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例1 如图1所示,R1、R2、R3、R4组成并联电路,已知R1=5Ω,R2=20Ω,R3=10Ω,R4=15Ω。求AB间的总电阻. 分析此题的常规解法是按并联电路总电阻公式求解,但电阻个数较多,运算复杂且易错.若应用最小公倍数则比较简捷. 这4个电阻阻值的最小公倍数是R=60Ω,故有  相似文献   

2.
教材中,计算并联电路等效电阻R的公式是:(1/R) =1/R1+1/R2+1/R3……+1/Rn.倘若电路中有多个电阻并联,其等效电阻值的计算较麻烦.例题有四个电阻,其电阻值分别为R1=30Ω、R2=50Ω、R3=150Ω、R4=75Ω.求这四个电阻并联的等效电阻值?  相似文献   

3.
整体思维方法是物理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合理运用这种方法往往使解题思路清晰、步骤简捷.下面介绍两例运用整体法解答的物理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电路由10个不同的电阻组成.已知R1=36Ω,其余电阻阻值未知,测得A、B间的总电阻为9Ω.将R1换为12Ω时,A、B间的总电阻为____Ω.分析与解:电路A点分为三支,R1与另两支并联.除R1外,将其余9个电阻看作一个整体,设这个整体的电阻为R,则图1可简化为图2. 因1R总=1R1 1R,则1R=1R总-1R1=19Ω-136Ω=112Ω,故R=12Ω.将R1换为12Ω(R1')时,其余9个电阻组成的整…  相似文献   

4.
在电学中每当牵扯到电阻的并联问题时,部分同学感到并联电路难以理解。特别是并联电路电阻的计算问题,一是计算麻烦,二是浪费时间,下面有几种理解和估算方法供参考: 一、理解1、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1 1/R2 ……1/Rn)。2、在电路中有n个相同的电阻(r)并联,总电阻(R)等于其中一个电阻的n分之一。(R=r/n)  相似文献   

5.
题目下列4组电阻,分别并联后等效电阻最小的是()组A.R1=8Ω,R2=14Ω。B.R1=6Ω,R2=16Ω。C.R1=4Ω,R2=18Ω。D.R1=2Ω,R2=20Ω。1公式法由1/R总=1/R1+1/R2有1/RA总=1/8Ω+1/14Ω,解得RA总≈5.1Ω。同理RB总≈4.4Ω,RC总≈3.3Ω,RD总≈1.8Ω,故答案为D。该方法不但僵化机械,过程烦琐,且结果不精确。2变换公式法由1/R总=1/R1+1/R2有R总=R1R2/(R1+R2)。因四个备选项中两电阻的和都相等,故在比较两电阻的积的大小中,谁最小并联后等效电阻的值就最大,显然选项D正确。该方法不仅浅显明了,且通俗易懂。3定值法由1/R总=1/R1+1/R2,有…  相似文献   

6.
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 如:阻值为R1、R2的两电阻并联,则因为所以将两个电阻并联推广至任意个电阻并联,以上结论仍成立.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随并联支路的增多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课内提问时,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将三个电阻R_1=13Ω、R_2=6.5Ω和R_3=1.3Ω并联,求并联后的总电阻。正当大家按照并联电阻公式1/R=1/R_1+1/R_2+1/R_3进行繁琐地计算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很快地报出了R=1Ω的正确答案。我及时肯定了他思维敏捷、解答正确,还请他向全班  相似文献   

8.
试题解析题1有三个电阻,将R1和R2并联时总电阻为1.2Ω,将R2和R3并联时总电阻为2Ω,将R1和R3并联时总电阻为1.5Ω,则R1、R2、R3并联时的总电阻是多少?  相似文献   

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小强学了电路后连接了一个由两节新干电池提供电压的简单电路,则小灯泡两端电压约为V;他利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A,则小灯泡电阻约为Ω,若切断电路,则小灯泡电阻又为Ω.2.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1和R2,将它们串联使用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所以导体串联后阻值会变,将它们并联使用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所以导体并联后阻值会变.3.现有两个分别标有“10Ω1A”和“15Ω0.6A”字样的电阻,若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两端允许加载的最大电压是V;若将它们并联起来使用,两端允许加载的最大电压是V.4.将两个电阻R1…  相似文献   

10.
电路中的电流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可以归结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分析出电路中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关系,就可以直接得出结论.一、二次函数法例1.在图1中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4.8V,内阻r=2Ω,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10Ω,R0=5Ω,电流表的电阻忽略不计,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的读数将如何变化?解析:设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到a端的电阻为R1,到b端的电阻为R2,则有R1+R2=R.由电路图可得:R2与R0先并联然后再与R1串联,所以外电路的总电阻为:R总=R1+…  相似文献   

11.
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6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2A。求:(1)电源电压;(2)电阻R消耗的功率;(3)在原电路中电阻R两端并联一个电阻R1,为使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6W,求电阻R1的阻值;(4)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R2,为使电阻R2消耗的功率也为6W,求电阻R2的阻值。答案(1)电源电压U=IR=2A×6Ω=12V。(2)电阻R消耗的功率P=IU=2A×12V=24W。(3)电阻R1与R并联,电阻R1消耗的功率P1=U2/R1,6=122/R1。解得:R1=24Ω。(4)电阻R2与R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2=U/(R R2)=12/(6 R2)。电阻R2消耗的功率P2=I22R2,6=I22R2。解得:R2…  相似文献   

1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与分支电路的电阻R1,R2存在如下关系:两1/R1 1/R2=1/R.在数学中也有类似的关系式.1.在平几中  相似文献   

13.
1.几何模型图1是一个并联电路,该电路中总电阻R与各支路电阻R1、R2之间的关系为1/R=1/R1+1/R2. 怎样用几何图形来构造R、R1、R2之间的关系呢?让我们先来看一道证明题: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甲种本第二册第七章中有一道习题:现有电动势为1.5伏,内电阻为1欧的电池若干.每个电池允许输出的电流为0.05安,又有不同阻值的电阻可作分压电阻.试设计一种电路,使额定电压为6伏,额定电流为0.1安的用电器正常工作.画出电路图,并标明分压电阻的值. 《标准化训练与教学》一书对该题作出的解答是: 如图1的电路可用.用电器的电阻为R=U/I=6/0.1欧=60欧. 共用12节电池,6个串联一组,然后两组再并联,电路中再串联R.若用电器正常工作,则 _总=I(R_总+T_总), 6×1.5=0.1(60+R+6×1/2), 即 R=27欧. 乍一看,上述解法设计出来的电路,由6个电池串联一组再两组并联成混联电池组向用电器供电,用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在求并联电路两个支路的总阻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一支路的电阻R1是另一支路电阻R2的整数倍,经过本人的细心观察和理论推导,得到了一个快速求其总电阻的公式,即R总=R大/(n 1),其中,R大为两个支路中阻值较大的电阻,n为两个支路中较大电阻与较小电阻阻值的比值,即n=R1/R2(R1>R2).  相似文献   

16.
对电路的研究,在新课标教材中以纯电阻的串、并联电路的题型较多,对于非纯电阻电路涉及的很少.同学们在解答非纯电阻电路问题时会经常出错.下面就这类问题举出一例,请同学们参考. 如图1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10 V,电阻R1=21Ω,电动机绕组的电阻R2=0.5Ω.当开关S断开时,电阻R1的电功率P1=525W,当开关S闭合时,电阻R1的电功率P2=336W,求:  相似文献   

17.
“恒定电流”一章中有两个极值问题很重要,现讨论如下: 1.并联电路两支路电阻代数和一定,两支路电阻之差最小(最大)时,并联电路电阻最大(最小). 设两支路电阻分别为RX和RY,且RX RY=R(恒量),则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相似文献   

18.
[例题]在照明电路中,并联“220V,40W”的甲种电灯5盏、“220V,25W”的乙种电灯4盏及“220V,100W”的丙种电灯1盏.求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设电源电压为220V)一、通常的解法是:(一)先分别求出三种不同规格电灯的电阻值:甲灯的电阻值:R甲=U2甲/P甲=(220V)2/40W=1210赘,乙灯的电阻值:R乙=U2乙/P乙=(220V)2/25W=1936赘,丙灯的电阻值:R丙=U2丙/P丙=(220V)2/100W=484赘.(二)再求出:(1)5盏甲种电灯并联后的等效电阻,R甲总=R甲/5=242赘.(2)4盏乙种电灯并联后的等效电阻,R乙总=R乙/4=484赘.(三)最后根据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公式求解总电阻.由…  相似文献   

19.
纵观近年中考物理题中,有一类问题乍看起来令人无从下手,但若巧妙的应用“求极值”的方法,便会柳暗花明。下面仅举几例说明。1取极值,求范围例1(2004年北京)有三个定值电阻,其中R1=12Ω,R2=3Ω,R1>R3>R2,把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由此可知,电路总功率P的范围是解在并联电路中P总=P1+P2+P3=UR112+UR222+UR332=(162VΩ)2+(63VΩ)2+(6RV3)2=3W+12W+36RV32。讨论:因为R1>R3>R2要P总最大,R3应最小。即:R3=R3=3Ω时,电路最大功率P总=15W+363ΩV2=27W。当R3=R1=12Ω时电路总功率最小P′总=15W+3162VΩ2=18W。所以,电路总功…  相似文献   

20.
“恒定电流”一章中有两个极值问题很重要,现讨论如下:1、并联电路两支路电阻代数和一定,两支路电阻之差最小(最大)时,并联电路电阻最大(最小)。设两支路电阻分别为RX和RY,且RX RY=R(恒量),则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并=RXRY/(RX 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