本与教学携手同行的期刊。思政教师上思政课的“三件套”,除了课程标准、教科书外,就是《中政参》。它是一本与教师相互成就的期刊,让人跟着《中政参》学做思政好老师。它就像一方沃土,为众多思政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滋润其生长。  相似文献   

3.
"当一切外衣褪去之后,教育只剩下两个内核:一个是生命,一个是灵魂。教育的使命就是:让生命完整,让灵魂高尚。"这是《中政参》给我的深刻感悟。"我和你一样,来自天地之间;生命有两端,心用故事相连。根为叶宿命,花开从不孤单;梦想会绽放,身旁有你做伴。"这是我给《中政参》的一首小诗。作为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中政参》,自创刊  相似文献   

4.
<正>不知不觉工作近二十年了,但我觉得自己并没有陷入职业倦怠,而是愈发热衷于研究课堂教学与撰写教研论文,这一切都要从我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政参》)的美丽邂逅开始说起。[注:若无特别说明,文中提到的2011年后的论文均发表在《中政参》(中旬)上]相识——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2001年,我在参加工作的同时订阅了《中政参》,开始了我与《中政参》的亲密接触。每每翻开《中政参》,流连于震撼心灵的《卷首语藏》、聚焦热点的《前  相似文献   

5.
沏一壶香茗,我把最新一期《中政参》捧在手里,轻轻掀开你的卷首,伴着幽幽的油墨香,一种温暖的亲切感涌上心头。看着看着,不觉想起了一首歌——《读你》,“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浪漫的季节,醉人的诗篇……”这种心情好像并不陌生,捧着你犹如捧着一份实在、一份希望,品读你又读出几多真情、几多收获。  相似文献   

6.
《中政参》2006年第5~6合期,刊登了笔者的《用教学提升生命质量》一文。这篇文章四次改动,印象颇深。此次磨稿经历,也使我获益匪浅,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7.
你,拥有大家闺秀的风采——生于西安,长于西安眉宇间浸润着睿智与灵秀你,举手投足间大气豪迈——彪炳日月,开创未来明眸里彰显着成熟和稳健最早结识中政参源于大学时代科任教师的高度赞誉,掐指算来,我与中政参"交往"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可以说,我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相对于中政参四十年的峥嵘岁月,时间并不是太长。然而,就是在这不长的生涯里,我越来越领略到中政参独特的魅力。也许存在一种前世的缘分。有一年,我要进行公开展示课,尽管先前的准备工作做了不少,可总感觉跟预想还有一段距离,当我有意无意地在学校阅览室翻阅中政参的那一刻,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涌上心头,从此中政参真正走进了我的生活。一有空我就来到阅览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手边的读书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不  相似文献   

8.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希冀,也汇集着对残酷现实的焦虑与忧惧。在这一年,《中政参》凭着一流的策划和一流的稿件,在众多优秀的期刊方阵中脱颖而出,再次获评核心期刊。这使得《中政参》又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向着新的目标进发,也极大地提高了《中政参》人的心气,凝聚了更多让人印象深刻又有着极强现实意义的佳作。  相似文献   

9.
美国社会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不用怀疑一小群有想法有决心的人可以改变世界,因为历史证明这些人曾做到过。"我所认识的中政参人就是一群"有想法有决心的人",他们身上透显的是曾国藩所言的"扎营寨、打死仗""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中政参》的"版图"被不断地刷新,其影响范围由三秦大地及至华夏九州,他们改变了《中政参》的历史,并正在编织新的梦想。那些流通在案桌上、阅览室书架上的《中政  相似文献   

10.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创刊50周年不仅是对《中政参》成长历程的呈现,也体现了广大读者与《中政参》携手同行,助力广大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期刊站在学科前沿、引领学科前行。文章简述了作者与《中政参》的交往,有许多收获,更促进深度思考,成为他的“思维助推器”。  相似文献   

11.
中政参创办之后,发展迅速而稳健。在接触中政参并与之共同成长的时光里,中政参给我的印象是:能守正,也能创新;是良师,也是益友;有高度,也有温度;是杂志,也是家园。2022年,中政参将迎来知天命之年。作为众多热爱中政参的读者和作者中一员,愿中政参行稳致远,前景美好!  相似文献   

12.
<正>很久之前就看见《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在征集读者与《中化参》的故事,我犹豫了很久,迟迟没有动笔。我不知如何用略显苍白的文字来描述自己和《中化参》之间的故事,我和《中化参》之间的感情,有初识时的热烈辛辣,有相伴时的醇香绵长,像一杯久酿的酒,如何将之一点一滴地诉诸笔尖文字?我们的故事很长,听我慢慢跟你讲。  相似文献   

13.
在激烈的竞争场上 ,政参人出奇制胜、卓尔超群 ;在铺天盖地的订单中 ,至诚至信使读者情有独钟 ;在争奇斗艳的刊林书海中 ,我刊独辟蹊径 ,尽领风骚。为使广大考生在残酷无情的竞争中走向成功 ,为使莘莘学子于峰回路转之处得到迷津指点 ,政参人在所属陕西师大杂志社的整体部署下 ,殚精竭虑 ,全新推出《2 0 0 1年政治科高考会考中考复习应试丛刊》。《2 0 0 1年政治科高考会考中考复习应试丛刊》包括《高考政治全程能力训练 10 0 0题》、《高中政治会考单元检测与模拟试卷》、《中考政治模拟测试卷》、《高考政治模拟试卷》、《时事政治与背景…  相似文献   

14.
重大资讯     
新书推荐在新年开始之际,中政参杂志社倾情推出系列品牌图书:《中学生时政快递》(用于中考复习冲刺)《2011年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陕西版、江苏版,用于小高考)《中政参高考通讯》(用于高考复习冲刺)《〈政治生活〉学练手册》(用于高一同步),旨在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  相似文献   

15.
重大资讯     
新书推荐在新年开始之际,中政参杂志社倾情推出系列品牌图书:《中学生时政快递》(用于中考复习冲刺)《2011年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陕西版、江苏版,用于小高考)《中政参高考通讯》(用于高考复习冲刺)《<政治生活>学练手册》(用于高一同步),旨在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  相似文献   

16.
在激烈的竞争场上 ,政参人出奇制胜、卓尔超群 ;在铺天盖地的订单中 ,至诚至信使读者情有独钟 ;在争奇斗艳的刊林书海中 ,我刊独辟蹊径 ,尽领风骚。为使广大考生在残酷无情的竞争中走向成功 ,为使莘莘学子于峰回路转之处得到迷津指点 ,政参人在所属陕西师大杂志社的整体部署下 ,殚精竭虑 ,全新推出《2 0 0 1年政治科高考会考中考复习应试丛刊》。《2 0 0 1年政治科高考会考中考复习应试丛刊》包括《高考政治全程能力训练 1 0 0 0题》、《高中政治会考单元检测与模拟试卷》、《中考政治模拟测试卷》、《高考政治模拟试卷》、《时事政治与背景…  相似文献   

17.
在激烈的竞争场上 ,政参人出奇制胜、卓尔超群 ;在铺天盖地的订单中 ,至诚至信使读者情有独钟 ;在争奇斗艳的刊林书海中 ,我刊独辟蹊径 ,尽领风骚。为使广大考生在残酷无情的竞争中走向成功 ,为使莘莘学子于峰回路转之处得到迷津指点 ,政参人在所属陕西师大杂志社的整体部署下 ,殚精竭虑 ,全新推出《2 0 0 1年政治科高考会考中考复习应试丛刊》。《2 0 0 1年政治科高考会考中考复习应试丛刊》包括《高考政治全程能力训练 1 0 0 0题》、《高中政治会考单元检测与模拟试卷》、《中考政治模拟测试卷》、《高考政治模拟试卷》、《时事政治与背景…  相似文献   

18.
30多年前,作为刚走上政治课教学一线的新手,我有幸读到《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从此在自己成长道路上,以中政参这一政治教师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重要平台,利用它提供的探讨有关课程、教材、教法、考试改革等方面新问题的机会,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思考、刻苦钻研,撰写并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伴随着中政参由稚嫩与简朴到现在的成熟与优秀这一蜕变,自己也由一个新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师。  相似文献   

19.
《中史参》开辟“商榷与正误”、“教材谈丛”已非一日,与其他栏目相映生辉,使《中史参》的“科学性、导向性、知识性、资料性、实用性”表现得更充分。将某一栏目,尤其是“商榷与正误”栏目编成专辑,并不辞烦难按课本顺序编排,编辑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就像《中史参》的名声一样昭然于世。在2000年第6期中收有我6条“商榷与正误”,这让我始料不及,获悉后又有点受宠若惊。实事求是地讲,本人教学多年,教学之余,笔耕不断,其间在他刊形成铅字的也有多篇,惟独没有叩开咱《中史参》的大门,往《中史参》投寄“商榷与正误”条目时…  相似文献   

20.
重大资讯     
新书推荐在新年开始之际,中政参杂志社倾情推出系列品牌图书:《中学生时政快递》(用于中考复习冲刺)《2011年思想政治学业水平测试》(陕西版、江苏版,用于小高考)《中政参高考通讯》(用于高考复习冲刺)《<政治生活>学练手册》(用于高一同步),旨在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找到复习正确发力点。咨询电话:029-85308197;85308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