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建宇 《精武》2012,(22):60-61
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以广州市部分高校内的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大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存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加强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通过社团体育活动得到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拓展了在校大学生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的平台。它的存在带动了高校体育的繁荣与发展,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给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带来了新鲜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大学生体育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大学生体育社团的运行现状进行调查。提出大学生体育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注重理念建设;理顺管理机制;强化体育社团的自身建设与社会化发展;完善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体育社团大学生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92名体育社团大学生和1860名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行为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高校体育社团的参与率比较低;(2)与体育社团大学生相比,非体育社团大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短,锻炼强度小,锻炼频率低,锻炼坚持差;(3)体育社团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显著多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体育社团大学生的锻炼氛围显著好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4)体育社团大学生健康状况显著性好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5)高校应拓展宣传渠道,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宣传,通过宣传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体育社团,争取更多的企事业和人士对大学生体育社团提供社会支持与帮助,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坚持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社团是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的重要载体,是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来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传播校园文化的一种组织群体。随着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下降,作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社团,理应担负起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展现才华,陶冶情操,创造和谐校园文化的重任。结合当前大学生体制健康状况,高校体育社团的性质及功能,探讨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的社团化模式运作,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校体育社团对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培养锻炼习惯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四所高校体育社团成员与非体育社团成员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学生的体育社团参与率为48%;参加体育社团的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行为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参加体育社团,可以提高身体体能素质,缓解心理压力,修正行为和意识,促进身心发展。结论高校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对扩大学生体育人口,发展学生运动才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加快学校体育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是现代高等体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应重视加强大学校园体育社团的建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的总体计划,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实践的平台,使大学生体育社团持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蔡玲怡  轩苏磊 《精武》2013,(35):136-137
大学体育社团在掏建和谐校园,使大学生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缓解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北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体育社团项目过于集中,存在着社团管理不完善,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场地器材缺乏等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完善体育社团机构设置,加强师资力量以及增加杜团活动所需的场地器材等对策,旨为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严莹 《体育世界》2011,(11):29-30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十所高校50个学生体育社团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重点探究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开展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35所高校的体育社团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促进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从而为我国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校铨  李岩 《精武》2012,(30):78-79
国外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历史较长,社团活动以其规范化、多样化、社会化为我国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通过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比较分析,结合目的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社团长效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北体育科技》2015,(9):815-8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育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体育社团成员体质水平入团前与总体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体质水平低于总体平均水平;体育社团成员体质水平参团前后(1年)有显著性差异,体质水平显著提高;体育社团成员体质水平入团后与总体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体质水平高于总体平均水平;体育社团成员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一致性的改善,在身体素质方面,性别不同,改善的程度有一定差别。研究认为,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是学生体质增强的有效途径,高校体育社团对于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挥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张宇晨 《体育风尚》2023,(12):107-109
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校体育社团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体育社团在管理和运行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等。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社团在体育强国战略中的作用,本文以课程化管理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从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问题、目标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体育社团课程化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走坊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社团特征进行研究,论述了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提升创新意识以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领导者有力支持”和“大学生积极参与”双面发展对策,以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得以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社团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究,认为,高校体育社团作为众多高校社团中的一员,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载体价值,更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陶冶大学生情操、传播体育文化等功能,是促进高校校园文化、文明发展的重要角色之一。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厦门市三所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社团尚处于发展的初期,规模小,学生参与程度低;体育社团会员构成中,男生与女生有显著差异;会员对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评价总体较好;有近七成的大学生希望选择体育社团作为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大学生对体育社团运动项目的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要从体育政策、组织管理、项目设置、舆论宣传等方面入手,推进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大学生的社会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功能和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对高校体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体育社团是大学生参与率最高的一类社团。大学生体育社团有效地促进了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但在其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应看到有许多制约其发展的阻碍因素存在,需要学校管理层积极进行组织和引导,采取有效的对策,使大学生体育社团能够健康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育人方面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自发体育社团的现状与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大学生自发体育社团现状的调查 ,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设想 ,旨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行为习惯 ,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社团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体育社团将学生组织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弥补了大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但目前大多数体育社团普遍存在管理不够规范、组织不稳定、活动经费不足、专业指教不到位等问题。分析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体育社团明确的发展方向,确保组织健康发展,将有利于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苏北10所高校近38个大学生体育社团以及社团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社团文化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场地器材缺乏、交流机会较少、活动形式单调、宣传力度较小、人事管理不合理等是影响高校体育社团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