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8年,华北解放区召开了一次中等教育会议。9月14日,由新华社发了一则新闻和一篇社论。这两篇稿子的标题都是毛泽东同志修改的。新闻的原标题为:《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毛泽东同志修改为《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决定改善中等教育诸项制度》,并且批了这样一句话:“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毛。”社论的原题为:《关于中等教育问题》。毛泽东同志将原题圈掉,自己拟了一个新的标题:《恢复和发展中等教育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  相似文献   

2.
1948年,华北解放区召开了一次中等教育会议。9月14日,由新华社发了一则新闻和一篇社论。这两篇稿子的标题都是毛泽东同志修改的。新闻的原标题为:《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毛泽东同志修改为《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决定改善中等教育  相似文献   

3.
题好一半文.文章是这样,新闻更是如此.人们摊开报纸,首先接触到的是新闻标题.一条好的标题,能揭示和升华新闻的主旨,展示新闻的主要内容,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进读者的“食欲”.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各种大众传播媒体的推陈出新,如何将新闻标题制作得准确、鲜明、简洁、生动、新颖,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应以着力的课题.如何制作新闻标题,列宁、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当代新闻大手笔改写新闻标题的实践,无不给我们以启示.注入内容,让标题“实”起来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标题要有“内容”,要画龙点睛,反对题目的“大而空”.1949年4月22日,他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动态消息《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就是一范例,标题仅仅十一个字,却将人物、时间、事件、地点明白地告诉给读者.1949年,华北解放区召开了一次中等教育会议,9月14日,新华社发了一则新闻和一篇社论.这两篇稿子,都是经毛泽东同志批改后才播发的.新闻的原标题是《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毛泽东阅时改为:《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决定改善中等教育诸项制度》,并且批了这样一句话:“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社论的原标题是《关于中等教育问题》,毛泽东同志阅时也将其圈掉,重新拟题为:《恢复和发展中等教育是当前的重  相似文献   

4.
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这是1948年9月给毛泽东同志送审的一条新闻标题。毛泽东同志把这个标题改为: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决定改善中等教育的诸项制度毛泽东同志就此指出:“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见《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57页)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生前十分重视新闻工作,他不仅写过和修改过大量的消息、述评、社论、编者按等,而且还亲手拟标题、改标题,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毛泽东修改的标题中,可以总结出几条有益的经验。引人注目1948年华北解放区召开了一次中等教育会议。9月14日,由新华社播发了一则新闻和一篇社论,这两篇稿子都是毛泽东同志批改过的。新闻的原标题为: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职能是以报道事实的魅力和观点的鲜明性去感染读者,组织和影响舆论,交流思想。标题具有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作用,是对新闻内容即新闻基本事实与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与浓缩。因而,标题必须言之有物,要有内容,切忌空泛、笼统,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一条重要的制作技巧。对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历来十分强调。比如,在1948年秋,华北解放区召开了一次中等教育会议。9月10日新  相似文献   

7.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的时候,新闻的具体内容读者早已记不清了,但是那些脍炙人口的标题却常留在记忆中,甚至成为自己的座右铭。毛泽东同志特别重视文章的标题。在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把一些冗长、累(?)、使人看了头疼的标题,改得鲜明、生动、有力,而又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引人注目。例如,有一篇材料原题为《天津市东郊区詹庄子乡民生、民强农业生产合作社如何发动妇女参加田间劳动》共33个字,毛改为《妇女走上了劳动战线》;有一篇材料原题为《大泉山怎样由荒凉的土山变成了绿树成荫、花果满山》,毛泽东改为《看:大泉山变了样》,简单明了,紧扣主题!  相似文献   

8.
类别:新闻人才学编号——胡乔木盛产“社论”1941年2月,胡乔木被毛泽东点名调去当他的秘书。同年5月,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博古是社长,他提出每天要发一篇社论,社论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胡乔木电成了博古的约稿对象——有时,是博古请毛泽东写社论,毛泽东嘱胡乔木写;有时是博古直接约胡乔木写。胡乔木第一次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题为《救救大后方的青年),在1941年6月8日刊出,胡乔木在这篇文章中显示了他写政论的深厚功底。于是,《解放日报》编辑部“抓”住了他,约他不断写社论,光是1941年6月份便发表了他写的4篇社…  相似文献   

9.
一个好的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增色添彩,令人过目不忘;而一个淡而无味的标题,常使人视而不见。可见,标题制作是新闻工作者“十八般武艺”中重要一环,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 目前,虽然县市台已逐步开始重视标题的制作,但整体效果却不尽人意。一是“套路式”标题多。如会议报道的标题,往往是《我市召开某某会议》;领导活动报道的标题也是《某某参加某某活动》;工作经验性消息常常是《某某局工作力度大效果好》等等。这样的标题尽管也揭示了新闻主题,但千篇一律,令人厌烦。二是“仿古式”标题多。如写医生就用  相似文献   

10.
《新闻战线》1979年第3期杨放之同志的《党报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写道:“延安解放日报曾经发表《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这篇社论是经过毛主席亲自修改的。社论中批判了苏联剧本《前线》中一个弄虚作假,信口开河名叫客里空的记者,要大家引以为戒。社论发表后,在党的新闻工作者中,广泛掀起了反对客里空的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一年更比一年好,定叫今年胜去年》,如同新闻园地里一朵迎春的奇葩,清新悦目,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篇元旦社论不仅内容好,而且篇幅短,全文只有一千来字,是前所罕见的.很显然,这是《人民日报》同志为实行报纸改革,改进社论写作所作的努力,也是他们在新年岁首向读者所表示的一种态度,为全国新闻工作者带了一个好头.下面,让我们试就学习这篇社论的文风,简要的语言,探究一下它何以写得这样短,这样精粹.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弄清楚毛泽东政治家办报的思想内涵,我最近读了一些书,特别是读了吴冷西同志写的《忆毛主席——我亲自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在这本书的39—45页,根据吴冷西同志的回忆,1957年6月7日,毛主席是这样谈政治家办报的。他说:“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吴冷西还回忆道,1957年6月13日,毛主席向他和胡乔木再一次谈了4月10日他对《人民日报》的四点意见: “一、报纸的宣传,要联系当前的政治,写新闻、文章要这样,写社论更要这样。” “二、中央的每一重要决策,报纸都要有具体布置,要订出写哪些社论、文章和新闻的计划,并贯彻执行。” “三、人民日报要在现有条件下努力改进工作,包括领导工作。编委会可以扩大些,开会要讨论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实质问题,可以争论。报纸的编排和文风,不要刻板,要生动活泼。文章要写得短些、通顺些,标题要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要求“正确地使用语言”,做到“既要讲文明,又要讲规范”,指出决不能“听任语言混乱的现象存在而不予纠正”。这是值得高兴的。这篇社论,观点明确,语言健康,但有三处败笔。其一:“毛泽东同志当时写的一篇著名文章《反对党八股》,把‘语言无味,象个瘪三’列为罪状之一,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且号召全党同志用很大的气力学习语言。”这句话,主谓失调。在语义上,主语应当是“毛泽东同志”,可是在结构上,主语却是“文章《反对党八股》”,即:“文章《反对党八股》把……列为……”;“文章《反对党八股》进行……批评”;“文章《反对党八股》号召……”。用“文章《反对党八股》”作“列为”、“进行”和“号召”等动词谓语的主语,这在语义或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在结构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毛泽东同志当时写的一篇著名文章《反对党八股》”这一词组中之“的”字用得不当。用了这个“的”字,“毛泽东同志当时写”这一主谓词组便成了“文章《反对党八股》”的修饰语,修饰语中的“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是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传播。大量新闻着重于“事后”,即在新闻事实发生以后作出报道。前瞻性显然不能成为对新闻报道的必备要求。但从新闻实践和受众的接受心理看,新闻的前瞻性对于报道具有锦上添花之妙。既是这样,对新闻报道的前瞻性作些探讨,就有必要。 1942年10月12日延安《解放日报》社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这篇出自毛泽东之手的社论评析当时尚未完全结束的苏德斯大林格勒之战并指出,“10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和中心思想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它是文章的眼睛。《神异记》曰:画龙而点睛,则“雷电破壁,见二龙飞去”。文章有了好的标题,则全篇得神,文采飞扬。在新闻报道中常有这种现象,一些作品的具体内容读者早已记不清了,而那些脍炙人口的标题却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甚至成为人们生活的座右铭。毛泽东同志是文章大家,他特别重视文章的标题。据《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介绍,1955年为了推进合作化运动,毛泽东同志亲自编辑  相似文献   

16.
八月十七日,北京日报一版在“全面开展比学赶帮超的革命群众运动”的通栏大标题下,以“不但要比学赶帮,而且要爭取互相超”为主题,报道北京市委,市人委召开的小麦会议的消息,并发表了《赶先进超先进》的社论。这篇社论,深刻地分析了开展比学赶帮超的重要意义和在运动中应注意的问题。从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易碎品。”人们常常这样说。“新闻评论大多也是易碎品。”一位对新闻评论颇有研究的同志这样说。读了一些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新闻评论,我颇有同感,其中绝大多数的确与年俱老了,但是也有少量作品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破碎”;相反,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仍葆有生命力。《不要害怕反对的意见》就是这样一篇佳作。《不要害怕反对的意见》是195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距今整整三十年了。  相似文献   

18.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9月16日,毛泽东追悼大会召开前两天,《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两报一刊”发表社论《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其中一句话特别醒目:“毛主席嘱咐我们:‘按既定方针办’。”“按既定方针办”用了黑体字。这种方式,自然使读者认为“按既定方针办”是毛泽东的原话,是其“临终嘱咐”。  相似文献   

19.
3月28日的福建日报一到手,我就被《不许诬告》四个醒目大字标题的社论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不禁叫绝,真是一篇好社论! 其一好,是这篇社论抓住了当前确实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大刀阔斧地搞改革,一大批敢想、敢干的改革家,贡献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由于“三种人”作怪,由于“四人帮”的余毒尚未清除干净,一些“埋头苦干、立志改革”的好同志,竟成了那些“成天不干工作,不动脑筋,不作改革,四面讨好,八面玲珑”、“妒贤嫉能,想取而代之”的小人的诬告对象。特别是在当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公文、报刊、出版物的语法修辞问题。《人民日报》早在1950年就发表社论:《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并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以期引起大家对语法修辞的重视。毛泽东同志后来在号召各级干部认真学习的内容中,就有“词章学”这一项。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