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简要叙述了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历史沿革,突出介绍了我国毒品犯罪罪名及其构成特征,分析了国外毒品犯罪的刑事立法及其特点,借此检讨我国关于毒品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2.
从雍正颁布第一条禁毒法令到道光时期《严禁鸦片烟章程》的出,有政府反毒禁立法日趋完善,虽然未能有地抵制鸦片输,但对当时的禁烟运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其反毒品立法提供了经济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吸毒问题是当今严重的国际性公害。本文综述近年国内外有关毒品与反毒品问题科研进展,建议在我国中学阶段开设反毒品教育课程,提出若干在学校实施反毒品教育的操作措施  相似文献   

4.
吸毒问题与学校反毒品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吸毒问题是当今严重的国际性公害。本综述近年国内外有关毒品与反毒品问题科研进展.建议在我国中学阶段开设反毒品教育课程,提出若干在学校实施反毒品教育的操作措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期,美国进入了一个麻醉品刑事化时期.在法案的提出与立法过程中,对毒品超出科学范围的极端妖魔化的宣传,以及将毒品与特定种族相联系的种族歧视手法被广泛应用于毒品立法的整个过程.这种策略性的立法手段固然对于立法的成功有其特殊功效,但是,它更多暴露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优越论与惯用的责任转嫁的本质.谎言破灭后的美国面临的是更为严重的毒品泛滥与动荡不安的局势.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的禁毒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毒品犯罪的日益复杂和严重,现行的法律法规已难以全面适应深入开展禁毒斗争的需要,毒品犯罪立法需因应形势,对互联网毒品犯罪、吸毒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毒品的定量分析、毒品原植物(种子)的监控、伤病残及外来吸贩毒人员的收管、追究涉毒公共娱乐服务场所责任等方面的立法不断地加以细化和完善,为打击和防范毒品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中国的数百万吸食毒品人口中,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对青少年进行反毒品教育已成为我们社会、学校、家庭的一项重大责任。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从孩子懂事起,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反毒品教育。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反毒品教育  相似文献   

8.
运输毒品罪自设定以来就备受争议,主张保留该罪名与废除该罪名的学者均不在少数。笔者认为,运输毒品罪在立法基础、立法结构和刑罚设置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并且该罪名日益有取代非法持有毒品罪,成为毒品犯罪领域兜底性罪名的趋势,这些都有悖于我国所提倡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9.
辨析毒品犯罪的立法概念,比较毒品犯罪的立法内容及其对吸食毒品行为非罪化的探讨,并不表明法律的优劣之别,而是互相尊重与借鉴,以利于禁毒工作的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一、印度诉欧盟普惠制案案情介绍根据2001年12月10日欧盟公布的第2501/2001号理事会“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适用普遍优惠待遇计划”,欧盟共对一般安排、劳工保护特别支持、环境保护特别支持、最不发达国家特别安排和反毒品特别安排等5种安排给予普遍优惠待遇。据此,印度可以受益于一般安排,却不在反毒品安排等其余四种之列。尤其在反毒品特别安排方面,根据欧盟理事会条例,目前有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12个国家由于在打击毒品生产和交易方面的努力,享受反毒品特殊鼓励安排。  相似文献   

11.
中国职业教育立法在百年历程中进行过数次的制度构建。清末实业教育立法为民国职业教育立法奠定基础,在效法他国模式、学习其先进经验的进程中进行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成熟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单纯照搬苏联模式,全盘否定旧中国的立法体系,加上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和干扰,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法制建设大起大落。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职业教育立法才逐步走上正轨,并取得重大成就。中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百年历程,每一个时期都有其自身鲜明特点,需要我们认真归纳、总结和反思其中成败得失,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清末的商事立法是清末法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法律从形式、体例到内容都具有创新性,符合中国法制近代化的需要。清末的商事立法具有盲目照搬西方立法成果、脱离具体国情、应急等不足,并未发挥实际效用,但这些立法成果是此后中国商事立法的基础,在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商法立法模式是我国商法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学界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综合比较各种学说及对我国现实进行分析,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充分比较和论证,文章认为我国商法立法选择实质商法主义的民商分立法模式是适合我国现实需要的一种创新,具体而言,就是《商事通则》与单行商事法律相结合,它将是我国商法立法的理想模式之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学界对抵押权的物权性已有充分认识,但现行立法的规定却比较模糊,没有真正体现抵押权的物权性,这直接影响到抵押权各项法律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到抵押权担保功能的发挥。建立和完善抵押权公示制度、登记制度及善意取得制度是完善抵押权物权性立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需要法律支持,开发需要法治,法治促进开发。西部大开发中的地方立法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设计好相应的地方立法项目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关键,为此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突破。西部大开发中的地方立法,应该有符合地区实际的框架和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的物权行为制度——结合我国新物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权立法是否采用物权行为制度不应仅受制于理论的逻辑,尚需应有实用的考虑。基于此,新物权法在借鉴各国立法例的基础上,采纳了物权行为理论的区分原则,但并未完全采用德国法上的物权行为理论。在物权变动上,不仅需要作为物权变动原因的合同债权行为,还需要交付或登记的结合,即所谓的债权形式主义立法例。同时考虑到特殊性,例外采用意思主义,以登记或交付作为对抗要件。从总体上着眼,这种立法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17.
地方立法是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因地制宜的指导方针下,地方环境立法将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唐山市更应当加大地方立法的力度。文章在分析地方立法特点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唐山经济发展实际探讨了如何完善唐山的地方环境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18.
行政立法在我国立法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进一步深入,行政立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我国的行政存在立法主体缺失合宪性、部门立法化严重、立法随意性大以及监督不到位的弊端。因此,弥合行政立法主体的宪法地位、完善行政立法程序及其监督制度,是当前行政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多年来,我国由中央统一立法的格局逐渐向地方立法分权的格局转交,这对调动地方立法的积极性和填补中央立法的空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立法冲突、重复立法、越权立法和立法权被异化等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配置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为我国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立法权的合理配置理出思路,提出对策,以优化中央与地方立法职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富有生机活力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相似文献   

20.
完善继承法,制定统一民法典,是我国立法的必然趋势。适当分得遗产权是我国现行继承法创设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民事权利。文章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司法操作实践,分析适当分得遗产权的特征、范围和种类、法律保护及数额之认定,提出完善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