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接触必然引起文化移入。文化移入指文化上有差别的群体之间持续而广泛的直接接触所导致的文化变迁。以儒释道为根基的中华文化正在经受异质文化的压力和冲击。本文分析了文化移入下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导向作用的弱化、嬗变和转型趋势,井从中国的民族成员相应将发生的人格心理变化入手。试图在这种阵痛中寻找民族文化传统在扬弃或更生中可能的转归度民族精神现代化发展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张乐 《华章》2011,(15)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中华民族的禁忌相当一部分体现在文学作品,尤其在传说故事和小说中,透露出中国的文化传统,突显着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本文从分析禁忌主题着眼,窥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以及民族文化心理之一斑.  相似文献   

3.
二外俄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交际能力等,能够与俄罗斯人接触时顺利地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有巨大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习惯、民俗民风存在很大的不同。为了避免和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不畅,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重文化的教学,通过文化渗入的学习,了解他国的民俗民风,在学习中思考不同的民族心理、认知差异,使我们的交流更和谐。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根植于相应民族的文化背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本民族意识性。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将映射出该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中华民族文化中,孔孟儒学是其主流,对民族行为影响深远,然而,独尊儒术的教育不足以发展民族体育,培养民族体育精神,必须在挖掘中国传统儒家内核的同时,融合各民族文化特质,并在协调传统与现实间达成统一。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的西化心态,可以称为殖民文化心理。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立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出现了两种现象:殖民文化意识在文学主张上的充分表现;在实践上殖民文化心理与反殖民文化并存。它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导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学观,丢掉或挫伤优秀的民族文学传统;二是使民族文学现代化的路程发生曲折和产生畸型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画重要表现形式的工笔画从它诞生之日起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会不知不觉地带有写意性,这种工笔画的写意性是受地域文化和传统风以及民族审美心理影响,它是中国传统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画传统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剥离和凸现出来的,其中涌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娱乐性、游戏性、广适性和交融性等特征,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体现了每个民族自己创造的文化,具有身心并育的文化教育功能,因而弘扬和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试析中国文化心理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心理可按层次划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深层文化心理埋藏于民族心理的底层,其形成过程连续、持久和漫长,是整个民族文化心理最具特色、最传统和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并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控制和规范着人们有意识的行为活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在国民的民族心理留下深深的烙印,并且内化为一种影响其行为和价值判断的中国文化心理。崇尚权威、中庸心态、主体缺失是中国文化心理中重要特点,它们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中国文化心理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且普遍流行的概念.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具有“忍”的特质.对中国人而言,“忍”的心理与行为不仅体现在理论上之“应然”且亦是一套“实然”的社会心理现象.“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积淀的结果,有其特别的心理内涵与心理机制.作者试图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忍”的心理和行为作一中国文化上的溯源和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教育文化中,牧猎与农耕混合型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形成的中间型的过渡教育文化形态。它是古代北方民族在保持本民族教育文化传统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汉文化的结果,也反映出北方古代民族接受先进中原文化的一种矛盾心理。但它为中华教育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中华民族创造的,并能够经过现代意义上的创造性转换而服务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包含物形态质层面、知识技术层面、行为层面、文学艺术层面和思想精神层面等。"优秀"的标准至少包括两点:价值性标准和功能性标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和演进,每个千年构成了特征明显的阶段.包括初创、形成、重构和衰落.反思中国文化的千年嬗变,可以看到宽松的社会环境、一定的物质基础是文化创造的外部环境.追溯文化创立的目的,积极主动地吸收其它文化的有益成份是文化创造的内在动力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交际应该是不同文化的双向交际.但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中国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文化价值观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无法得以充分体现.这种"中国文化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的基本对策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交际主体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4.
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探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酒时中国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宗教文化、民风民俗、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军事研究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人们逐步认识到中国酒文化的精神文化价值: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所建立的精神家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和挑战。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既不能走复古的道路,也不能走西化从而否定传统的道路,而应当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现代只有根植于传统才有深厚的生命力,正如传统只有再生于现代之中才获得生命力一样。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方向应当是立足于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视角,汲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精髓,创造出既不属于古代又不属于西方,同时又表现出了我们时代根本精神的新的文化形态。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一复兴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新的精神家园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文化界定不同的人格,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我们对其认识和理解应具体地结合相关文化背景,关注其独特、差异性。中国人对人格概念的理解基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伦理以及个体信仰和道德追求;中国人的人格特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尤其是以诸如"仁"、"自然"、"因缘"为代表的儒释道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中国书法,其发展必须从宏观文化角度进行考虑,需要一个宏观跨领域的战略规划指导。本文提出了一个建立于书法文化链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构想。在总结了中国书法的书法文化链是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起到链接、枢纽、节点功能并形成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和底蕴深厚的文化体系和集群;在此基础上的“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对书法文化的全面弘扬和可持续发展、乃至对促进带动我国视觉艺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同时提出了基于“大书法文化”理念的书法文化发展纲要的研究内容构想,并探讨和展望了书法文化的价值体系、书法文化目前发展的现状和主要问题、书法文化在国民经济地位测算、未来学术研究等相关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正在于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在于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福州作为历代福建省首府,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对全省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并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闽都文化。闽都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主要贡献,一个是在宋代,开闽学先河,承理学南传、成理学重镇。另一个是在近代,禁烟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瀛环志略》迎来中国社会启蒙时代,《天演论》开启中华民族心智,有力地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向规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文化纽带”是指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认同感。由于文化所具有的整体性特点,文化能够起到维系和发展民族生活,联结和健壮民族群体的社会纽带作用。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56个兄弟民族以及祖国的各部分所创造的文化经过历代人民的培育已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在国家统一中发挥着联结海内外同胞,特别是联结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纽带作用。江泽民“文化纽带”思想对实现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消费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政治、心理和文化现象。由于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和族群的消费习惯和特点。客家,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其独特的语言、民情、风俗和文化等背景,孕育出其独特的消费行为和文化。利用丰富独特的客家传统消费文化资源,挖掘其中的产业元素发展文化产业是客家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