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期播种的方法,对豫麦54和2个春性对照品种的穗分化进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豫麦54幼穗分化前期发育迟缓,主茎与分蘖差异较大,后期幼穗发育速度加快,主茎、分蘖逐渐趋于一致,播期对豫麦54幼穗分化进程有明显影响,且二棱期持续时间受影响最大,其变异系数达131.64%,随着播期推迟,幼穗分化经历的总天数减少;豫麦54早播仍以二棱期越冬,和春性对照品种早播冬前幼穗分化达到小花或雌雄蕊期相比,发生冻害较轻,较耐早播;豫麦54晚播、特晚播时,主茎、分蘖幼穗分化持续时间短,幼穗发育差异大,不利于分蘖成穗和主茎形成大穗;豫麦54的最适播期为10月6日至16日.  相似文献   
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百农AK58及温麦6号、新麦18号、周麦18号 4个小麦品种旗叶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表明:百农AK58、温麦6号、新麦18号和周麦18号旗叶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的拟合系数分别为:0.91,0.59,0.43,0.79;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22.8μmol·m2·s-1,20.6μmol·m2·s-1,19.4μmol·m2·s-1,21.5μmol·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75.9μmol/(m2·s),24.2μmol/(m2·s),76.9μmol/(m2·s),115.4μmol/(m2·s);CO2补偿点分别为:75.5 μmol/mol,43.7 μmol/mol,75.6 μmol/mol,81.5 μmol/mol.结果表明:百农AK58小麦品种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强光特性和较好的光合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化学药剂诱导小麦孤雌生殖获得纯合双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化学药剂2小麦未授粉柱头,能使其结实,并产生纯合双倍体。试验结果表明:肌醇,乙烯雌酚,硼酸,蔗糖等都有诱导作用其中以10mg/L的肌醇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结实率可达10%,产生纯合双倍体频率也高。但不同材料对药剂的诱导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2个冬小麦品种,品系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对其不同生育期耕层(o~20cm)根系进行观察研究发现不同品种之间在根形及根量上存在着差异;各品种的根量在整个生育期呈递增趋势,品种间根量递增幅度不同;根形大致可归为三类1.圆锥状根系,根系分布上多而密集,下部稀少呈"V"形;2.桶状根系,根系呈圆柱表自上而下分布;3."T"字形根系,既有水平伸展的根又有垂直下扎的根群。各品种在耕层不同深度分布也不同。根量大、根系分布广而深的品种即桶状根,表现抗命运、灌浆充分、落黄好。该品种可适于水浇地、旱地种植;而根量少,分布浅、水平根多的品种适于水浇地种植,而主根多呈桶状,放射状分布的品种适于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强筋优质小麦农大015抽穗期追氮试验的结果分析表明,抽穗期追氮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对千粒重,角质率,黑胚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抽穗期追能增加千粒重,提高角质率和降低黑胚率。抽穗穗期以追施90kg/hm^2尿素的角质率最高,黑胚率最低,追施22.5kg/hm^2尿素的千粒重最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穗光合、生物产量、杂种优势等途径探索了小麦的高产稳产与优质高效。结果表明,穗光合对粒重的贡献约相当于旗叶的1.5倍,是产量形成的重要器官,可以选育出具有“绿穗灌浆”特性的新品系,充分利用穗光合,实现高产目标;在提高茎秆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植株的生物产量,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充分利用新型不育系,组配强优势组合,生产出杂交种,实现小麦高产新途径。同时利用“通过多穗夺高产,通过少花保优质”的措施,解决小麦的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南科技学院高度重视科研与教学结合的必要性、紧迫性,不断加强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教学工作,使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与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发挥科研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仅较好地完成了科研课题,而且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本科生。为教学服务,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耗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小麦育种实验基地,包括温室、温棚、水泥池、低温  相似文献   
8.
不同小麦品种抗低温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以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百农160为研究材料,分两个年度采用播期、播量单因素及两因素互作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播期和不同播量对百农160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百农160的千粒重不受播期、播量影响,但群体、穗粒数、产量受播期、播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百农160适宜早播,最佳播期在10月10日前后;适宜播量为270~360万/hm2基本苗。在播期播量互作条件下,百农160适宜播期仍为10月10日前后,适宜播量控制在315万/hm2基本苗左右,产量最高;若因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保障群体、提高产量,10月20日前后播种,播量增加至360万/hm2基本苗为宜。  相似文献   
10.
1993~1996年连续4年对豫麦2号、豫麦41号、豫麦54号等12个小麦品种小麦纹枯病抗性和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所推广各品种中没有免疫或高抗品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病性。实验结果还表明产量损失与病情严重度级别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严重度每提高一级,产量损失增加约10%~20%左右;在产量损失的构成中,千粒重下降处于主导地位,粒数的减少其次;始病愈早,发病愈重,相应的产量损失愈大。不同地区,播期不同,发病期亦不同,从生育期来看,却是基本一致的,返青期为小麦纹枯病的复苏期,抽穗期为发病始盛期,乳熟期为发病高峰期,与温湿度有关。品种间发病差异明显,但未发现高抗品种,河南省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主要品种的抗纹枯病的特性不同,中抗至中感。增施磷、钾肥能显著地减轻病害和增加产量,可作为防病措施推广应用。另外,大田调查还发现,轮作、间作和控制种植密度能减轻病害发生与其作物的纹枯病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