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晰 《收藏界》2015,(2):19-21
和田玉在我国至少有7000年的使用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它因质地细腻,所以其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光泽,介于玻璃、油脂、蜡状光泽之间,可称为玉的光泽,这种美犹显高雅贵气;而且和田玉异常坚韧,抗压能力可超钢铁。如果加上精巧的雕琢,即可陶冶人的性情和品格,还被赋予德性。陕西安康市汉滨区花园民俗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原始玉刀佩(图1、2),通长5.8厘米,  相似文献   

2.
闻名遐迩的新疆和田玉,以其温润的特点备受世人的喜爱,也许和田玉能够比较典型地代表中华民族性格,就像辜鸿铭说的中国人看似温良,却自强不息。中国人使用的毛笔,看似柔弱,却能写出刚健道劲的大字。和田玉看似温润,其质地  相似文献   

3.
李坤  王蓉 《收藏界》2011,(5):43-46
和田玉是我国传统的玉石品种,与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延续息息相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其方向也逐渐转向收藏品。玉器在琳琅满目的收藏品中以其优越的特性,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收藏爱好者喜爱、认可。新疆作为和田玉原料的产地以及全国较大的批发交易中心,随着人们对玉器需求量的增加,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大,但现在呈现出需大于供的现象,特别是高档的和田玉更是奇缺难寻,载  相似文献   

4.
《收藏》2020,(6)
正大自然美不胜收,其中美的精灵似有两样:西方人眼中的钻石,中国人眼中的玉石,两者皆优雅高贵。中国亘古绵延的玉文化以和田玉为世上唯一标识,被矿物学称为透闪石(美学无关功利,而目前市场将和田玉普遍当作泛称,以俄罗斯玉、韩国玉、青海玉等冒充为和田玉,商业化检测机构也对此不做区分。真伪之间的价值差,高者可至几千倍,需请诚实的玉雕家和无关利益的收藏家方可辨识)。顶级和田玉是一种次生矿物,原生矿在昆仑山4000多米的雪线以上,由于风化或地震运动跌落到山下的玉龙喀什河,再经过河水的冲刷、翻滚、打磨,褪尽冗赘的棱角,留下鹅卵状精华,变得水润石活,物化性能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玉石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辽宁、河南、青海等地都有玉石产出。品种有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青海玉等等,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常见的软玉品种。收藏玉器首要条件,一、历史价值,二、玉石的质地。优质玉石材料对于一件玉器来讲至关重要。由于各个时代用玉的产地、种类、质地都不相同,确定玉器的产地、种类、质地,对玉器的鉴定断代、评定价值等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韩蔚明 《收藏》2007,(5):164-165
历代赏石名著对上乘奇石多以“玉”形容。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其《怪石供》中云:“今齐安江得美百,与乇无辨。”可见玉的质色早已被奉为奇石的最高级别了。新疆和田玉以其温润细腻、滑如凝脂的特性被冠为软玉之首,其中又数五彩缤纷、自然天成的和田玉仔料中的观赏玉最为稀缺和珍贵。  相似文献   

7.
刘秀定 《收藏》2011,(8):80-81
和田玉美丽,而和田玉中拥有独特俏色的观赏玉更是美丽无比。俏色观赏和田玉也就是璞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千种玛瑙万种玉”,而在万种美玉之中,能得到一件巧夺天工的俏色和田观赏玉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8.
朱红伟  李婷  赵潇雪  黄准 《收藏》2014,(5):110-111
玉,石之美者。和田玉因其温润细腻、刚韧洁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羊脂玉,更是普通民众和藏家极力所求之物。2003年新版国家标准规定,由产地演变而来的玉石品种名称已不再具有产地意义。于是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和我国青海、辽宁、四川、台湾等地出产的玉石,在市场上多以和田玉身份出现。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羊脂玉,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白度、油性、质地的和田玉,同时也有一部分青海和俄罗斯的白玉被划分到羊脂玉的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1,(10)
玉,是东方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其中又以和田玉为尊。和田玉器丰富多彩的体裁、吉祥美好的寓意、细腻精湛的雕工、高贵典雅的气质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形化。它灵动典雅,不显山不露水,含蓄中增添华贵气度。除常见的女子佩戴玉镯之外,子刚(冈)牌也是最能  相似文献   

10.
李庆辉 《收藏》2010,(12):112-113
作为中华十大奇石、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华安玉奇石(俗称九龙璧),以其非凡的质地(硬度达莫氏7.8度)和多姿的形态,成为有识之士开展艺术品投资的首选之一。而华安玉吉祥石,更因其秉承中华民族5000年来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折射出现今人们的生活追求。  相似文献   

11.
张同宽 《收藏界》2013,(5):34-34
中国玉文化推崇人养玉及玉养人的理念,充满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新石器红山部落文化时期的玉文化溯源到历经道儒释文化的完善补充,玉从自然精灵成为具有精神追求的华夏族的重要器物。考古推论,华夏始祖时期,玉被认为是上天神灵的食物。早期的玉石是充满了神秘及崇高地位的。到春秋战国华夏文化大繁荣的  相似文献   

12.
吴剑雷 《收藏》2012,(1):118-124
这是临近田市区段的玉龙喀什河,这段流域历来是和田仔玉出产的密集区。洪水从昆仑山奔泻下来,夹杂着大量的山石碎屑,和田玉也藏身其中。和田玉是华夏民族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精神需求,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个象征。和田玉的故乡——和田、昆仑山、玉龙河一直是爱玉人向往的梦幻家园。近年来,随着和田玉收藏的持续高温,和田玉料的开采一直是焦...  相似文献   

13.
徐宝庆 《收藏界》2014,(12):33-37
在玉石类宝石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翡翠、和田玉、绿松石、青金石等宝石。这些宝石以其特有的品质和颜色,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但近年来,在玉石大家族中,另一个成员,它以其特有的气质和斑斓的色彩,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珠宝爱好者的关注,它就是被世界珠宝界誉为宝石"调色板"、"十月生辰石"的欧泊石。  相似文献   

14.
李柯凝 《收藏》2023,(2):17-19
<正>一、时代背景政治方面,刘贺被立为帝又被废黜。经济方面,丝绸之路拓宽了和田玉的引入渠道,和田玉数量增加。文化方面,儒家学说政治制度化,成为主流思想。玉的“仁、义、智、勇、洁”五德之说流行,玉被人格化,成为政治思想及道德观念的载体,佩玉之风盛行。二、海昏侯墓概况(一)墓主人生平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汉昭帝死后无嗣,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6,(7)
正1.鼎,自古被视为国之重器,是权力,权威的象征,又具显贵、盛大、诚信、团结、变革的含义。玉,则是中国人眼中福德灵秀妁宝石,与中国文化伴随数千年,有君子比德如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观念。玉与鼎相结合,以玉制鼎,而且是以国玉和田玉制的玉鼎,在目前也实属罕见。此鼎高15厘米、圆鼎直径26厘米,净重达2160克,玉鼎取名"祥瑞",玉鼎外部表面雕有纹饰,下有三足,整体雕工精湛,器形完美,寓意吉祥,质地细腻,油脂或蜡状光泽明显,具凝润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传世珍品。  相似文献   

16.
徐灿 《收藏》2009,(4):140-144
郭兰香在乌鲁木齐最大的玉石贸易集散地——碾子沟白玉城考察了一个星期,得出一个结论:新疆玉石市场出售的玉石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是把青海玉、俄罗斯玉、东北岫玉、河南独山玉、和田玉混为一谈;二是真正的和田玉其雕工很差,价值根本无法体现。  相似文献   

17.
于明 《收藏》2007,(12):46-47
中国玉器以其温润莹洁的质地、端庄多姿的造型、华美典雅的纹饰、精美绝伦的做工而为人们所珍爱。它作为一种承载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自古以来就为王公贵族、富商巨贾、文人雅士以及国内外博物馆研究和珍藏。如何评定玉器的价格,这是一道难题,本文为此提供一个粗浅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煮字煨食     
李彦君 《收藏》2014,(6):142-147
世界三大玉器产地之一的中国是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中国人崇玉、尚玉、爱玉、藏玉的文化传统经久不衰,玉文化成为社会主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器的珍稀及高贵品质,象征着贵族权力、地位、品德。唐朝以后,玉器进入民间,并深入社会各个阶层。  相似文献   

19.
李坤  冉文生 《收藏界》2014,(4):47-48
和田玉已成为公认的国石,在全国乃至世界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大众所喜爱。和田玉以其丰富的资源、神奇的文化内涵、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投资回报而得到迅速开发。目前,和田玉的分类和分级判定不明确,致使一些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得和田玉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爱玉至深、至诚、至迷、至痴,因此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种玉文化,它充溢了中国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时期。凤鸟是古代先民崇拜的神鸟之一。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柔美优雅的凤鸟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