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散文,是幼儿文学园地里的一株颇具特色的小葩。它以语言简炼,意境优美,抒情味浓等特殊的艺术魅力,给幼儿以强烈的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实践证明,成功的散文欣赏教学,对于发展幼儿对生活、大自然和文学艺术中的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有着别的教育手段(包括其它形式的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散文欣赏教学在幼儿园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但是人们往往认为散文作为幼儿园教材难度大,不敢搞;教学即使进行了,也往往“欣赏味”不浓。教师更缺乏从教材的思想性艺术性方面进行适合于幼  相似文献   

2.
幼儿散文教学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幼儿散文具有短小精练、内容生动形象、意境优美的特点。让幼儿学习一些简短的散文,可以唤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生活、大自然和文学作品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尤其是散文艺术化的语言,对幼儿语言的学习有着特别的意义。作品艺术的语言构成具有一般语言表达、理解不能达到的特点,可增强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能积极促进幼儿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散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1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乐意欣赏作品。2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培养幼儿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3理解作品内容,学习用…  相似文献   

3.
“留白”,作为中国画创作艺术手法,营造了画中有画,画外有画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无穷的魅力,给鉴赏者留出了想象的一片蓝天,为艺术鉴赏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课堂教学也是一门综合艺术,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想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演绎,去“补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适当运用“留白”手法,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5~6岁的孩子对自然界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幻想。而散文《秋天的颜色》不但激发了孩子欣赏和学习的热情,而且把孩子带进了一个广阔的遐想天地。散文以“秋天的颜色”让幼儿展开想象,贯穿全文,结构简单,易于理解。它通过天空、稻田、枫树、菊花等美丽的景物,用文学特有的比喻、夸张等手法,生动而优美地让孩子们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韵律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它想象奇特,但又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他们的认识水平。另外,散文的语句精练、句式较整齐,适合幼儿学习和仿编。活动目标1.能理解散文的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感受散文的优美…  相似文献   

5.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但也是中国各种艺术门类的一个重要共通观点,显示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留白与着墨相对,虚与实相映,两者相互依赖,相得益彰。作品中有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给人发挥想象的余地,从而在创作者和欣赏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璀璨的瑰宝、灿烂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艺术领域中形成独特的体系而为世界瞩目。从大班起学习中国画是最佳时期,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艺术。自幼接受中国传统绘画的熏陶能使儿童产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所以在培养幼儿画水墨画时应注重“欣赏观察一体验实践一发现想象和用心创造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多听少问 传统的散文欣赏往往是老三遍:第一遍欣赏,提问散文名称和主要角色内容;第二遍欣赏,提问些具体情节;第三遍欣赏,提问"听后感".但从实际情况看,小班幼儿记忆力发展不完善,欣赏三遍还无法满足他们欣赏、理解、记忆的需要,提问也多遇到障碍,因此,在欣赏和提问的安排上,首先我先让幼儿多听,整体欣赏和部分欣赏交替,让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体味散文无处不在的美.传统教学讲究环环紧扣,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要把作品梳理清楚,让幼儿理解掌握得透彻、牢固,但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过多过细的提问只会使作品支离破碎,把幼儿头脑中最美好完整的形象冲淡.因而在组织欣赏时,我注意把握每一篇散文的特色、特点,每一遍欣赏后,不一定都提问,多欣赏几遍,尔后提问,满足幼儿听的需要,幼儿回答时也有信心,积极性也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中国画风格独特,需要很深的艺术功底,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中国画在世界艺术领域里自成体系。为此我们更应该从小培养幼儿对本民族的艺术的爱好。但是,国画教育在幼儿园较难开展,尤其是农村幼儿园,这是由于孩子年龄小,对笔墨的运用技巧较难掌握。  相似文献   

9.
作为儿童文学范畴的幼儿散文,具有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等特殊的艺术魅力,因而常常是幼儿语言教育中重要的教育内容。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幼儿欣赏散文的过程常常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中机械式层层推进的.加之教学方法单一,因而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拟从改变教学手段着手,  相似文献   

10.
刘芹 《教学随笔》2016,(3):19-19
留白,是一种绘画手法,作画的人通过艺术留白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欣赏作品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独特感受,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而对于文学作品,同样也有艺术留白的地方,作者匠心独运的弦外之音或者未尽之意,同样激发了读者的想象,让阅读过程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1.
留白,是一种绘画手法,作画的人通过艺术留白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欣赏作品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独特感受,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而对于文学作品,同样也有艺术留白的地方,作者匠心独运的弦外之音或者未尽之意,同样激发了读者的想象,让阅读过程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2.
眼泪     
天空哭了,眼泪变成了雨水;星星哭了,眼泪变成了流星;小草哭了,眼泪变成了露珠;我可不能哭!因为眼泪会变成咸咸水。(陈娇/文)提示与建议:这首儿童诗抒情、优美,充满童趣。教师可运用这首儿歌给不同年龄的幼儿组织不同活动,如在小班可以开展欣赏活动,在中大班可以开展诗歌仿编活动,等等。在欣赏活动中,教师应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注重营造相应的氛围,引导幼儿充分感受和理解作品,不仅理解作品的语言,还能想像作品的画面,感受作品的柔美和童趣。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多媒体课件及背景音乐等引导幼儿欣赏,让幼儿换一个角度来感受自然,体会自然的…  相似文献   

13.
万美 《今日教育》2009,(7):35-36
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由于它具有语言凝炼、生动、优美,想象境界丰富,修辞手法多样等特点,在组织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们往往喜欢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散文作品来组织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散文欣赏是一项相对来说比较难的活动,要组织好幼儿散文赏析活动,教师必须先深入品味文本。  相似文献   

14.
“留白”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一个重要观点。它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中国画的留白,留得其所,使得观画者的思绪在那白而不空中徜徉。不留白,便不能显出着墨处的美妙。留白与着墨相对,两者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手法营造了“画中有画、画外有画”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以无穷的魅力,给鉴赏者留出了一片想象的蓝天。其实,留白艺术是一切艺术共有的表现手法。接受美学认为,文艺创作中的适当留白,能使读者展开充分的想象,对文艺形象和意境进行积极的再创造。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国传统绘画所讲究的艺术留白,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留白艺术,往往能留出精彩,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编选了画家吴冠中写的一篇文章——《桥之美》,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内涵含蓄丰富而言语表达又多用艺术术语,学生理解文章难度很大。尤其是文章中作者以画家的视角来观察桥、描写桥,表达自己对桥的独特感受,这些内容使学生对文章的主题、结构很难把握和正确理解,而这却又正是理解本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散文与孩子     
有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幼儿散文是幼儿文学中的小小艺术珍品,如园林艺术中的盆景,能巧夺天功之美。这一点也不夸张。幼儿散文是美的,美得让人偏爱;幼儿散文是甜的,甜得叫人陶醉。孩子们喜欢散文,散文给孩子们以美的感受,美的启迪和美的想象。美的感受幼儿散文以抒情为主,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尤其是作品中优美而和谐的语言,如配以美的音乐、舞蹈或图画,会把孩子们带入美的意境,去充分感受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散文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散文教学一直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近几年,我们与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南京市第二、第三幼儿园协作,进行了幼儿散文教学的研究活动。实践证明,让幼儿欣赏优美的散文,有利于发展幼儿对生活、对大自然和对文学作品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幼儿散文教学的重点,可以是引导孩子们进行欣赏,也可以指导他们根据教材来模仿、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作为古老的绘画形式,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画,不但可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选择中国画欣赏作品时可遵循由抽象到具象的顺序,如从吴冠中的现代中国画作品,到齐白石关于鱼虫、蔬果  相似文献   

20.
胡冰 《陕西教育》2011,(9):74-75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雕塑艺术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视线。随处可以见到的优美的园林雕塑、校园雕塑.他们再增添美的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心灵。这些艺术品都是盛开在人类文明园地里的奇花异草.是民族的自豪.是对生活的热爱。当一切都成为过去的时候.时代的灵魂便凝聚在了雕塑那坚硬的脉络里.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和欣赏雕塑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