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般认为,"把"字句中的"把+N_1+当(成/作)+N_2"句式的功能是把某确定的事物认同为另一事物。这种看法总体来看没有问题,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该句式中N_1与N_2的关系多样。其中,"当事(V.)""当人(V.)"这两个短语尤其特殊,与其他"把+N_1+当(成/作)+N_2"句式不同。本文基于语料库并借助文本处理软件,首先阐明"把+N_1+当(成/作)+N_2"中N_1与N_2的关系,并据此说明"当事(V.)"和"当人(V.)"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学界,"N1+V1+N2+V2"句式从名称到内部结构到涵盖范围一直都存在争议,与"N1+V1+N2+V2"句式有关的歧义现象,并没有被人们当作一种专门的歧义现象来加以分析。试图在描写此句式的基础上,讨论"N1+V1+N2+V2"句式中的歧义现象,并且从其中存在的歧义现象入手,探寻造成这种歧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汉语中"NP_1+V_1+NP_1+的+N_1,NP_2+V_2+NP_2+的+N_2"此类格式进行初步探索,从形式到意义进行分析和解释,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该类结构,同时对该格式中真伪定语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在+N_1+的+N_2"格式存在的句法歧义进行分化,发现该格式具体可分为"在+N_1[方位名词]+的+N_2[处所名词]"和"在+N_1[处所名词]+的+N_2[处所名词]"两种多义格式类型。导致该格式歧义主要有四个限制因素:一是不同语境中,"在"既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动词;二是N_2[处所名词]具有[-方位]的语义特征;三是N_1、N_2必须都能作"在"的宾语;四是N_1和N_2之间必须能构成修饰关系,且"在+N_1[处所名词]+的+N_2[处所名词]"格式还必须满足N_1[处所名词]?N_2[处所名词]。该格式的句法歧义与"在"有关,在不同的语境中,"在"的语义指向不同,形成了多指歧义关系,这是导致其句法歧义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人们总能说出一些让人困惑的句子来,如:"小明谁都不认识"意思可以是"小明不认识任何人",也可以是"任何人都不认识小明"。大家几乎都知道这句话有歧义,却很少有人理解产生该歧义的原因。句式"NP+谁+都+不+VP"中,NP_1和NP_2(谁)作为施事和受事指向不明,从生成语法来看,该句是由于移位产生歧义的。当然产生歧义的原因并非任意,该句式中任何一个成分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对NP_1、NP_2(谁)、都不、VP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并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对该句式产生歧义的原因进行解释,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类否定歧义句。  相似文献   

6.
吴京 《现代语文》2016,(4):78-80
"V_1+V_2+N"是汉语动补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的构式,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围绕该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学者们从传统句法学、生成语法、认知语法等角度进行了描述,做出了许多精辟深入的分析。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疑问,并尝试采用题元理论重新探讨"V_1+V_2+N"句式的生成路径。通过对此类结构的句法推导,明确这类结构的句法生成,证实了它与同义句式之间的同源关系,以期更好地认识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中,"(N)+V得+NP+VP"句式屡见不鲜,前贤已经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通过从(N)、V、得、NP、VP五个部分着手,对此类句式的成分构成可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试图通过对"N1+V+得+N2+VP/AP"类致使构式的原型范畴及语法整合研究,找出"那瓶酒喝得我晕头转向"类句式的认知理据,及其与该构式中其它成员相互间的深层促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更正目前对该现象本质的某些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N_1N_2"格式和"N_1N_2"格式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出两种格式的歧义类型。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Vt+N_1+的+N_2”是很常见的一种结构,其中Vt、N_1、N_2三者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多样而复杂的。本文将N_1限定在表示人的名词或代名词的范围内,通过分析“Vt+N(人)+的+N_2”结构的内部语义关系及相应的形式标志作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1.
探讨双宾语结构及其特点,这对辨识与其相似的句法现象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试谈双宾语结构(V+N_1+N_2)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句式转换是推导“V_双”的前提。“绝对对称”结构“NP1+VP+NP2(NP1=NP2)”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它无法按照《语法双讲话》的句式转换要求生成另外一种句式,它只存在一种句式。句式转换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就不能用“NP1+VP+NP2(NP1=NP2)”这个句式来推导“V_双”,利用该句式推导出来的“V”也不科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轻动词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为非"给予"类动词进入"V+给+N_1+N_2"结构的动因分别在形式与意义上找到依据。轻动词理论认为,在双宾句结构外层存在一个没有实体但有"给予"义的轻动词"v",为了满足v必须粘附在实义动词上的要求,本该与"N2"构成动宾结构的实义动词需要提升到"v"的位置与之并和,在形式上给非"给予"类动词进入"V+给+N_1+N_2"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式语法理论认为,最先进入"V+给+N_1+N_2"结构的"卖"类动词自身具备"给予"含义,在使用过程中该结构产生"有意义地给予"的构式义,"寄"类动词随后进入该构式,经过推衍、类化使得非"给予"类动词也进入了"V+给+N_1+N_2"结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来"在句法层面上主要作谓语和补语,在语用层面上常用来标记自然焦点。谓语"来"分布于"NP+来"、"NP+来+VP"句式中;补语"来"常分布于"NP+VP+来"结构中,补语"来"在句中常用来表示动作趋向义和完成结果义,"来(趋)"主要出现于"N施+V来、(N处所)+V来+(NUM)+N施、(N施)+V来+(NUM)+N受、N受+V来"这几种句法格式中,"来(结)"主要出现于"N施+V来、N1+‘跟/和’+N2+V+得/不+‘来’、N受+N施+V+不+‘来’"这几种句法格式中;"来"用来标记焦点时常分布于"VP1+来+VP2"、"PP+来+VP"、"S1,来+S2"。  相似文献   

15.
《湘南学院学报》2018,(1):77-82
现代汉语语境中,存在着"VP1+不+VP2"和"VP2+不+VP1"的表意形式,如"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一类。该格式中,由于"VP1、VP2、不"这三构成要素前后顺序的不同,会形成选择、预设条件等不同的表意模式。这应该和"不"的否定辖域及VP1、VP2的内部动宾关系有关。通过对比分析"VP1+不+VP2、VP2+不+VP1、不+VP1+VP2、不+VP2+VP1"四种格式,探讨其语义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复杂动结式“NP1 VP1 得 NP2 VP2”句式中NP1为客体致使者,且VP2指向NP2的句式可分为A、B、C三类,其中C类有歧义。三类句子中VP1的语义特征和VP2、NP2的语义特点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了C类句容易产生歧义。通过讨论三类句子的句法形成过程,发现表层结构相同的A、B两类句子有着不同的底层结构,而C类句式的歧义就是来自于兼有两种不同的底层结构。  相似文献   

17.
作为称谓的N_1+N_2式定中粘合结构非常普遍,且构词能力最强、能产性最高。本文以"N+汤"类语法结构为例,虽然形式都表现为N_1+N_2,但是结构内部却存在着语义差异性。对这一结构语义模式的分析,不仅会使我们对该语法结构有更深入细致的认识,还有助于对外汉语中留学生对此类结构的语义理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真实文本语料,对苏州话中反事实条件句的句法形式进行了整理和探究。苏州话中的反事实条件句存在六类基本的句法形式:假设连词+VP、否定性连词+VP、V_1仔O_1+V_2O_2、副词+VP、否定词+VP、VP_1+末+VP_2。其中除了"(句首)勿然+VP"和"早(晓得)+VP"两个小类外,其余句法形式的反事实意义都依赖于语境的支持,并且这些句法形式在触发反事实解读的频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认为,苏州话中存在着较为丰富的反事实条件句的表达形式,但是依然缺少专门的反事实条件标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各个学者对准定语句式"N1+的+N2+V+得+R"所作的不同研究,然后基于收集到的语料提出此类句式是构式语法的多重传承模式所致,即准定语句式"N1+的+N2+V+得+R"是动结构式、拷贝构式和所有格构式共同传承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歧义句即为有多重理解方式的句子。"在+NPL+V+N"句式自1978年朱德熙先生《"在黑板上写字"及其相关句式》一文发表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本文运用变换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结构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在+NPL+V+N"这一歧义句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