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讲完人教A版新教材中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步骤要求及例题后,笔者编拟了一道例题: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函数f(x)=log,x+x-2的零点(精确到0.01).学生的解答却出乎意料.经询问得知,错因在于把“精确到0.01”,误解为“精确度0.01”,经提示后还是不能得到正确答案.后来翻看多种教辅资料和相关教学刊物,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6~97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认识近似数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近似数和准确数。前些天,“同一首歌”演唱会在常熟市体育场隆重举行。(出示当天场景)  相似文献   

3.
朱向阳 《物理教师》2008,29(12):13-14
如图1所示,用小钢珠做空气分子模型,把装有钢珠的杯子拿到台秤上方,让钢珠连续地倒在秤盘上,对秤盘产生作用力,并通过观察台秤的示数情况来模拟演示气体压强的产生.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1—2(人教版2004年12月第1版)、《物理》选修3—3(人教版2005年6月第1版)、《物理》选修3—3(司南版2005年10月第1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2册(必修加选修)里“模拟气压的产生”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4.
张亚杰 《辽宁教育》2008,(12):59-6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近似数。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收集数据的过程,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2.合作探究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灵活求一个数的近似数。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3页第四单元“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1引言 “准确数和近似数”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7节的内容.它是在小学认识准确数和近似数基础上的扩展和深化——在会直观操作的基础上要求说理;在会求“小数”近似值的基础上求“大数”近似值;在知道用数位表述近似数精确度方式的基础上学习用有效数字表述近似数精确度的方式.但大量课堂观察和查阅有关教学案例发现,  相似文献   

7.
在讲述“拿破仑称帝”时,学生问:称帝与称王一样吗?虽然知道“Emperor”与“King”不同,但一时间却无法给学生作出解释。查阅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科书——北京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八年级上册教科书(以下简称“北京版教科书”)相关内容发现,从第3课到第12,课教科书中的表述时而“皇帝”,时而“国王”。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中第一节“函数与方程”的第二块内容,是在学习了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I后,研究函数与方程关系的内容,它是“函数与方程”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第三章第3.3节的内容,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以两点间的距离为基础的,它可以用来解决线线距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材可谓“大变脸”.在结构和篇目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我校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这里针对人教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心修)第一册(2003年6月第1版.2005年4月湖北第3次印刷.以下简称旧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2007年3月第2版,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中的第2.3.1节“对数”.  相似文献   

12.
小明说:“请你任意想一个数.把这个数乘2后加8,然后除以4,再减去你原来所想的那个数的1/2,我可以知道你计算的结果是2.”你相信吗?请与同学交流.(义务教育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93页第18题)  相似文献   

13.
刘悦红 《辽宁教育》2011,(11):58-5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第一课时“生日(经历统计全过程)”,教科书第90页。  相似文献   

14.
本节课属人教A版数学选修2-2教材中的“探究与发现”内容,是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渗透着数学知识螺旋上升的新课程理念.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理解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方法,体会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感悟数学逼近思想,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第2.1.2节“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中设计了如下思考栏目:  相似文献   

16.
[例1]填空:把3。596四舍五入精确到百分位是()。 [病症]3.596-3.6。 [诊断]在解答时,学生会按照求近似数的步骤先想到3.596≈3.60,继而考虑到小数的性质3.60=3.6,所以3.596≈3.6。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3.6和3.60这两个数理解得不透彻。从小数性质的角度上看,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但从精确度上看.它们表示了不同的精确程度,所以,近似数3.60末尾的“0”不能去掉。由此可见,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帮助学生理解精确程度上。  相似文献   

17.
在2006年3月第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91面“STS板块”中,用图1表示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笔者认为该图中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提出来与编者商榷.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彩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有三幅敦煌莫高窟塑像图片:一是封面的背景图(图1),二是第一单元彩页的“敦煌莫高窟内的彩塑”图片(图2),三是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导入框(第38页)中的“莫高窟唐代塑像”图片(图3)。  相似文献   

19.
潘庭前 《物理教师》2009,30(5):10-11
笔者在使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2006年11月第2版)的过程中,觉得“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章中有几处内容的编写有些欠妥.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信息窗2“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