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BA和BR对葡萄果实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京亚、藤稔、山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于果实转熟期用ABA、BR处理葡萄果穗,对果实花色素苷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及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BA和BR能特异地促进果皮中花色素苷的形成,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有促进着色的效果,京亚、山葡萄两品种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与果实内可溶性糖含量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GenBank中9215条来源于水稻(Oryza sativa L.ssp.Indica)胚乳cDNA库的3’EST进行了分析,获得20个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信息,研究发现淀粉合成的5个关键酶的编码基因,ADPG焦磷酸化酶基因、ADP—葡萄糖淀粉合成酶、淀粉分支酶、淀粉去分支酶、蜡质基因的表达丰度极高,表明该时期水稻胚乳内淀粉合成反应非常强烈,研究发现在淀粉合成途径中存在功能相关的基因协同表达的现象,章结合所获得的基因表达信息对淀粉合成的分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宽皮柑橘“柠檬不知火”是“不知火”的自然芽变品种,其果皮呈类似柠檬果皮的亮黄色,明显区别于“不知火”果皮的橘红色。本研究通过分析上述两种柑橘果皮中类胡罗卜素的含量和组分,及与其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解析两种柑橘果皮颜色的差异机制。测定结果显示,“不知火”中总类胡罗卜素含量显著高于芽变品种“柠檬不知火”,推测这是造成两种果皮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芽变品种中呈现橙色色素的组分β-隐黄质占比低于“不知火”;而与绿-黄色调有关的叶黄素和新黄质这两种类胡罗卜素在芽变品种中的占比高于“不知火”。“不知火”中PSY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为其类胡罗卜素合成提供了充足的底物,从而促使其果皮中较高水平的类胡罗卜素合成;HYb基因在所有基因中表达量最高,推测与其参与催化类胡罗卜素代谢途径中多个反应有关;而ZEP基因的低表达量可能与类胡罗卜素代谢途径下游产物的反馈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4.
花瓣颜色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色是受到许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色素在花瓣细胞中的存在是形成花色的根本因子,它在花瓣中含量的增高或降低都会改变花的颜色。其中花色素是形成花色的主要色素,它积累在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控制花的粉红色、红色、紫色及蓝色等颜色变化。环境如土壤、光照、温度等也是一个影响花色、花期颜色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光能诱导PLA酶的活性,影响花色素的合成。花色素苷的形成和植物组织中糖的积累有关,一些有利于某植物组织内含糖量增加的环境因子,往往也有利于花色素苷的合成。另外,pH值、酶、花瓣表皮细胞的形状等也影响花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下苗期油菜表型、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差异。创新点:利用转录组和蛋白组技术对不同红蓝光质下油菜叶片的分子表达进行检测,并探讨了其与叶片表型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数字基因表达谱和双向电泳技术检测红蓝光处理后油菜叶片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处理间的差异。结论:不同比例红蓝光下,油菜叶片转录组和蛋白组呈系统性变化。高比例红光诱发叶片表皮发育和解剖结构形态建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它们可能与高比红光诱发的遮阴应答相关。高比蓝光促进叶绿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它们可能与高比蓝光下阳生型叶绿体的形成相关。红蓝单色光诱发胁迫应答相关蛋白的表达,而红蓝复合光促进碳氮代谢和次生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低温胁迫前后小麦抗冻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以不同生态类型的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克隆其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并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条件下,春性品种sod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显著提高,而其他生态类型的sod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PGL3的遗传机制与生物学功能。创新点:研究一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克隆,并探讨其对叶绿素合成和叶片衰老的影响。方法:通过乙基甲磺酸(EMS)诱变,获得了一个淡绿叶突变体pgl3,运用图位克隆法对PGL3进行定位,并对PGL3的功能进行研究。结论:PGL3通过调节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叶绿素合成。pgl3叶片中清除活性氧基因转录水平下调,导致活性氧大量积累,表明pgl3可以加速衰老。此外,高温可以抑制植物的生长并加速pgl3衰老。  相似文献   

8.
隐花色素基因(cryptochrome,简称cry)是一类生物钟基因,参与生物体昼夜节律调控。本实验克隆了二化螟2个隐花色素基因,分别命名为Cs-cry1和Cs-cry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HG780135和KF977409),其分别包含1605 bp和2289 bp的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由534和76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Cs-cry1与其它鳞翅目昆虫cry1的相似性较高,而Cs-cry2与其它鳞翅目昆虫cry2的相似性较高,这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相一致;半定量RT-PCR研究表明Cs-cry1和Cs-cry2基因在二化螟成虫触角、头、雄、腹、足和翅等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实验结果为二化螟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赤霉素对SlYABBY2b基因调控番茄心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番茄畸形果发生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创新点:首次明确了SlYABBY2b基因与赤霉素的关系,且筛选出SlYABBY2b调控赤霉素合成的关键基因方法:利用Gateway技术法构建SlYABBY2b基因超表达和沉默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获得转基因植株。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转基因植株中赤霉素的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qRT-PCR)赤霉素突变体中SlYABBY2b基因表达水平和SlYABBY2b转基因植株中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论:本实验中赤霉素突变体中SlYABBY2b基因表达量显示,赤霉素短缺导致番茄植株体内SlYABBY2b基因的升高。ELISA实验结果显示,SlYABBY2b基因也能够反馈调控赤霉素的合成。qRT-PCR结果显示,SlYABBY2b基因抑制GA20ox1和GA3ox2基因的表达,促进GA2ox1和GA2ox5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明确了SlYABBY2b基因位于赤霉素信号转导的途径上,反馈调节赤霉素的合成,感受外源赤霉素的信号,从而进一步调控番茄心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7,(5):37-40
以福建主栽的7个龙眼品种的嫩叶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了龙眼嫩叶中的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等3种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并比较分析了不同龙眼品种间3种黄酮类物质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7个龙眼品种叶片中芦丁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物质。不同的品种3种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差异显著,绿原酸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石硖",芦丁含量最高的是"苗翘",槲皮素含量最高的是"冬宝9号"。龙眼叶片中3种黄酮类物质含量因品种不同而异,推测可能是由于不同品种的类黄酮物质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其果实含有丰富的花色素苷、黄酮等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等功效,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蓝莓原产于北美,我国多地有引进栽培。信阳市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条件适宜蓝莓生长,信阳市林科所引进6个蓝莓品种,观测蓝莓物候期和生长节律,为豫南地区引种蓝莓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学》2014,(8):72-72
据2014年3月12日《中国科学报》报道,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牵头与深圳华大基因联合开展的芝麻基因组破译工作顺利完成。相关结果在线发表于《基因组生物学》杂志。结果显示,虽然芝麻油脂合成基因总数较少,但与油脂分子转运有关的基因LTPl较大豆等显著扩张。其数量达34个,其中29个呈串联重复的形式分布在4个基因簇,这些基因90%具有种子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衰老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老病死是生物界普遍的规律 ,生物为何会衰老 ?衰老的机理又为何 ?这是广大生命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衰老的分子机理衰老机理极其复杂 ,其学说不下数十种 ,如免疫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自由基学说、蛋白质合成差错累积学说等 ,以及近年来从分子与基因水平上提出的基因调控学说、DNA损伤修复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和端区假说等 ,下面拟就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予以评述。1 端区假说 端区亦称端粒 (Telomere)。 1 93 8年Muller等从果蝇染色体末端研究提出端区的概念 ,但对其化学组成一无所知。 1 978年Je…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研究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粘土的非共轴塑性流动规律和内在机理,并分析土体初始各向异性、中主应力系数、剪应力水平等对非共轴塑性流动特性的影响。创新要点:对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粘土塑性应变增量方向的规律和内在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考虑主应力轴旋转影响的粘土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试验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原状粘土和重塑粘土的非共轴塑性流动特性,对非共轴塑性流动的规律和内在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要结论:主应力旋转剪切条件下,粘土的塑性主应变增量方向与主应力方向存在显著差异。非共轴特性不完全取决于土体的各向异性特性,受应力路径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5.
操明权 《新高考》2008,(5):92-95
一、多视角理解细胞分化的原因及特点 细胞分化是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之一,从核酸分子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这也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从蛋白质分子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差异的结果;从亚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器的种类、数目和功能改变的结果;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  相似文献   

16.
基因表达与杂种优势遗传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研究随着技术进步所经历的三个重要阶段.对经典遗传解释(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和分子标记杂合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全基因组遗传差异和QTL杂合度与杂种优势)进行了评述,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基因表达与杂种优势研究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基因差异表达类型、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DNA甲基化状态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茶树中克隆一种可以催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生成甲基化EGCG的酶——咖啡酰辅酶A氧甲基转移酶(CCo AOMT),实现甲基化EGCG的酶学合成,为甲基化EGCG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创新点:本研究首次从茶树中克隆了一条CCo AOMT基因组序列;分析了CCo AOMT基因在不同茶树品种和不同成熟度茶鲜叶中的基因表达规律;证明了CCo AOMT具有催化合成甲基化EGCG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序列分析获得CCo AOMT的编码序列和基因组序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HPLC-QTOF-MS)分析酶促反应生成的甲基化EGCG产物(图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Co AOMT基因的表达差异(图5)。结论:本研究从茶树中克隆了CCo AOMT基因的编码序列(738 bp)和基因组序列(2678 bp),明确了该基因具有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揭示了CCo AOMT可以催化EGCG生成EGCG4"Me、EGCG3"Me和EGCG3’Me等多种甲基化产物;证明了CCo AOMT具有催化生成甲基化EGCG的活性;并发现该基因的表达量高低与茶鲜叶的成熟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荔枝栽培、保鲜与市场开拓概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荔枝“产、保、销”三位一体的运作近年有所尝试, 但未能形成商业性规模推广。本文就目前荔枝“产、保、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进行了概括。认为我国尤其是广东荔枝栽培不应再是面积的扩大, 而是如何提高荔枝产量和质量; 荔枝保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果皮褐变, 其致褐机理主要有酶促褐变、果皮失水褐变、花色素苷降解致褐及病菌致褐等, 荔枝果实采收后由于缺乏连续的水分供应, 果皮细胞水分出现净损失,由此引发一系列异常氧化代谢活动, 表明保湿减少果皮水分损失是保持果皮颜色的重要途径, 同时果皮颜色的变化与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关系密切, 当外源pH 值在30 以下时, 花色素呈红色, 因此用酸处理可有效地抑制褐变; 荔枝饲南亚热带特产水果, 在盛夏采收, 其保鲜期及货架寿命短, 由于保鲜技术滞后, 目前快捷运销是保持荔枝果品品质的基本保证, 最有效的方法是空运和冷链运销系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蜂王浆主蛋白(MRJPs)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的抗衰老作用,并对其可能的分子机理进行预测。创新点:本实验采用拉曼光谱法探究添加MRJPs对HFL-I细胞内成分的影响。实验发现添加MRJPs的HFL-I与对照组的HFL-I的拉曼光谱图中,与DNA和蛋白质合成相关的拉曼峰发生了变化。该发现在未来可作为鉴定衰老HFL-I的一种手段。方法:实验以蜂王浆为原料,利用透析法得到MRJPs。通过对不同浓度MRJPs处理的HFL-I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测定HFL-I生命周期以及检测其β-半乳糖苷酶活性,评价了MRJPs的抗衰老效果。并且通过MTT法考察了不同浓度MRJPs对HFL-I的促增殖作用。同时,实验一方面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PCR)测量了不同浓度MRJPs处理的HFL-I的细胞端粒相对长度以及MTOR、SOD1、CTNNB1、TP53四种衰老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另一方面还通过拉曼光谱实验法,进一步探索了MRJPs抗衰老的分子机理。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添加MRJPs能降低HFL-I衰老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延长HFL-I的生命周期,一定量的MRJPs还能够促进HFL-I的增殖。此外,MRJPs还能减缓细胞端粒长度的缩短,上调衰老相关基因SOD1的表达,下调抗衰老基因MTOR、CTNNB1和TP53的表达。通过MRJPs添加组细胞的拉曼光谱上出现的独特的碱基、酰胺羰基和芳香氢峰,推测MRJPs的抗衰老作用可能与促进DNA及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组织特别是地上部钠离子的积累是影响耐盐性的关键因素,这一过程涉及到一些离子转运蛋白,如SOS1、HKT和NHX等。不同植物种和同一物种不同品种之间的耐盐性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与耐盐胁迫相关离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有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诱变技术、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为耐盐作物育种提供了高效有力的技术支撑,特别是迅速发展的基因编辑技术,将从非转基因的技术手段有效地改良作物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