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景爱 《历史学习》2006,(12):18-18
干尸,过去多称作木乃伊。例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辞海》解释说:“干尸,亦称‘木乃伊’,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即保存外形的干瘪尸体。消瘦尸体在空气流通的环境里或干燥疏松的土地中,因其水分容易蒸发消失,最易形成。”(第501页)又称:“木乃伊,即‘干尸’。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第1244页)上述的解释是不准确的。木乃伊,是指用  相似文献   

2.
一听到木乃伊这个词,你可能最先想起的是古埃及留下来的干尸,眼前会立刻浮现出埃及的金字塔和被白色亚麻布包裹的法老。但是实际上,木乃伊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而且,大多数木乃伊生前只是个普通人。他们的尸体被不经意地保存了下来。可能他是个冰人或干尸,所以,我们说只要骨头上有组织,并被保存下来,就算是木乃伊。下面让我们认识一下世界上所有木乃伊中最重要的、最具有探索价值的6个或者说6批木乃伊。  相似文献   

3.
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曾说:“凡优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何院长多年担任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他的话堪为经验之谈: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必须在“光辉”上下功夫——即写出文章的出彩之处。只有显现出“光辉”这一出彩点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正>一、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北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有一条注解:“‘极’作‘病’解,即‘困惫’之意,与‘劳’、‘苦’、‘倦’三字意义相近,不是副词。”四个词,连起来表达一个意思,总嫌太“词费”了一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各课改实验区迅速展开,各种新理念、新内容、新方式也相继出台,有力地冲击着“传统教育”的各种弊端,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同时应该看到:在这些理念与语境氛围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正染上了一种怪病,即名为全新的语境和令人眩晕的教学场景下,实则行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论辩、华丽彩排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段等等。在这里鲜活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科体系之内所潜藏的厚重、深刻、哲理,在层出不穷的教育术语和政治教条的‘引领’和‘辅助’下,抑或在以历史‘戏弄’历史的把戏中,幼稚、肤浅、干瘪,显得毫无思想,毫无生气。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在某地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章,题目就是要增强经营意识。章说:“市场经营是没有边界的,学校也不是世外桃源。随着教育‘买方市场’的形成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出现,教育的‘产业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教育不再是‘纯净的公共产品和对人的恩赐”“办学也不再只是‘找市长’而还要‘找市场’”。  相似文献   

7.
木乃伊是一种用特殊方法保存下来的尸体,我们可以用土豆片来制作“木乃伊”,它与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方法一样。  相似文献   

8.
训诂订误三则四川永川市来苏中学水绍韩(一)“蒲服”决非“蒲衣”《语文知识》1994年第3期所载马中礼《“蒲服”并非“匍匐”》一文,对高六册吕叔湘先生《语言的演变》“蒲服即匍匐”提出异议:“虽然古籍中也倡有‘蒲’、‘服’分别通‘匍’、‘匐’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9.
逻辑层次,乃由多样的“二元对待”为基础,经“移位与转位”之过程与“‘多’、‘二’、‘一(0)’螺旋结构”之终极统合,而形成其完整系统;这不但可由《周易》与《老子》等哲学典籍中找出它的理论根源,也可从辞章章法结构中寻得它的具体呈现。因此本文即从“二元对待”(含“对比与调和”)、“移位与转位”与“‘多’、‘二’、‘一(0)’螺旋结构”等层面切入,作对应之探讨,以凸显出层次逻辑系统在哲学与章法学中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高中数学教学中,我初步形成了“二放二收一总结”作业布置法。这种方法的理念是:“以‘我’为主,循序渐进”。“以‘我’为主”,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自主调整教师布置的作业,包括数量、层次及上交时间。“循序渐进”,即让学生懂得,  相似文献   

11.
《集宁师专学报》2018,(2):35-38
1981年,察哈尔右翼前旗固尔班乡豪欠营村湾子山M6出土了一具契丹干尸,其形成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种原因。内因是尸体中含有砷、白矾、铜,以及尸体全身套有铜丝网络和穿有多层吸水性与透气性较强的丝织和丝绵葬服,使尸体自身形成了一个无菌环境,及时抑制了细菌的生长,使尸体以干尸的形式完整地保存下来;外因则是尸体的墓地、墓室的环境异常干燥,从而加速了干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纸器时代     
新60世纪90年代,尸体复活技术已十分成熟,于是考古成为地球上最热门的工作。年轻的考古学家们在南极挖出了一具古尸,经鉴定这个人死于旧20世纪90年代,这时期是旧人类阶段。 科学家们使用尸体复活技术,让这个人“醒”了过来。 考古学家们开始提问了:“在你生活的那个时代里,人都干什么?” “挣钱。” “‘钱’是什么?” “一种特殊的纸。” “除了挣钱呢?” “混文凭。” “什么是‘文凭’?” “一种特殊的纸。” “呢……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还需要什么?” “需要有身份证。” “什么是‘身份证’?” “一种特殊的纸。” …  相似文献   

13.
对陶渊明“归去来兮”的解释似有定论,众多版本都解释为:“归去来兮,即‘归去’的意思。‘来’在这里是语气词,无实意,‘兮’语气词,多用于韵的句末或句中,表示停顿或感叹。”人教版教材的课后注释也持这种说法。笔查看相关资料,结合陶渊明的写作背景,以为将“归去来”解释为“归去”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浅谈西汉“马王堆尸”的防腐技术徐红七十年代以来,湖南长沙马主堆1号墓和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墓,分别出土了一具保存完整的古尸,即所谓的“马王堆尸”①。它们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木乃伊”、“尸腊”以及“泥炭读尸”,而呈现出与新鲜尸体类似的特征,反映了我国在...  相似文献   

15.
到底是谁在问?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是谁在发问?教材认为是桃花源中人,因为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的第2小题是这样说的:“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教师教学用书》也持这一观点,其“练习说明”中的答案是:“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古埃及木乃伊就是古埃及人的干尸。然而,为什么把古埃及人的千尸称作术乃伊呢?木乃伊与古埃及的干尸又有何联系,却是很少有人能讲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初看这个题目,我们很容易想到“生活”很普通,而“科研”很神圣,两者之间似乎不该如此联系起来。这种认识,几乎形成了一种定势思维。实际上。庄子已对这种认识做出了批判,在《庄子·知北游》中记载了一段对话:“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梯稗。’……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以道眼观一切物,物物平等,本无大小堑久贵贱善恶之殊。庄生知之,故日道在屎溺。若是明白了庄子讲的这个道理,那么,品生活即做科研,这个论题就毫无疑问是立得住脚跟的。  相似文献   

18.
开心乐园     
问 路一对父女在大街上散步,一位乘车的先生从此路过,向那对父女问道:“请告诉我,我现在是在什么地方?”女儿忙说:“多奇怪,您不是正在自己的车里吗?”◎供稿/苏婉蓉广西百色市福利院居民楼二楼左(533000)高兴的虚字眼一位先生给学生讲《论语》,讲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时说:“‘子’,孔子;‘曰’,说;‘学’,学习;‘而’,虚字眼;‘时’,时常;‘习’,温习;‘之’,虚字眼;‘说’,高兴;‘乎’,虚字眼。”讲完先生问道:“你们听懂了吗?”“懂了!”学生回答。先生指着一位学生说:“那你连起…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撰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创造史观”,认为:“既然历史进步的要求是‘出新’,历史价值的取向是‘首创’,历史本质要求是‘创造’,那么,探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寻找历史的主人,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功绩,就应该用‘创造史观’,即谁为历史增加了前所未有的东西──新事物、新方法、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并且这些新东西是有益于人类进步、人类幸福,有益于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谁便是历史的创造者”。笔者又撰文提出另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群英史观”。它认为:“创造史观的确立,同时也论证着一种…  相似文献   

20.
1.0词的非理性色彩1.1词的非理性色彩,指的是词的感性意义(emotionalmeaning)。通常称为“色彩”、“附属色彩”、“表达色彩”、“附属义”、“附加义”、“非理性意义”等。关于词的这部分意义,符淮青(1985)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附属义’的‘义’同‘概念义’(即词的理性意义。引者注)的‘义’意思不同.概念义的‘义’是:①词所标志的客观事物一般本质特点的反映,各个词的概念义有千差万别的内容;②有特定的语音形式同它联系。附属义的‘义’:①反映的不是词标志的客观事物的一般本质特点,只是表明运用者的主观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