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无厘头"文化现象呈现在大众面前,刚刚平息的"贾君鹏事件"更是把这一现象推向了顶点.这是网民的行为艺术还是商业炒作手段?本文从网络推手、网民、媒体三者及其之间的互动剖析这一现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概括了当下大众媒介的"越位"现象,并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当下流行的"调解型"电视节目中的"和事佬"元素是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元素,于媒介的"越位"现象具有较好的规避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的"手术室自拍事件"曾掀起一场舆论风波,在这一事件中出现了典型的舆论反转现象。分析这一事例对媒介如何避免报道中的伦理失范现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电视的声音信息存在一定的"简化""不宜听"及"指代"现象,这导致了电视的双符号传播不能随意剥离,否则其单一符号影响力会小于理论数值。这一现象是由电视功能中与生俱来的声画互补特性所决定的。这一结论从理论上否定了"听电视"的可行性,也否定了电视节目能随意用于广播,对今后的广播与电视业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山东"辱母案"的基本案情梳理及舆论走势,介绍了"新闻审判"的概念界定以及产生"新闻审判"现象的主要原因和引发的社会问题,结合时下热点"辱母案",重点论述了当前社会中"媒体越位"这一现象,并指出了避免"新闻审判"现象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同形异类现象也叫兼类现象"这一说法提出疑问,认为同形异类现象不仅包括兼类现象,也包括词性不同的同形同音词.  相似文献   

7.
马利红 《新闻知识》2013,(1):77-78,89
美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日益受到受众的力捧,尤其是网络的普及更加剧了美剧的跨文化传播。文章从"美剧热"现象的现状入手,剖析"美剧热"的内外原因,并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各种"粉丝"现象可以说成为了一幅值得人们观看的文化风景,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已经扎根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当中了.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唾骂和追捧都是不正确的;审视它,观察它,掌握它的发展动态,才能更好地引导它成为社会文化的进步力量.本文从"粉丝"症侯和"粉丝"文化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提出了"粉丝"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特有现象,我们应该以一种平衡的心态来看待它.  相似文献   

9.
高校档案数字化的"黑洞"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严重制约着高校档案数字化乃至高校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开展。本文从界定高校档案数字化"黑洞"现象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高校档案数字化"黑洞"现象产生的根源,并最终提出了通过实施具体的顶层设计和前端控制措施减缓这一问题。以期引起高校和高校档案馆负责人的重视,为高校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传统武侠小说中普遍描写的是男权的江湖,男性掌握统治权似乎天经地义,而女性则长期充当男性的背景和附属,处于被忽视甚至被蔑视的地步,这一现象使武侠小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以大陆新武侠为背景的"女子武侠"对这一"男尊女卑"的旧现象做了多处的创新和改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4年8月"少女失联"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制造出社会治安环境堪忧、人人自危的氛围。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将有助于认识"少女失联"现象。媒介的培养分析功能、议程设置功能和拟态环境功能推动了"少女失联"舆论场的形成。为更好地应对这一舆论热点,公众的媒介素养亟待提高,大众传媒的媒介自律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员的职业高原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图书馆员愈演愈烈的"职业高原现象",阐述了这一现象的主要症状及危害,分析产生成因,并就如何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涵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11-112
继"毒豇豆"、"苏丹红"之后,近段时间热传于网络的"皮革酸奶"、"皮革胶囊"等词,再次证明了网民对食品卫生问题的高度关注。这些热词的产生可以说与食品安全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密不可分。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拟从其产生的原因和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以及怎样营造和谐的传播氛围三个角度对食品安全信息的网络传播现象进行探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4.
论文"一稿多投"现象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一稿多投"现象由来已久,至今仍屡见不鲜,影响了期刊的正常出版。笔者结合多年来编辑经验,就这一现象的起因与治理对策,谈几点看法与意见,期与同道商榷。一"一稿多投"产生的直接原因1.缺乏责任风险按照有关规定,"一稿多投"理当承担对应的违规责任风险。但实际状  相似文献   

15.
张玫 《云南档案》2010,(6):46-48
本文针对高校档案队伍中男性成为"稀缺资源"的现象,分析了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档案行业男性稀缺这一问题的对策,期待引起人们的关注,促进高校档案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睡美人"现象是科学论文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指论文刚发表时几乎被忽视,很少被引用,但若干年之后,突然被大量引用。"昙花一现"现象与"睡美人"现象正好相反,指论文刚发表时立即引起关注,但持续时间很短,很快被人遗忘。学术界对被引次数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高被引"论文。研究"睡关人"与"昙花一现"现象的意义在于将学术界的注意力吸引到"低被引"或"零被引"论文上。论文在评述这两种引文现象的相关研究之后,解释了他们在科研管理中的意义,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起,11月11日就被赋予"购物狂欢节"的意义,成为了销售业的重头戏,如今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而媒体在其中的作用体现在为购物节"造势",引导民众形成了"愚昧的狂欢"。本文是基于2014年的购物节分析,指出这一现象的狂欢意涵,并透视媒体引导民众进行多种消费、制造狂欢背后的作用机制,最后呼吁民众理性对待媒体奇观这一现象,回归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12):23-26
综艺节目逐渐成为各大卫视争夺收视率的主要武器,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批判后现代社会的一些观点或许能对这一现象的愈演愈烈之势进行解读。从这位西方批判学家的视角来分析这一现象,电视节目"纯娱乐化"、"泛娱乐化"的背后有着对后现代媒介更深层的批判意义,本文从鲍德里亚针对后现代传媒的几个主要观点入手深层次解析娱乐现象,从媒介现象剖析媒介对后现代社会中人的本性的异化与影响,并另辟蹊径寻求解法。  相似文献   

19.
"张钰"、"杨丽娟"、"华南虎"是2007年关键词,三大事件先后占据了报纸的重要版面,大多数媒体面对这三个事件反应较为一致.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解释这种现象有一种意外的收获.本文试据此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卢娟 《传媒》2017,(19)
近年来,弱势群体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社会公众关注,最终引发社会救助的现象不断出现,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景观,笔者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新闻救济".本文以"偷鸡腿妈妈"事件的相关报道为例,论述了新闻救济现象的概念、构成要素、特点,并提出新闻救济现象的不足及其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