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评改要从"真"开始,要让习作评改的"真"主体回归,还学生的习作评改权;习作评改要基于学生的"真"生活,让学生真观察、真体验、真感受;习作评改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真"指导,让学生学会评改习作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菊云 《广西教育》2014,(29):13-13
正习作评改作为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环节。"评"侧重于引领和指导,而"改"侧重于斟酌与修正。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的习作评改思维空间相对狭隘,主要体现在评改形式单一、目标空洞、评语概念化等。如何才能提高习作评改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习作评改应当多元化,学生在习作评改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提高习作评改的有效性。一、凸显师生角色定位,构建习作评改的框架从教师层面来看,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的再度指导,从学生层面来说则是习作的二度创作。习作评改既需要教师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互动式习作评改,改变教师为习作评改者这一传统做法,学生也成为习作评改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习作评改者与被评者进行积极对话,通过"确定评语——交换习作——互评、修改——教师复批——修改、展示",使评改过程成为习作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关注习作完成后学生伙伴们间的互相欣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习作评改过程成为交流的过程,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4.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自我评价—初次修改—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二次修改"的多元化习作评改模式.教师通过编制评改表格,教给学生评改方法,指导学生自评自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改互评,在多元化评价中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这样的习作评改模式实现了评改主体多元化、评改方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生写师改"模式,增强了学生对习作评价、修改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5.
合理利用习作评改表,实现习作评改教学点三维之变,即宏观之变、中观之变和微观之变,以此提高学生习作评改的有效性,提升小学习作教学的效率。具体指的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学生在写作前移后续的整个过程中的合理利用习作评改表进行习作评改,通过"学"和教师的"教"的融合,实现"评"与"改"的多重交互,使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同化,进而促进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科学、有效的作文评改方式成了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过去评改学生习作只是老师的工作,学生没参与其中,学生缺乏评改作文这一至关重要的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应改进评改方式,让学生、家长加入评改作文的行列,真正实现快乐习作,让学生的习作观念由"写完为止"转变为"写好为止".让我们载着新课标这艘航船,去探讨作文评改方式,让学生插上"会改"的翅膀,为习作评改载回满满的知识铺垫.  相似文献   

7.
互动式作文评改打破了以往教师在讲评课上"一言堂"的局面,使学生参与到习作评改中,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营造了学生自主参与习作评改的氛围,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习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习作教学呈现"评改低效"的现状——教师负担重,学生收益低,究其原因,是习作的"评"、"改"分离。以教师为中心,评改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缺少学生的真正参与。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笔者实践后形成了四种富有童趣又行之有效的习作评改组织新策略:在"碰碰吧"里碰撞观点,提升智慧;在"帮帮营"里真心互动,携手共进;在"聊聊群"里七嘴八舌,分享心得;搭上"大篷车"享受教师团队的流动评改。希望能推开习作教学的另一扇门——让有情有趣的评改帮助学生提高作文鉴赏能力和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习作教学呈现"评改低效"的现状——教师负担重,学生收益低,究其原因,是习作的"评"、"改"分离。以教师为中心,评改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缺少学生的真正参与。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笔者实践后形成了四种富有童趣又行之有效的习作评改组织新策略:在"碰碰吧"里碰撞观点,提升智慧;在"帮帮营"里真心互动,携手共进;在"聊聊群"里七嘴八舌,分享心得;搭上"大篷车"享受教师团队的流动评改。希望能推开习作教学的另一扇门——让有情有趣的评改帮助学生提高作文鉴赏和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习作评改中,教师是评改的主体和权威,教师改得很辛苦,但大多数学生只看分数,使得习作教学收效甚微。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题组通过无数次的尝试,在习作修改方面提出了"学生自读自改—学生互读互改—教师评改"三部曲,并尝试运用奇招——"小改"和"大改",从方法和层次上提升了学生的评改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自己改作文、互相评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而学生要能自己评改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训练过程。而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习作评改,如果没有一定的习作评改标准和要求,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评改习作。因此在每一次的习作评改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定出习作评改的标准和要求,让学生明确习作评改的一些要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习作评改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环节.习作评改的主体绝不是教师,而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儿童本位,尽可能调动他们参与评改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享受习作评改的乐趣,让习作评改课堂溢满活力,收到实效,让习作评改课堂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13.
张珠飞 《中国教师》2007,(11):46-47
<正>采用传统方式评改习作,教师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大部分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评"充耳不闻,对习作中的"批语"不屑一顾。评改方式的高耗低效严重制约着习作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对传统习作评改方式进行变革。实验表明,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习作评改领域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怎样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但收到的实际效果却不是非常好。究其原因便是很多教师没有重视学生习作的评改。怎样让小学语文习作评改更为科学有效,笔者认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习作及评改的正确方法,同时还应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空间,采取"扶""放"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批互改习作。  相似文献   

15.
将阅读和习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培养兴趣、上好阅读课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细化步骤、循序渐进式指导习作评改。按照总观知大意,重点细品评改,最后再反思总评的程序,让学生参与评改有"法"可依,提高了自主评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怎样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但收到的实际效果却不是非常好.究其原因便是很多教师没有重视学生习作的评改.怎样让小学语文习作评改更为科学有效,笔者认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习作及评改的正确方法,同时还应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空间,采取"扶""放"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批互改习作.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肩负着提升学生评价、鉴赏、修改等多种作文能力,对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通过构建习作互评互改的五个策略,使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教师示范评改融为一体,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评改目标根据学生的习作水平达到不同的层次,从而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提高老师评改习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习作评改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极为关键的一环。然而,当前教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我经过深入分析与探究,发现其原因在于教师不能激发学生的评改动机,习作评改模式单一,作文批语缺乏人性化,评改课型模式化。针对这些评改弊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一、激发学生评改的动机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习作评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评改动机,一完成草稿就急着誊抄交给老师,老师阅后发下来,也只是看一看就弃置一边。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明白修改作文的重要性,教育他们只有经过反复修改,才能使文章成为佳作。教师可通过名人的事例(如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的修改)来激发学生;通过班级学生的修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很多老师的作文教学注重写作指导,而轻视习作评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评改习作,教师们的"放手"已成定局;而努力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则势在必行。教师应以"趣"字当头,从"趣读""趣改""趣评"三方面入手,抛砖引玉,由扶到放,切实提高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后作文"教学的评改原则、评改标准、评改步骤、评改反馈等进行探讨,提出了自评自改、伙伴评改、群评群改、集体评改、综评自改的"五步评改"作后教学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实践与运用,有效拓宽了学生习作空间,提升了习作能力,使得作后教学高效轻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