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IRS-1基因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调整周期的意义和IRS-1基因多态性对胰岛素给药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做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各指标与胰岛素剂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IRS-1基因TT基因型胰岛素给药剂量较CT基因型少.  相似文献   

2.
《老年教育》2014,(8):62-62
<正>血糖稳定6.0,并发症减少80%,远离药毒多活几十年胰岛素是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蛋白质激素。因此,胰岛素治疗是世界医学公认的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然而,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如低血糖、皮肤硬结、瘙痒等,加上患者对打针的恐惧感,极大地限制了注射胰岛素的应用。现在好了!我国发明了一种超级植物胰岛素引起世界医学轰动。这种植物胰岛素可口服直接补充胰岛素,将血糖稳定控制在6.0以下,  相似文献   

3.
外用贴膜是中药复方制剂 ,临床上主要供外用 ,对于家畜皮肤的溃烂、炎性渗出等病症具有良好疗效。现就其毒性作用做了动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 ,对豚鼠皮肤亦无过敏性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使用过程中,胰岛素的储存方法和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60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其中18例进行胰岛素注射.结果我院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储存知识较为了解,常见的问题主要为13例(72.2%)忽视了胰岛素在夏季运输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我院患者对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注射时间及注射前排气的知晓率为18例(100%),17例(94.4%)存在重复使用针头问题、6例(33.3%)注射前未消毒及2例(11.1%)外出漏打胰岛素.结论由于胰岛素笔使用知识的缺乏和使用方法不当,大大降低了糖尿病的疗效.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胰岛素的储存方法和使用规范成为宣教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药物贴片     
对于数百万每日需忍受注射之痛的糖尿病患者和其他病人来说,值得信赖的皮肤贴片装置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解脱。其策略是通过某种方法将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大分子药物通过皮肤运送到人体内。以色列的一家医药公司TransPharma已经开发出一种手持仪器,可通过发射一束射频能量磨擦皮肤的上层细胞,产生大约50微米宽的通道,从而使贴片上的药物通过此通道进入血液循环。这种仪器与其他用于打开皮肤通过运输较大分子的类似方法不同,它能够依据不同的皮肤类型,使毛孔全天候开放并且可将患者的不适降至最低。但是,TransPharma一直未能将该项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6.
虽然注射能很好地将药物送到作用部位 ,但是 ,没有人喜欢注射治疗。每天的多次注射会造成注射部位局部损伤 ,令人难以接受。而大多数口服药物容易被消化酶降解或者难以通过肠上皮。对于一些较大和易被破坏的药物分子 ,是否可以采用其他的全身给药方法?如何改进口服药物呢?肺部吸入给药方法英国威尔士药物学院的凯拉韦预测 :在未来十年里 ,通过肺部进行全身给药将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胰岛素、生长激素、基因治疗药物都可以利用这种途径。但是 ,这种途径还存在一些问题 ,要开发一种比较理想的肺部给药的方法 ,必须将药物吸进肺泡里 ,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基层综合性医院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及药品的采购供应提供参考。方法:从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调出6年(1998年~2003年)所有口服降血糖药的出库数量和零售金额,设定日限定剂量(DDD值)并计算出用药人次(DDDs),通过各药物的DDDs排序及金额排序等进行口服降血糖药临床应用情况分析。结果:2002年和2003年该院口服降血糖药DDDs排前3位的均是格列本脲、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6年中,DDDs一直增加的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而甲磺丁脲则呈下降趋势。格列本脲、苯乙双胍、格列齐特2003年的DDDs下降。新的口服降血糖药的临床应用正在上升但还有待开发。结论:该院口服降血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糖尿病病人、口服降血糖药品种和数量以及零售金额均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腹腔注射、口服、背部皮下注射给予小鼠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注射液,以研究其对小鼠脾脏和耐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注射液采用腹腔注射给药能明显增加小鼠脾重,在两组试验中,2%的APS组的小鼠脾指数分别为5.19、6.46,与对照组比较(3.25、4.59)差异都极显著(P<0.01).采用口服和背部皮下注射给药,对小鼠的脾指数无明显影响.游泳试验表明,给药组小鼠的游泳时间均明显延长,其中腹腔注射2%的APS延长率达到94.14%.  相似文献   

9.
新洁尔灭为季胺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灭菌作用快而强,毒性低,无刺激性。我院自1983年至今单纯用0.1%新洁尔灭液消毒皮肤做各种注射,资料全的有67840次均未发生过任何感染,取得满间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单纯用0.1新洁尔灭液浸泡棉球或棉签消毒皮肤做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等共67840次(未用统计学计算)。 从注射的药物看,除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巴布剂能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廓炎症;能显著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小鼠碳粒廓清指数;能抑制T淋巴细胞百分比(外周血T淋巴细胞酶标记染色法)。皮肤刺激及皮肤过敏试验表明,一次及多次给药后各观察时间均未发生刺激反应,亦未发生全身过敏反应。结论:雷公藤巴布剂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无皮肤刺激性和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应用1.1 糖尿病[1]  有人观察脉络宁注射液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疗效 ,随机分为两组 ,脉络宁组 2 6例 ,每次 2 0ml加入生理盐水 5 0 0ml中 ,静脉滴注 ;对照组36例 ,单用生理盐水 5 0 0ml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2周为 1个疗程。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结果无显著差别 ,脉络宁组治疗后空服血糖 ,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还原血粘度 ,纤维蛋白原均有显著下降 ,说明脉络宁有降血糖作用。1.2 瘀积性皮炎[2 ]  瘀积性皮炎是由于下肢静脉张 ,血流缓慢 ,血栓形成 ,局部营养障碍 ,组织缺氧而产生疼痛 ,红肿 ,瘙痒等皮肤变化。 4 0例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香椿叶总黄酮对早期DN大鼠血糖值及血清中SOD、MDA水平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STZ60mg.kg^-1以造成糖尿病大鼠.注射1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若血糖≥16.7mM者则纳入为糖尿病大鼠,并按血糖值范围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组(0.1g.kg^-1.d^-1)和香椿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O.1、0.2、0.4g.kg^-1.d^-1),同期另设一正常组,各组连续灌胃12周.于给药第6、12周测定大鼠血糖值,给药12周末测定大鼠血清SOD、MDA的含量.结果:香椿叶总黄酮能降低早期DN大鼠的血糖值,提高SOD活力,降低MDA水平.结论:香椿叶总黄酮具有降血糖作用,对早期DN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唾液酸(S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名健康人和106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采用单一试剂显色法,测定其唾液酸含量。结果: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唾液酸水平随病程的延长而升高,且有并发症患者与无并发症患者血清唾液酸水平也相差显著。结论:检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唾液酸的水平对病情的判定和并发症的预测,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也为临床提供了更有价值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链脲霉素诱导的1 型糖尿病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单剂量尾静脉注射(iv)链脲霉素(150 mg·kg-1)诱导小鼠1 型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空腹血糖>11.1 mmol·L-1)的小鼠随机分为3 组:模型组,罗格列酮3.2,1.6 mg·kg-1·d-1 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12只,连续灌胃(ig)给药6 周.第6 周采用Morris 水迷宫和Y 迷宫实验评价认知功能,并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海马和皮层区Aβ40,Aβ42,糖尿病动物脑内β分泌酶(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BACE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罗格列酮3.2 mg·kg-1 剂量组能显著缩短糖尿病小鼠定位航行试验的潜伏期(P<0.05),增加空间探索实验中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百分率(P<0.05),并增加糖尿病小鼠在Y 迷宫测试中的正确反应次数(P<0.05);罗格列酮对1 型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影响;罗格列酮3.2 mg·kg-1 剂量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脑内海马和皮层区Aβ40(P<0.05,P<0.05)和Aβ42(P<0.05,P<0.05)的水平而对海马和皮层区BACE1 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罗格列酮3.2 mg·kg-1 剂量可通过降低脑内Aβ水平而改善1 型糖尿病小鼠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慈姑多糖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一次性注射190mg/kg四氧嘧啶致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观察慈姑多糖不同剂量(0.75g/kg,0.375g/kg)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结果:慈姑多糖高、低剂量组能显著性降低血糖水平(P〈0.05)。结论:慈姑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93):182-184
无针注射器的研制结合了物理、化学、生物、机械、计算机等多种学科,利用此项技术可以不使用传统注射器的针头,进行针对皮内、皮下等部位的给药,具有无痛、药物吸收好、操作方便、消除了交叉感染等诸多优点。安瓿瓶密封性的好坏是决定无针注射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设计了一种速度可调节并且可实时监测的无针注射系统。驱动器部分采用特制的音圈电机作为驱动安瓿的驱动器,硬件部分采样用STM32作为无针注射器的主控芯片,主要设计了无针注射器的发射、返回电路和加速度监测电路,利用高精度的加速度传感器ADXL001来测量音圈电机运动的速度,最后把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PC机,利用Matlab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来得到音圈电机运动的速度,然后利用相互的关系计算出安瓿中液体喷射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是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也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因其效果可靠而被经常采用。但如果操作者不遵循医护操作常规,或不熟悉注射部位的局部解剖关系,在肌肉注射时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直接注入神经干或神经干周围,在静脉注射时将药物漏至血管外的神经干周围,均可造成神经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残废,除了会给医疗机构带来医疗事故外,还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身体、心理的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8.
研究当归多糖(ASP)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探讨ASP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降糖机制。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低剂量ASP(20mg.kg-1)、高剂量ASP(100mg.kg-1)以及盐酸二甲双胍(150mg.kg-1)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1天。同时采用正常大鼠为健康对照,观察ASP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肝糖原等指标的影响。发现ASP能明显的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胰岛B细胞修复和再生有关,提示ASP有作为口服降糖药辅助用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第一步,致死.先用空气针往家兔耳部静脉管注射空气,使家兔致死.然后测量它的体重及身、尾、四肢的长度,并作记录.第二步,剥皮.剥皮处理是制作剥制标本过程中量多而又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十分细心和耐心地进行.剥制前,先用水把家兔腹面的毛濡湿,以免在剥制过程中兔毛飞扬.剥制时,将免体仰卧在解剖盘內(或桌面上),先从肛门处下剪(勿剪开肛门),沿着腹部中线由身体后端剪向前端,将外皮切开.再由切口处向两侧小心地将皮与肌肉割离.先剥免体的后半部(包括尾部),然后把毛皮翻转过去,继续剥开兔体的前半部.要特别注意的是:兔尾、头部的毛皮很薄,易破裂,所以要十分小心地撕剥;后腿骨及头骨仍需留附在毛皮上,但骨上的肌肉务需刮削干净.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应用于智能胰岛素笔的步进电机驱动控制优化方案。具体实现过程中,采用TI公司的MSP430微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配合Allegro公司的电动机驱动器A3901芯片,并结合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MSP430v5.10系统环境,采用梯形线圈电流波形的微步模式,实现对两相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同时,出于用户注射安全的考虑,通过加入光电检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电机运行状态。结果表明:该设计能有效地提高注射过程的精确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