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文言文自身含蓄难懂、较为枯燥,让多数学生对文言文敬畏有加。于是,文言文教学是教师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有效推进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升文言文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应当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信息技术运用、知识迁移、灵活运用、优化课堂模式等四个方面,对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的论题,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黄厚江老师在其著作《还课堂语文本色》中,有这样一段话:目前文言文教学的普遍问题是教学内容萎缩。很多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只有"言"没有"文",而所谓的"言"的教学又异化为文言知识的教学。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视为畏途,教师也苦于教学效果不理想。一、文言文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3.
赵彬 《现代语文》2010,(12):87-88
当前文言文的教学,大体上是以翻译句意为主,教师强调学生对关键字词含义的记忆,强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这就是文言文教学的“实”。这种教学方式,固然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知识的学习能力,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降低,让学生难以体验到文言文的真正魅力。因此,本文建议,教师不仅应该重视文言文教学的“实”,也应该注意文言文教学的“虚”。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究竟怎么教?可以说是不少教师都感到困惑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载体,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精神。学习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汲取民族智慧,形成传统文化底蕴,因此在初高中课本中有相当比重的文言文。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既要遵循一般的阅读教学规律,又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必须坚持“把文言文当作文言文”这一原则,具体做好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虽经几次修改,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始终未变,即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大纲目标只局限于知识的领域,这对文言文教学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即误导教师只把入选的文言文当做语言文化知识的范例来讲。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文言文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在新课程下文言文教学仍然没有走出教学的误区,本文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文言文教学是不能只停留在教学文言知识的层面上,还要在鉴赏、领悟、拓展、创新上提升文言文学习的境界。文言文课堂教学应从文言知识这个语言基础的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文学鉴赏这一层面上来。让教师引领学生去感受领悟古文中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教学既是中学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在确保传授枯燥的文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文"和"言"的教学中寻找平衡,是很好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的根本出路。本文从个人的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解决"文"和"言"的平衡做出了一点具备可操作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文言文是承载这一任务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教学更要肩负起这一重任,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承传统文化,优化文言文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增加知识积累无可厚非,关键是用什么方法能既积累知识又提高兴趣,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理念给了我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在整个语文教育教学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中的精粹,渗透着中国上下五千年人民的睿智,因此,文言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纵观当下,文言文教学教法模式单一、如果仅仅死记知识、忽视了对兴趣的培养,教师也没有对文言文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文言文教学注定不会高效。基于此,笔者结合现阶段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教学见解,以期为同行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教师执教文言文方式传统,以致文言文教学路上困难越积越多。如何教好文言文,对于语文教学领域来说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将有不一样的天地。本文主要探讨这两者如何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1.
郑永春 《师道》2012,(3):31-32
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比较重视,学生也不敢怠慢。有老师说,有些现代文可以不讲.文言文则不能不讲.而且每篇都要讲,精讲精练。而学生也是,别的语文课可以不记笔记,唯有文言文课必须记笔记,而且必须背笔记。这道出了我们目前高中文言文教与学的现状: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这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李欢 《孩子天地》2016,(4):273-274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都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学生学习这些文言文可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自己的感性思维。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文言文与现代语言不同,它的内容非常的复杂,学生学习这些文言文就好像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如果学生不能够及时的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跟不上教师的脚步。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探讨出现这一系列情况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从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文言相融的教学方法作为提高教师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根据文言相融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就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文言相融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缘起】文言文教学本是一件愉快的事。是学生、教师、文章三者之间的一次远古的对话,学习文言文的"乐"便是学生在教师的阅读指导中,主客融合而产生的思想共鸣,情感共振,精神亲和,是一次精神上的旅行。然而现时的文言文教学并无诗意可言,更谈不上什么愉悦和悠闲。师生的对话实际上是"一言堂",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观众,很难自己主动学习。文言文阅读教学实际上成为一种被动学习,学生成了文字知识的容器。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都对文言文教学改革进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却是教师教着枯燥,学生学得乏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出现文言分离现象。一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言的教学,即古汉语知识,好端端的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被肢解成一堆古汉语知识,毫无生机,学来无味;而另一个极端则是重文轻言,过度强调对文章  相似文献   

16.
张乃元 《文教资料》2014,(28):33-34
文章剖析了高中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死记硬背的原因,一方面与教师的教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关.指出了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三条措施:一是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二是变机械记忆为意义记忆,三是变接受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  相似文献   

17.
蔡荣妹 《亚太教育》2022,(2):172-174
故事教学法是当前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法,同时也是教师非常善于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一背景下,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需求,故事教学法自然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应用方法,同时成为驱动教师和学生共情能力的关键性应用途径。在此,结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探讨教师如何在故事教学法的应用中,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深度...  相似文献   

18.
正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目前,大部分教师把文言文教学上成了古代汉语课。一方面是教师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高考侧重对文言文词语义项的把握和文句翻译的考查;另一方面是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认为文言文不串讲字词,学生就读不懂。后者被钱梦龙老师形象地称为  相似文献   

19.
中学文言文教学.由于受文言文语言特点的限制,加上教学观念的影响.现在.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串读串讲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教起来费时费力.学起来枯燥乏味,而且教与学,大都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层面,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深入探究的不多,高层面的审美培养就更难实现。这样,就很难全面高效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读”对于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朱瑜章老师在《也谈文言文的教学目的》中就提出:“要恢复传统语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诵读上下功夫。”①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语文教师的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常看到有些教师以为“读”是灵丹妙药,能包医百病,他们在教授文言文时,不管学生是否了解文意,只让学生读,读后也不指导,不正音,有时甚至就干脆一节课让学生去读,还美其名曰“把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