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12个冬小麦品种,品系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对其不同生育期耕层根系进行观察研究发现:不同品种之间在根形及根量上存在着差异;各品种的根量在整个生育期呈递增趋势,品种间根量递增幅度不同;根形大致可归为三类:1圆锥奶系,根系分布上多而密度集,下部稀少呈“V”形;2桶状根系,根系呈圆柱表自上而下分布;3.“T”字形根系,既有水平伸展的根又有垂直下扎的根群。各品种在 层不同深度分布也不同。根量大,根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根部性状系统变化及育种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豫麦54号"等12个冬小麦品种或品系为材料,对其不同生育时期的根量、根系活力的系统变化及育种意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根量冬前期最小,开花期最大;根系活力冬前期最高,至开花期时,根系活力达到最小值,随后根系活力又开始缓慢上升,到灌浆期时达到整个生育期内的第二个较大的时期并且直到完熟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根量与根系活力变化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6;灌浆期根系活力与灌浆速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6;根量与灌浆速率则呈明显的负相关,R=-o.53。在小麦育种上宜选择根系活力高、根量较大的材料作为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春小麦根系变化与地上部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春小麦根系变化与地上部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选用8个不同春小麦在各个生育期测定根系和地上部生物量变化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春小麦品种根系的各个指标大部分出现在抽穗期和开花期。根体积与主茎干重、根鲜重与主茎干重正相关显著。千粒重与根数呈负相关显著,株高与根长呈负相关显著,穗长与根数、根长呈负相关显著,株粒重与株粒数与根系呈正相关。因此,在选品种时,并非根量越多越好,必须与地上部保持一定的平衡协调关系,才能保证高产。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根部性状系统变化及育种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豫麦54号”等12个冬小麦品种或品系为材料,对其不同生育时期的根量,根系活力的系统变化及育种意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根量冬前期最小,开花期最大;根系活力冬前期最高,至开花期时,根系活力达到最小值,随后根系活力又开始缓慢上升,到灌浆期时达到整个生育期内的第二个较大的时期并且直到完熟期。  相似文献   

5.
干旱是丘陵旱区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通过对底墒和生育期模拟降水,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根系、籽粒产量、水分利用率等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耗水量的增加,分蘖、根系增多,籽粒产量也随之提高,丰+丰的生产率为1.28,旱+旱的生产率仅为0.75,分析还认为不同土壤水分,不同耕层根系有明显的差异.0~40cm土层根量最多,占总量三分之二,40~200cm土层占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不同土壤水分对洛旱2号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是丘陵旱区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通过对底墒和生育期模拟降水,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根系、籽粒产量、水分利用率等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耗水量的增加,分蘖、根系增多,籽粒产量也随之提高,丰 丰的生产率为1.28,旱 旱的生产率仅为0.75,分析还认为不同土壤水分,不同耕层根系有明显的差异。0~40cm土层根量最多,占总量三分之二,40~200cm土层占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使用微根区管成像观察技术辅以根系扫描成像观察技术,结合winrhizotron2007b root measurement图像分析系统,对烤烟根群结构和其他各项根系生长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根系主要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组成,63.4%的根系直径小于1.5mm;烤烟根系的生长在移栽后50 d前以根长延伸为主,移栽70 d后则以直径增粗为主;烤烟根系干物质量的增长在移栽后50-70 d和70-90 d出现两个高峰;烤烟根长密度在土壤中的分布,因纵、横方向和土层不同而表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烟草根系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30 cm以下仅有少量分布,呈"干"型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为了研究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根系生长特点,选用3个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对不同生育时期的根鲜重、根干重、根体积的变化以及地上部生物产量、株高、产量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的根系生长动态变化差异较大。抗旱类型小麦与喜肥类型和耐湿类型相比,抽穗期的根鲜重和根干重达到极显著水平,根体积达到显著水平。小麦根体积、根干重等的变化呈单峰曲线,根干重的最大增长速率克旱18号明显大于克丰3号和克涝4号,分别为0.0154mg/d,0.0067mg/d,0.0058mg/d,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不同品种地上部分与根系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即克旱18号的生物产量、株高、亩产明显高于克丰3号和克涝4号。  相似文献   

9.
以青花7号为材料,采用沙培法,初步探究了施氮量对幼苗期花生根系碳、氮代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不改变各指标在苗期的变化趋势。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根中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淀粉含量、N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NRase活性呈增加趋势;游离氨基酸呈下降趋势;碳氮比先减后增。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根中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和碳氮比整体为N0>N1>N2;N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NRase活性整体为N2>N1>N0;淀粉含量整体为N0>N2>N1;游离氨基酸含量整体为N1>N0>N2。  相似文献   

10.
《商洛学院学报》2015,(6):63-66
以青花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法,初步探究了施氮量对花生幼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根系保护酶活性、MDA含量和根系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花生根系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根系活力呈增加趋势。同一次取样中,3种保护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MDA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15个月季品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表明,月季品种间叶表皮细胞的形态差异较大,从四边形到多边形和无规则形均有发现,垂周壁式样为上表皮平直至深波纹形,下表皮为浅波纹或深波纹;气孔器多分布于月季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器的排列形式多为无规则形,少数为辐射形,气孔器形状多为长椭圆形,少数为宽椭圆形,气孔器外围角质层纹饰多呈明显环状外缘,保卫细胞两极呈现角质区不同程度加厚.比较不同类型月季品种的叶表皮形态发现,叶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气孔器类型和形状、保卫细胞两极特征在不同类型月季园艺组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可作为不同园艺组月季品种区分和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2年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Ac100)、75%光照(Ac75)、45%光照(Ac48)、20%光照(Ac20)]对桐花树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360d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桐花树的根生物量和根冠比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Ac100的根生物量和根冠比最大,分别是Ac25的15.42倍和2.08倍;营养根和贮气根的根数、根长和根直径均呈逐渐递减的趋势,Ac100的营养根根数和根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Ac100的营养根和贮气根的根数、根长分别是Ac25的3.85、1.37倍和14.59、1.68倍;根系含水量呈上升趋势,其在6月份最高,冬春季最低;而根系活力则呈下降趋势,其在冬春季呈下降趋势,在夏秋季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试验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桐花树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有显著影响,在100%光照强度下其根系发达,根系活力较高.而在25%光照强度(过度遮光)下不利于根系生长,且桐花树能适应一定程度的遮荫环境.  相似文献   

13.
研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3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旅游资源禀赋,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泰森多边形、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及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分析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规律,探究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乡村旅游重点村可分为产业村、景观村、文化村3个一级类型和9个二级类型;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国土空间布局上呈弱集聚态势,东南密西北疏,呈"三极多区"分布格局,其中产业村集聚程度最强,呈环形片区状分布,景观村和文化村分别呈"T"形和开口环状类"U"形格局分布;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受政策、经济、人口、居民点、地形、交通、景区、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重点村的影响因素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六个苜蓿品种在同一个环境条件下的生育期及其相关性状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六个苜蓿品种的返青期、初花期差异较大;而盛花期、结实期、枯黄期差别较小;六个苜蓿品种的生长性状动态变化为六种苜蓿品种的自然高度变化基本一致,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只有结实期有所缓减。六个苜蓿品种的叶面积在不同生育期的动态变化为返青期、初花期、盛花期品种间差异较小,结实期差异较大;分枝数在整个生育期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山西方言程度极限补语与普通话相比,具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常规型、重叠型、"形补同词"型。常规型主要分布在山西晋语区,重叠型主要分布在汾河片,"形补同词"型各区皆有。山西方言中极性程度补语的分布自东向西呈递增趋势,这与山西的地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商洛学院学报》2016,(4):52-55
为明确盐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兰黑粒和小偃15为材料,水培条件下分析了Na Cl胁迫对小麦根系生长、保护酶活性、质膜氧化程度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根长、根体积、根干重和根冠比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不同程度地增加;2个供试品种均有一定的抗盐能力,兰黑粒小麦抗盐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合沿淮地区栽培的优质秋葵品种,为秋葵推广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五个不同品种(黄秋葵、红秋葵、白秋葵、绿秋葵、花用秋葵)生长及鲜果产量。结果:不同秋葵品种的株高、根颈粗、单株总叶数、单果数、鲜果产量差异均达显著差异水平。结论:白秋葵因单果数较多,生育期较长,产量最高,比对照组增产38.58%,适宜沿淮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大豆育苗摘芯断根移栽新技术何革非,杨忠文,蔡金山,李祥斌大豆育苗经搞芯断根移栽,能巧夺早春积温,利用较晚熟的高产品种,真正实现苗全、苗齐、苗壮及植株合理分布,还可增加耕层根系,增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配合人力、物资的较高投入和精细的田间管理,使亩产达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水稻根表铁膜形成及其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为水稻施肥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3种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磷敏感型水稻通粳981(TJ981)、耐低磷水稻郑旱6(ZH6)和根系扩展型水稻镇稻99(ZD99)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低磷(CK:LP=25:1)导致根表形成铁膜,营养元素(Fe、Cu、Mg、Ca、Zn、K等)在植株机体内的积累,以及根表铁膜对根系吸收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低磷处理水稻根系表面形成红棕色的铁膜,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根表铁含量(以DCB-Fe含量计)存在差异,且铁膜的形成是不可逆的;水稻体内Fe含量显著增加;Cu在根部组织中含量显著增加,但地上部分变化不明显;其它元素(Mg、Ca、Zn、K)在不同水稻品种或同一品种的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变化不一.结论:低磷导致根表铁膜的形成,且铁膜可促进水稻体内铁、铜含量的增加,但其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影响并未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抗虫棉品种间几个主要性状的差异显著性、遗传力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生育期、果枝数等几个主要性状差异显著;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株高〉节他〉生育期〉果枝数;生育期与节位、霜前皮棉产量与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霜前皮棉产量、果枝数与节位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