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14日 晴 7月11日,季羡林先生静静地走了。看着案头的《真话能走多远》、《忆往述怀》、《季羡林生命沉思录》等几部先生的著作,内心瞬间涌上了难以诉说的平静。对于季老的著作,我想我穷尽一生恐怕都难以读完。季老的著作要慢慢读,但季老的名字,我会永远刻于心间。  相似文献   

2.
张康之的新著《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30.5万字。以下简称《寻找》)放在我的案头多日了,我不时地拿起来翻阅,久久不忍放回书架。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悦心情。张康之是我的学生,每一次学生有高品质的新作问世,我都会有这种心情,比看到自己的著作出版还要高兴,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师生之情。《寻找》是一本行政学著作,但是,我从中读到了哲学。它所蕴含着的思维方式、学术阐释逻辑、发现问题的能力……,都体现出哲学的睿智,是一本有一定哲学素养的人才能写出的著作。在人的生活内容表面…  相似文献   

3.
王红霞 《成才之路》2013,(29):93-93
我从事农村班主任工作已经近三十年了,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们,我认真地学习教育教学著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做一名智慧型班主任。  相似文献   

4.
漓江出版社打算出版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嘱我写序,我感到非常荣幸。无论对于我,还是我的学生,以及我的女儿,《爱的教育》都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因此,一提起《爱的教育》,我就禁不住心潮起伏。  相似文献   

5.
学习恩格斯的晚年著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氧19世纪最后十几年,资本主义经济和相应的工人阶级状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晚年的思格斯为马克思的著作写序言、导言,利用时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他的晚年著作中、我认为有两篇文献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1891年德国社...  相似文献   

6.
<正>四十年前,我受命创办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受命之时,没多想就应了,原因一是出于服从的习惯,二是缘于对学报的感受。记得1960年前后,全国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我边学边写出多篇学习毛主席著作语言艺术的文章,发表在《合肥师院学报》上,受到关注。日后做科研便肇于此。我时任中文系副主任,即挑选系里教师余昌谷做编辑,这就开始办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一、三一修辞学,还是三一语言学? 何伟棠:聂焱教授主编的《三一语言学导论》出版了,看到这部著作,我是非常高兴的。我从前对你说过,有些人把你称为修辞学家,我是不同意的。我认为你是一个语言学家.理论语言学家。  相似文献   

8.
我学习毛主席著作是从1962年开始的,虽然时间不长,学习又不甚得法,对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实质还不能深刻领会,但是,已经深深感到毛主席的著作给了我很大力量,解决了我不少思想上和工作上的问题和困难.现在,我把自己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一点肤浅的体会写在下面:  相似文献   

9.
<正>鲁迅是现代文学的语言大师,翻开鲁迅著作,字里行间不少来自民间的谣谚俗语在闪闪发光,令人瞩目。鲁迅说:“我认为我倘十分努力,大概也还能够博采口语,来改革我的文  相似文献   

10.
去年冬日,王树林学人赐寄《金元诗文与文献研究》著作(打印稿),问序于我;转瞬新年履端,一月三日,他致我电子邮件,辱蒙贺岁,并再次嘱我写序。为了不辜负树林学人的盛情雅意,我不辞谫陋,抒写若干感言,权作序文,敬请作者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1.
从参加工作开始,我拜读了很多名师的著作,也聆听了一些名师讲座。名师之“名”概括说来,大致有下面四点。  相似文献   

12.
在监狱里学毛选委内瑞拉青年戈麦斯曾经讲他们怎样在监狱中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故事。他说:“在我被捕以前,曾从阿根廷买到两本毛主席著作(一、二卷),当我被捕以后,我告诉家里人将毛主席著作秘密送进监狱。我们得到毛主席著作后,因为书少人多,就失成若干小组,每组五人,轮流阅读和讨论。当敌人来查时,我们就假装在拉家常。有的难友为了让别人能在白天读毛主席著作,他就晚上不睡觉,借着微弱的灯光看毛主席著作。我出狱时,这两卷毛主席著作根据难友们的要求,便留刘狱中了。”  相似文献   

13.
马莉 《中文自修》2005,(6):54-54
阅读和写作,在我就是顶顶快乐的大事了。这可以由我出版了很多部著作以及在我的一篇文章《夜间的事物》——大量地描写到我的阅读经验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14.
一位做中学教师的朋友,送了我一本他最近的著作《用思想点燃课堂》,洋洋30万宇。我花3天时间一口气读完、掩卷,然后就进入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绪之中,久久不能自拔。这不算一本了不起的学术巨著,似乎也没有严密的论述逻辑和系统方法,但是整部著作充满了一种激情。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的作者魏勇先生,始终处在一种类似于迷雾中寻找出路的焦虑之中,力图在高考压力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建立他所谓的意义世界。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15.
“这本书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彼得&;#183;德鲁克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旁观者》。这不是彼得&;#183;德鲁克的管理学著作.是他对“人”的观察、描画和体悟。我们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然后再随时拿起这本书,每个轻松精彩的短篇都由一个或两个人以及他们的故事构成。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青年报》上读到一篇文章,一篇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文章:一位只能活到28岁的肌无力青年患者,自己不能穿衣和洗脸,只上过一天学,凭借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部分教材,并用6年时间完成了一部自传体著作《假如我能行走三天》。弱小生命,彰显出伟大力量。虽然文章是某出版社副总编辑为推荐该社出版的这部著作而作,但我没有过多地想到其中的商业成分,依然为这个顽强的生命感动。  相似文献   

17.
吴国丽 《上海教育》2007,(9B):63-63
每年我总要给我的学生讲“和好书交朋友”的道理。近年来结合我们明强小学开展的几项重大教育改革,我认真地读了一些教育理论著作,其中体会最深的是以下三本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美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理论性强,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自学者面对抽象繁多的名词概念,如何识记,这是每个自学者都应考虑的一个问题。我在自学过程中,对书中的名词进行分类记忆,不仅便于记忆,而且不易忘记。现总结如下,希望能给人家以帮助。著作记忆就是把和著作有关的作品放在一起记忆。这里所说的著作不仅包括理论作品,也包括著作中所提出的观点等。前者如,《美学》(Aesthetica):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和人有密切关系;美学与人生价值密切相联;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德国鲍姆嘉登1750…  相似文献   

19.
深刻的一课     
我是一个青年教育工作者。解放初,我还是个无知的孩子,今天,我能懂一些革命道理,为革命工作,离开党的教育和培养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我的成长中,党和毛主席的教导好比阳光和雨露。不久以前,当我知道不少地区在展出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事迹和经验后,我就盼望有一天能够仔仔细细地看几遍,把他们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作为我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0.
李吉林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一书,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著作,而是一部内涵丰富、理论与实践统一、充满改革与创新精神的教育科学力作。这样的著作读来是很能令人兴奋和引发思考的。我认为,对于情境教学的心理学内涵很有必要加以研讨。根据现在的认识,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