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0月24日傍晚6点05分我国研制的"嫦娥一号"卫星终于起飞,并发射成功.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同时进行直播.卫星发射是很成功,电视转播也很成功,这是十七大后又一重大、重要新闻.当日进行客观报道为第一,但围绕"嫦娥"奔月如何做好此篇文章是大有讲究的,需要策划,需要认真构思与布局.  相似文献   

2.
高振华 《新闻爱好者》2011,(11):103-104
视频直播一般指的是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18时59分57秒发射升空,央视在19时整《新闻联播》开始时,首次以荧屏下方"小视窗"的形式对发射升空的情形进行了直播。在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对嫦娥二号的星箭分离进行了直播。视频直播的独特优势和  相似文献   

3.
从1907年柯恩发明传真电报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新闻图像传播,到"嫦娥一号"卫星从遥远的太空发回月表照片,时间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从摄影照片到三维动画,从模拟信号到数字通信,从异地传播到星际传播,新闻图像传播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走过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发展之路,也推进了媒体传播力的价值回归.营造良好的新闻图像传播环境,不断提高图像传播的质量与效果,充分发挥图像传播的优势,是"读图时代"提升媒体传播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来,电视屏幕和报刊上频频出现中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四号宇宙飞船及“神舟”四号凯旋的镜头和大篇幅的新闻报道,激起了人们对“航天”这个神秘天疆的特别关注。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空间时代,新闻报道也拓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始遨游太空,从而揭开了我国航天新闻报道的序幕。经历过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人们,心中都定格着这样一个镜头:卫星发射当天,人们聆听着收音机里的“东方红”乐音,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在如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套红的人民日报“号外”成为大家竞相争读的新闻“大餐”。 此后,我国自行研制的一颗颗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导航定位卫星、海洋卫星相继升空,“亚星”、“澳星”、“铱星”等外国卫星也由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顺序送入预定轨道。空间探索多一项成果,航天新闻报道便向前迈进一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航天新闻报道已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从纸质到网络,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具体到新中国的新闻史方面,1958年远远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年份来形容它,一颗颗连起码科学常识都不顾的诸类"卫星"的升空让这一年显得无比沉重.而"卫星新闻"背后的媒体与记者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专业的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品质?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贾永  李宣良 《军事记者》2007,(12):20-22
正在绕月球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把"嫦娥奔月"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遥望"嫦娥",当我们为中国航天人在太空中留下的中国新高度而自豪的时候,他们身上所彰显的中国航天精神,  相似文献   

7.
李敏 《新闻实践》2007,(12):31-32
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后,传媒的目光又齐刷刷地投向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10月24日成功发射。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派出记者现场采访此盛事。作为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8.
嫦娥奔月     
李刚/摄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相似文献   

9.
《军事记者》2007,(11):F0002-F0002
10月24日下午6时05分,我国第一枚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伴着烈焰腾空而起。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0.
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即将升空之前,包括当代中国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在内的多家出版社就同时推出了与航天科技有关的图书,试图搭车"嫦娥一号"风行书市.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确定发射到成功运行,牵扯了国人太多目光,说它是重大新闻事件一点不为过。一年当中非程序性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并不多见,这正是主流媒体抢占舆论高地的绝好机会。面对竞争,记者怎么才能更好地彰显报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徐斌 《新闻实践》2011,(6):F0003-F0003
这么多年来,我国火箭、卫星一次次骄傲地升空,大家看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火箭"标准照"(见图一)。而在今年的第七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获奖作品中,出现了一幅火箭的"生活照"(见图二),它拍摄的是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这幅照片的作者是《武汉晨报》的史伟。  相似文献   

13.
备受关注的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带着人们对月球的所有梦想发射升空了,其实,在"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之前,电影,这个光怪陆离的第七艺术早就成功地完成了这个梦想。1902年,乔治·梅里爱完成了一部21分钟的无声电影——《月球旅行记》。这部电影开创了科幻片的先河,同时,也正式开始了人类的电影月球梦。影片的故事来自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小说《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梅里爱在其中客串了一位科学家,他试图说服同事参加一个登月计划,并得到了认同。于是科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某市召开科技方面的一个会议,邀请一位专家介绍我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情况.这位专家参与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工作全过程,报告内容颇受欢迎.在全国人民沉浸在"神舟5号"飞船圆满成功发射的喜庆气氛中的时候,举行这样的报告会,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人们科教兴国意识,其意义显而易见.在这位专家报告后,市政府领导通报了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应该说这两项内容都很好,二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然而,当天晚上电视节目中,突出报道了市政府领导活动,末了捎带一句:会上还听取某专家的专题报告.第二天报纸上也如法炮制.我们看看,这条新闻如此厚此薄彼,哪里还有一点"三贴近"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王平 《新闻爱好者》2011,(23):63-64
电视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我们打开电视机,各级各家电视台节目中"LIVE"(现场直播)的标志越来越多,香港、澳门回归,神七上天、嫦娥一号奔月、"5.12"汶川特大地震,伊拉克战争等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受到好评。在《24小时》、《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都市报道》等电视  相似文献   

16.
《岭南新闻探索》2008,(1):M0002
贵刊2007年第6期张克眉、郑晓燕的《一日同城六报,看尽“多面嫦娥”》一文,对广州六报去年10月24日中国“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的新闻标题与版面做了比较研究。有评有点.尖锐而温情,实实在在的媒介评论文章让报纸从业同行受益。  相似文献   

17.
"短新闻"是一种新闻体裁,也是目前大力提倡并在各种新闻评奖中设有奖项的新闻体裁。一个记者如果想使自己的作品达到获奖的水平,特别是在国家级评  相似文献   

18.
《海南档案》2008,(1):23
“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炎黄子孙的千年飞天梦想终得实现。尤其值得天津人骄傲的是,这次被“嫦娥一号”采用的490N卫星发动机支架连接件,为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攻关研制,为“嫦娥”成功奔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应建勇 《新闻实践》2007,(12):30-31
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时刻: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腾而起,奔向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  相似文献   

20.
时下,在新闻传播领域,"落地新闻"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因为受地域性限制,地方报纸不可能将国内外新闻一网打尽,又不能不报道,于是就催生出"落地新闻"。从另一角度看,地方报纸大都把新闻"本土化"作为赢得受众认同、提升自身品牌的重要方式,强化新闻落地就成为报纸的重要选择。新闻落地体现在报纸上就变成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