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精神品质。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提高在灾害中自救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理解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梗概:培养学生课外查阅、搜集资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3.
《自然灾害与防治》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灾害与防治》是高中地理新课标设置的选修课之一。教材编写之前我们设计调查问卷,以便更好地把握高中生对灾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学习需求。分析表明,从学科认识上,高中生对这门选修课的开设重视程度居中;从知识储备上,高中生对自然灾害特别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较欠缺;从学习需求上,高中生最想了解的是灾害的自救和互救,并希望通过图片形式和实践活动来获得这些知识。这些分析对教材内容的编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潘丽 《现代教学》2008,(7):148-148
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学生能听、说、读单词“rice,tomato,chicken”,其中rice和chicken是课本内的知识,tomato是拓展知识;能根据“Doyou1ike...?”问句,用“No,Idon’t1ike…”回答自己不喜欢的食物。(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适当地用“Yes,I1ike…/No,Idon’t1ike…”表达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 2.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宽容他人。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知道地震是可以预知的。 ●知道如何预防地震的伤害,掌握实施自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 2.过程目标:通过探究与分析、交流与合作,得到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科学探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事情叙述清楚、完整;正确使用动词;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准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语言,在诵读中体会浓浓的母子亲情。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是建立专制集权统治,理解和记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了解焚书坑儒。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查找有关秦始皇资料的过程,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措施的学习,提高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提高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坏账及坏账损失的概念,掌握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 2.技能目标:掌握坏账准备的计提、坏账的核销、核销坏账重新收回来的核算及账务处理;能根据坏账确认的原则,分析具体业务.提高业务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交通工具和设施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学习中使学生了解交通工具及交通设施的发展过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中凝结着人们的智慧,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在PowerPoint 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2.能将图片文件插入幻灯片中能力目标:1.通过探索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2.通过参与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教学对象分析及教学策略设计小学生知识形成的特点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体验感知、形成表象…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曾东玲 《广西教育》2008,(19):94-95
1.认知目标:读懂课文,感悟分辨实在的事物和联想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 2.能力目标:能正确熟练地运用现代技术查阅资料、处理信息,完成学习任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识记生字词(预习作业中体现)。 2.了解作者,特别是民族和成长经历。 能力目标: 1.准确概括草原特点,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 2.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草原的深切情感。  相似文献   

17.
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①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②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1.2能力目标: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诵读,加强语感。②培养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掌握写段的基本要求;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激活学生亲身体验,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自己做家务劳动的过程写具体,语句通顺,规范,尽量做到活动细节描写多,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到习作训练中,尽量让其在表达过程中有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9.
1.知识目标: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2.交际目标:利用对话和人热情相处。3.能力目标:观察感悟颜色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海底世界,获得有关海洋的知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