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狐狸和公鸡     
一天早上,一只狐狸看到了一只公鸡。他想:这是我的早餐。 他朝公鸡走来,对他说:“我知道,你唱得非常好听,你能唱给我听么?”  相似文献   

2.
聪明的公鸡     
在一座漂亮的小屋子里,住着一只聪明的公鸡。有一天,公鸡走出家门,准备去捉虫子吃。当它走到一片青草地时,正好被一只狡猾的狐狸看见了。狐狸想:这只公鸡真肥,我能吃上一顿美味的午餐了。它偷偷地跟在公鸡的后面。这时候,公鸡听见背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原来是只狐狸。公鸡心里想:狡猾的狐狸想吃掉我,没那么容易。狐狸见公鸡发现了自己,它的眼珠子滴溜溜地一转,堆上满面的笑容对公鸡说:“公鸡先生,您好,您的鸡冠真美丽,您的羽毛像花衣,您一个人要到哪里去呀?让我陪您去好吗?”公鸡听了狐狸的话,拍了拍翅膀,不慌不忙地…  相似文献   

3.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幼儿园里是由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只有当幼儿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求知的欲望。例如,我在讲授故事《金鸡冠的公鸡》时,针对幼儿喜欢木偶表演这一特点,采取了用木偶表演和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当我讲到“狐狸又来了”时,小朋友看着那狡猾的狐狸,表情特别紧张。这样就把幼儿带进了做事情境中,使幼儿进入了角色。在重新做木偶表演的过程中,我又进行启发性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幼儿很快熟悉了故事情节,记住了小动物的对话以及黑幽幽、急腾腾等新词,并且学会了狐狸每次骗公鸡时唱的歌。课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小朋友,你喜欢童话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今天,我们自己也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好吗?二、看图听故事说话。1.〔出示图〕先来看看这4幅图,每幅图上都画了谁和谁?狐狸你认识吗?你觉得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公鸡和狐狸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相似文献   

5.
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于是狐狸夸她唱歌好听。乌鸦得意地一唱,肉就掉了下来。狐狸得到了肉。 后来呢?听故事小朋友总喜欢问“后来”。  相似文献   

6.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神话童话 1.新学期、新班级、新同学,以“帮你认识我”为主题,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特长和爱好。 2.准备一则童话或一则寓言,完整、生动地讲给同学听。 3.《金鸟》中的狐狸是一只善良、助人的好狐狸,你所了解有关狐狸的故事中,狐狸都是正面形象吗?说说你对狐狸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名数学家华罗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买主买了一只公鸡回家.第一天,喂公鸡一把米;第二天,又喂公鸡一把米;……连续十天,每天都喂给公鸡一把米.公鸡就这十天的经验,下了一个  相似文献   

8.
故事预告     
七月故事 狐狸和白天 狐狸喜欢在夜里干坏事,他总是盼望黑夜长长的。可是每当公鸡一叫,白天就来了。所以,狐狸认为,一定是公鸡把白天叫来的。就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狐狸把公鸡咬死了。可公鸡死了以后,白天依然到来。于是狐狸…… (狐狸会怎么想呢?请小朋友想一想,结果又怎样呢?把故事编下去,好吗?) 截稿日期为4月15日□  相似文献   

9.
“我是谁?一只狐狸?” “为什么是狐狸,而不是马、甲虫或者秃鹰7一只狐狸如果嘴里不叼着一只鸡他会快活吗?”当这位穿灯芯绒裤子,佩戴条纹领带,总爱用随身携带的小型收音机听广播的狐狸爸爸向负鼠凯利提出这个——像影片中所说的——有着“存在主义意思”的问题时,故事的红色绒布缓缓掀开,一位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正绅士般地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0.
快乐加油站     
临终遗言夜深了,村子里漆黑一片,只有鸡舍的一角还有一丝微光,原来是一只大公鸡正在秉烛夜读。一只狐狸轻轻地溜进鸡舍的门。它双眼紧盯着埋头苦读的公鸡,嘴里流出了口水。“再有半分钟,我就可以抓到你了。”狐狸得意地想着,“真是个书呆子,已经死到临头,还一点儿也没有察觉。”狐狸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蹭。突然,狐狸扑的一声掉进了一个陷阱里。公鸡哈哈大笑几声。几条大黄狗冲进鸡舍,把垂头丧气的狐狸抓了出来。“明日午时斩首。”公鸡朝狐狸挥了挥翅膀。“我……能否给我的家眷留下几句遗言?”狐狸有气无力地问。“遗言?但留无妨。”公鸡等…  相似文献   

11.
狐狸与群猴     
猴子捞月,一无所获。这事儿让狐狸知道了,不禁计上心来:“真是一群蠢猴子,凭我聪明的狐狸,为什么不在这些蠢猴子身上赚些钱呢?”于是,狐狸找到这群猴子,故作神秘地对猴子们说:“你们知道为什么没能将水中的月亮捞上来吗?”群猴都茫然地摇摇头。狐狸哈哈一笑:“因为你们还缺少一门创造奇迹的技术。”“是什么技术?”群猴都迫不及待地问道。“游泳!”狐狸装作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们掌握了游泳技术,凭你们这群团结一心的猴子,还愁捞不上来月亮吗?”看着这群猴子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狐狸心中暗喜,抛出了诱饵:“只要你们想…  相似文献   

12.
聪明的公鸡     
公鸡与狐狸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这不,新故事又上演了。让我们看看这次狡猾的狐狸又想出了什么鬼主意,公鸡又是如何逃脱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好朋友的狗和公鸡决定一起去旅行。当夜幕降临时,他们栖身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公鸡飞到树枝上栖息,狗则在树下面的树洞里过夜。当天刚破晓时,公鸡就像往常一样大声啼叫了几声。一只狐狸听到了公鸡的叫声,准备以公鸡作为他的早餐。他走过来,站在树枝下,表白说他是多么愿意结识拥有如此美好嗓音的人啊。公鸡对他的寒暄表示怀疑,说:“先生,我希望你能帮我一个忙,请绕到我下面的树洞去,叫醒我的看门人,这样,他就可以打开门,让你进来了。”当这只狐狸靠近大树时,狗一下蹿了出来,抓住了狐狸,并把他撕成了碎片。travel:…  相似文献   

14.
《狐假虎威》是九义小学第四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刻画了一个狡猾的狐狸形象,理解狐狸的校得是课文的教学重点。为此,我在教学时,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提出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这一教学重点。课文中有这样一句:“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一前一后”的字面意思,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这四个字贯穿于全篇课文,对于表现狐狸的狡猾和故事寓意极为重要。因此,我紧紧围绕“一前一后”设计了几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体会课文的意思。我先问:“狐狸和老虎,谁在前头,谁在后面?你…  相似文献   

15.
机智的公鸡     
从前,有一只威武聪明的公鸡,它的头上有一顶“大皇冠”,身上有光滑漂亮多彩的羽毛。有一天,这只公鸡爬到一棵茂密的大树上,捉一些虫子喂给老婆和儿子吃,当公鸡往远处眺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只狐狸大摇大摆地朝这里走来。狐狸来到大树下,和颜悦色地对公鸡说:“兄弟,我们以后别再做敌人了,  相似文献   

16.
寓言二则     
黑鸭唱歌黑鸭在河里作游泳表演,它出色的游泳技艺,深得刺猬、白兔和公鸡的称赞。黑鸭心里美滋滋的,它一摇一摆地走上岸来,抖下满身水珠,说:“我不仅会游泳,而且歌唱得比百灵鸟、黄莺还棒呢!”黑鸭这话让刺猬、白兔和公鸡等惊讶得瞪大了眼睛。黑鸭见刺猬它们露出这种神色,很不高兴:“不信,我唱给你们听听!”黑鸭用力扯开嗓子唱了起来……刺猬和白兔等听后便直摇头:“你用这沙哑嗓子唱的歌儿实在让人太难以入耳了,怎么能跟百灵鸟和黄莺唱的歌儿媲美呢?”黑鸭见自己唱的歌儿不受欢迎,便灵机一动,说:“我昨天患了感冒,嗓子发…  相似文献   

17.
“玩玩儿”一词,使用频率极高,其本意也挺明确,就是“娱乐娱乐”“开心开心”。比如“到公园玩玩儿”“上山玩玩儿”等。 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玩玩儿”一词的含义却远非这么简单。请听《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狐狸钻进羊群,刚叼起一只小羊羔就被牧羊犬发现了。牧羊犬厉声问道:“你想干什么?”狡猾的狐狸回答:“我想和小羊羔玩玩儿。”牧羊犬听了立刻正色道:“听着!老老实实把小羊羔放下!要不,我也和你玩玩儿!”细想这故事编得极妙——狐狸的那个“玩玩儿”显然是诡辩,牧羊犬的那个“玩玩儿”则分明是警告。两个不同的“玩玩儿”,昭示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前分明是泼皮无赖,后则显然是幽默豪迈。自然,就“口才”而言,牧羊犬要远胜于狐狸,因为包含在他的这声“玩玩儿”中的,不仅有深刻的揭露,更有严厉的警告。  相似文献   

18.
《聪明的公鸡》是九义教材第二册基础训练6说话训练内容,是一次观察、听记、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在上这节课时,我运用了活动导学的方法去指导教学,让学生全体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引导观察图画时面向全体  我设计问题时,每幅图都是先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再进行提高训练。如图一,先让学生看看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公鸡到哪里去干什么?狐狸在干什么?让每一位学生都弄清图意后,再进行提高训练:公鸡怎样到草地上去?狐狸是怎样跟在公鸡后面的?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公鸡和狗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住在同一间小房子里。离它们不远的一个树洞里,住着一只狐狸。一天,狗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打猎,狗对公鸡说:“公鸡弟弟,我要出远门打猎了,你独自在家,可要小心啊!要把门窗关好,不要随便出去。公鸡说:“狗哥哥,你放心出去好了,我不会有事的。”狗走了,狐狸来到公鸡门外,大声说:“今天的天气真好哇,金色的太阳照得大地一片金亮,真是太美了。公鸡兄弟,你为什么不出来看看啊!”公鸡一听,按捺不住好奇,打开窗子,刚把头往外一伸,狐狸就一口咬住公鸡的翅膀,往它的洞口跑。公鸡放开喉咙大叫:“狗哥哥,快救我!狗哥哥,快救我!”幸好狗走得不远,听见了  相似文献   

20.
我和孩子们一起玩音乐游戏《狐狸和兔子》,我当狐狸,孩子们当小兔子。第一遍游戏后,小奕忽然跑到我面前问:“张老师.您说狐狸怕大蟒蛇吗?”我说:“当然怕了,大蟒蛇很凶猛的。”“老师,那我就当大蟒蛇吧.我来捉狐狸。”说完用期待、渴求的目光望着我,我真不忍心打消他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可游戏中没有这个角色,音乐中也没有这样的情节,如果满足了他的要求,其他幼儿也有新的想法又该怎么办呢?对于张老师的困惑,您有什么建议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