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使我逐渐体会到:要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努力做到“两点一线”。即以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在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一个“爱”字、着力突出一个“严”字.实现严与爱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结合生物教学贯彻《中学生守则》每个踏进初中校门的中学生,首先应该知道的是《中学生守则》。它是每个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中学生守则》中的部分内容与生物学有关。因此,初...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最近就重新制订、颁发《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向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局发出通知。通知指出: 一、《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4.
在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南昌市各中、小学校普遍对学生进行了《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的宣传教育活动。 南昌市教育局很重视这项工作。报纸上发表教育部正式颁发的《中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不久,该局领导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贯彻两个守则的切实措施,发出了《关于贯彻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学生  相似文献   

5.
何春玲 《考试周刊》2011,(31):143-144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灵活运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自觉遵守,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守则》和《规范》;使《守则》和《规范》成为对学生多元测评的一个依据;使《守则》和《规范》教育成为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下一代》2004,(Z2)
不久前,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原来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已沿用了20多年,修订后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共10条。两个《规范》也分别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积极实践、珍爱生命、注意安全、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等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调整和增补。  相似文献   

7.
本学期开学前夕,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学生守则》,这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结合学习《中学生守则》,学习了教育部通知及报纸上的有关文章,回顾总结了两年来执行《守则》试行草案的情况,提高了认识,并讨论研究了本学期贯彻执行《守则》的打算。现在正在按计划实施。怎样才能搞好《中学生守则》教育呢? 首先,贯彻《中学生守则》,必须内外结合,全校动手。过去贯彻《守则》,往往成了主要是政工人员和班主任的事,教师很少过问,更不用说一般职工。至于家长,有的强调自己工作忙,文化水平低,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学校;有的望子成龙之心过切,热衷于辅导孩子学习文化,不让学生参加劳动和课外活动。这都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针对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对《守则》和《规范》进行了修订: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2004年3月25日,教育部就此发出了《通知》,要求新《守则》和新《规范》从2004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遵照执行。那么,即将实施的《守则》和《规范》对原有的内容作了哪些调整和修…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以来,影响了一代人。2014年8月1日,教育部公布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将2004年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均简称《守则》《规范》)合二为一。◎"终于不再像领导发言"教育部早在2012年就启动了本次修订,舆论对此热情高涨。据统计,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之友》2004,(6):56-5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日前,教育部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形成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以下简称《规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守则》和《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汇》2005,(10):11-12
上海市教委最近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珍爱生命”首次出现在《小学生守则》中,《中学生守则》则增加了“学会感恩”条款。  相似文献   

12.
班级建设的基础黄佩英一、订上班规国家教委已经制订有《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还制订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些“守则”和“规范”,全国所有的中小学校无疑都是需要贯彻实施的。而且.各校还都有自己的“校规”。那么,订立班规...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教育部日前发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原有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别自1981年、1991年、1994年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对上述守则、规范作…  相似文献   

14.
晨晖 《中国德育》2005,(9):16-17
上海市教委日前推出了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  相似文献   

15.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守则》),将原版《中小学生守则》和针对小学生、中学生的两个《日常行为规范》合二为一。与旧版相比,新《守则》增加了很多贴近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引入新时代词汇,也随之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这个《守则》把原先实施多年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个文件整合为一,赋予了全新的内容和形式,为要求越来越高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力的抓手。正如许多教师所说,《守则》是"尚方宝剑",学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期待和倚重《守则》。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贯彻执行《守则》呢?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近日修订并发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除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外,新的守则和规范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分别增加了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如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将原来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对原来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形成新的《小学生日常…  相似文献   

18.
翘竹窝     
一天,政教处吕主任跟我说,我班上有一个宿舍的同学把衣服拿给附近村庄的居民洗,每桶衣服的工钱是十块钱,他要我去查一查。《中学生守则》和学校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都明确要求中学生要热爱劳动,平日这方面的教育也不少,这些孩子竟连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班风。班风,是指一个班级中起主导作用的风气。它体现全班同学的共同风貌,是一个班集体的标志。树立良好的班风必须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决定从今年九月一日起在全国正式执行《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并向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发出通知。通知说,一九七九年八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的试行草案。两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广大师生认真贯彻这两个守则,对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行为,起了积极作用,收到了很好效果。试行情况表明,这两个守则基本上符合我国中、小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全面贯彻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