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实用主义哲学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作为一个崇尚实际、讲求实效的哲学派别,实用主义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美国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将实用主义精神引入心理学当中,成为美国机能主义的先驱。之后,机能主义心理学继续在实用主义的引导下,沿着“实际”、“应用”的路线,战胜了构造主义心理学,并在应用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等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成绩。  相似文献   

2.
马雅菊 《文教资料》2009,(6):107-108
机能主义心理学在欧洲和美国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它们都有不同于彼此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师承关系的詹姆斯和麦独孤的心理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欧美心理学发展的总趋向.本文通过对詹姆斯和麦独孤本能理论的比较,分析其对欧关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实用主义哲学、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民主主义信念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三大理论支柱和思想支柱。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教育发展进程。当今,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强烈呼吁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现有的课程观,实现课程观的新转向。实践课程观正是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既是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又是超越。  相似文献   

4.
邱国红 《海外英语》2011,(13):255-256
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促进了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美学的产生,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尧斯的接受美学和文学解释学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也有着间接的推动作用,此外对主体间性、文本间性理论的形成,也具有潜在的启发作用;另一方面,他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催生了心理小说和意识流技法的形成。总之,其思想理论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杜威与以皮亚杰、维果斯基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者,不仅在哲学和心理学上,而且在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虽然在认识论哲学和心理学基础方面差异性更大。实用主义和机能主义分别是杜威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和心理学基础,而建构主义创立了主观建构论和建构心理学。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包括"做中学"和"以儿童为中心"等原则和教学实践,深刻地影响了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每一门学科都以一定的哲学方法论为其出发点,基于的哲学方法论如何,必然影响其发展。一般说来,基于科学的方法论能积极推动该学科的蓬勃发展。心理学自产生起就与哲学方法论密切相关,也正是哲学方法论的多元性对心理学的影响,所以近代西方心理学史上出现了百家争鸣、派别林立、门类众生。这些不同派别都基于一定哲学,都可以找到其相应的哲学方法论的本源。冯特心理学及构造主义基于马赫主义;机能主义带有较强实用主义倾向,格式塔心理学以现象学为主要依据,行为主义的主要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分析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哲学来源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日内瓦派带有明显的结构主义痕迹。显然,心理学研究方法论与哲学方法论不无关系。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系统科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法论中更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儿童中心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为主观唯心的实用主义,这与我国当代国家主流意识的马克思客观唯物主义哲学有本质冲突;其社会学基础为机能主义心理学及民主主义信念,均为西方本土的理论及思想;其价值取向偏重于个人的自我实现,与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大同思想有巨大冲突。儿童中心主义理论移植到中国后以及在新课改背景下,其适切性问题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症状,应结合中国国情对其加以借鉴采用。  相似文献   

8.
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习理论,支配了美国的学习理论界;其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实用主义心理学向生物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过渡的基础。桑代克和达尔文一样,认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人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只是复杂  相似文献   

9.
实用主义思想出现后,在美国和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为实用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对实用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为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行而上学俱乐部"的成果、欧洲社会思潮的影响、美国历史上形成的民族精神、镀金时代的社会背景,以及詹姆斯的个人经历等,是实用主义思想最终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机能主义心理学内部芝加哥学派和哥伦比亚学派在研究倾向上的差异,认为这种差异使心理学研究从心灵主义迈向客观主义并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机能主义出于这个连续过程的过渡环节。其中芝加哥学派主要是在与构造主义的斗争中确立了机能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而哥伦比亚学派把研究的侧重点由理论探讨转向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因此在具体研究成果的获得和研究方法的拓展方面贡献显著,为日后行为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先前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汲取西方机能主义心理学成果基础上,叶圣陶提出富有个性特点的"习惯观".科学知识是促进习惯形成的有效基础."立诚"使得叶圣陶的"习惯观"和"知识观"具备了"开放的性格".从而三者最终达到了知情意的良好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框架下,对新疆英语新闻的翻译失误进行了评析。指出其中存在的语用失误、文化失误、语言失误和文本失误,并分别指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赵强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32(5):121-124,83
言语行为都是语用者运用自认为合适的话语得体地表述语用意图的语用行为。从语用学意图理论来看,语用意图具有呈现和解释的复杂性。语用意图的呈现体现在语用力、话语力和符号力这三个维度上;语用者和解释者对语用意图的生成和解释,是语用意图多维度的动态互动的结果,语用者与解释者在对待语用意图上可能是等值的或偏离的。  相似文献   

14.
运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原理,对浙江省内旅游宣传资料中景点介绍(以下简称“景介”)的英译文本进行了考察,指出由于译者对英语掌握不足或对译文接收者、译文功能的忽视,其中普遍存在着语用和语言翻译错误。这些问题不利于景介成功地实现吸引潜在外国游客的英译目的。  相似文献   

15.
抗战期间,周作人附逆之后对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周作人一向的上海厌恶症与他在此时上海文学界中所获得的尊崇地位形成奇妙反差。周作人与《古今》、《风雨谈》等期刊之间的互动表明了他的潜在心理:在畏惧民族道德审判的精神状态中用高雅装点自己,寻找同路人以排遣罪恶感与寂寞感。就文学创作实绩而言,周作人与周黎庵、文载道等上海青年文人的文学交谊不仅让《古今》变成了周氏散文大本营,还促成了上海沦陷时期的散文热。  相似文献   

16.
注重自娱是李渔创作心态特色之一,并衍生出独特的学功能观:强调舒张思想个性、自由展示才情、追求自我快适而无须虑及学外在价值。在其诗歌创作与戏曲创作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而又各各不同:诗歌创作关注自我适意而轻视外在规范、外在功能;戏曲创作则偏尚想像移情、舒郁解愠等情感层面的行之乐,以及由艺术技巧的纯熟而带来的理性喜悦。李渔重自娱的学观念与晚明人的人生态度及创作态度一脉相传,而与传统的学功能观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7.
白朴的心态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以中统初“不屑仕进”到至元庚辰“嘲风弄月”为标志,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对传统的维护、背叛和复归各自有着鲜明的发展脉络。对于早年历经丧乱的社会和个人挫折,他后来采用反传统的方式予以缓解和克服,但事实证明这种反传统的生活不能长久,白朴的心态演变是一个失败在传统和现实中不断试图调适最终失望幻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唐僧,论胆量,论智力,论克服困难的能力,都属平庸无能之辈,但他超乎寻常的色戒工夫却是其立身之本。本文从唐僧的色戒出发,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为着眼点,通过分析唐僧人格结构失衡,透视其心理的压抑与焦虑。  相似文献   

19.
罗蒂的文本阐释观源于其新实用主义或后现代的哲学立场,表现为反形而上学思想和"意义即使用"的反本质主义思想。剖析罗蒂创造性的文本阐释观及其深刻的哲学背景,可以勾勒出阐释学发展的新动向之一,即在新实用主义的影响下,传统的、主流话语的阐释权威正在逐步消解,多元的、宽容的、实用的阐释方法正日益成为阐释学的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20.
熊迅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4):47-49,53
以纪实摄影大师庄学本在1934~1942年间在中国西南拍摄的民族学调查影像,尤其是少数民族摄影作为探讨的对象,来呈现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西学中对待异文化的“他者”观念,以及西方人类学中的功能主义学派,如何影响了中国早期的民族学调查者的文化视野,进而对这些调查者的纪实摄影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本文从影视人类学的视角,来检视庄学本作品的成就与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