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命题创新作文命题非常重要。如果作文题目过于抽象,范围宽泛,将导致学生望“题”兴叹,尽管搜肠刮肚,抓耳挠腮,写出来的文章也难有新意,要么人云亦云,走进“雷同区”;要么破绽百出,走进“滥诌区”。无论是教师命题,还是学生自己拟定的作文题目,都要做到范围小、要求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揭示生活情境,能有效刺激思维,如题目《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外延大,范围广,难以启动思维,不妨换为《班主任的新招》、《善解人意的老师》等,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使学生进入作文的“最佳开发区”,实现放胆作文。二、材料创新作文的材料不一定是惊天…  相似文献   

2.
一、题目枷锁化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它决定着文章的内容。命题的方法对作文质量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惯势力支配着教师命题,学生作文。而教师命题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与学生素不商议,因而,云山雾罩的作文题目常常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望题兴叹,思维被枷锁似的题目所封锁,只好苦于猜题,造假自然是免不了的,“真情实感”被丢在遗忘的角落里。新大纲指出:“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应一改教师命题学生作文的传统模式,为教师引导,学生定题,师生同步作文的新型模式。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教师命题的做法,但命…  相似文献   

3.
彭呈友 《文教资料》2005,(35):131-132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情动而辞发。创设情境,注重作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是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一、改变命题形式,由题激情。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念高小时写不出教师布置的作文题,而对自己出的题目《西海子游记》竟写了足足五册作文本。由此看来,突破传统命题方式的“瓶颈”,确是提高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关键。教师要改变命题形式,努力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趣味性强的作文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同样是写“我的同学”,采用“对号入座式”,让学生把自己的介绍读出,让大家评价他写的是谁,…  相似文献   

4.
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命题。题目命得好,就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有话可写。怎样才是科学、合理的命题呢?教学实践给我的体会是:命题要“实、新、活、趣”。一、“实”。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这说明“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所以,小学生作文命题要尽量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喜闻乐见。换言之,题目内容是自己经历过的、熟悉的事物,必须避免怪题、偏题、成人化题。如以“一件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文命题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科学、合理的命题是小学生作文成功的重要基础。一个合适的作文题目,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构思、立意、选材,更能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厚积薄发,以题激趣,以题促思。一、作文命题要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语言正在发展中,对周围人、事、景物的认识不够。因而作文题目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换句话说,作文命题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最好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第一、命题宜新。“老生常谈”似曾相识,不能激起学生作文的激情与欲望,更不利于学生写好作文。在命题时,应找准生活的耀眼点、事件的新…  相似文献   

6.
回望2010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真是“年年芳草绿,岁岁柳色新”。纵观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题目,命题格局稳中有变,命题内容异彩纷呈,这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笔者认为今年最集中的特点是在命题内容上,更加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突出了文题的人文特征,有利于展现考生的个性和才情。下面,来具体谈谈2010年中考作文的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指导学生习作中,应破除作文教学的思维定势,努力构建开放的思维形态和以发展语言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新思维。为此,应重视指导小学生习作命题的方法方式,在求“精”、“实”、“异”、“新”上下功夫。 求“精”。“精”即精简、精确。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作文命题能画龙点睛,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启发思维能力,展现习作的契机。为此,在指导学生习作时,不宜让作文题目范围过大,应力求简要、明白、精确。如果作文题目范围过大,学生无从下笔,太抽象了就难以把握中心。就“简单的记实作文”而言,习作的题目宜考虑取材较小、事…  相似文献   

8.
今天,命题作文依然是作文训练的主要方式,作文题目的设计集中体现着作文教学的理念和作文教学的方向,是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教师必须得在命题上花些功夫,让题目向求真务实上靠拢,命到学生心坎上,让他们一拿到题目就有一种表达欲望,写作冲动,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一)贴近时代,常命常新。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是作文题目常命常新的源泉。教师命题应紧跟时代步伐,要有超前意识,洞察人间世相,关注社会进步,做到胸中有乾坤,笔底有波澜,才会时时有新题、妙题命出。如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出后,可以…  相似文献   

9.
纵观现在的作文题目,如《一件有意义的事》、《快乐的()》、《夸夸我的同学》等,规定了习作的范围或是学生的情感,大都是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命题的形式呈现,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或言不由衷。老师也视作文教学为“苦差使”。所以,如何出好作文题目成了语文老师的一项基本功,而叶老指出的“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无疑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就要同学生共呼吸,同思考。老师是他们的玩伴,察言观色,了解他们平时爱玩什么,想些什么,测知他们胸中积蓄了些什么,这时出的作文题目就能贴近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想,点亮他…  相似文献   

10.
“半命题”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目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写作能力的广阔空间。正是“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这一优势,使它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每一年都少不了“半命题”作文题  相似文献   

11.
“半命题”作文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目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写作能力的广阔空间。正是“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这一优势,使它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每一年都少不了“半命题”作文题目。2000年北京中考有四个区均用“半命题”,海淀区是“我想让更”,朝阳区是“留在我心灵深处的”,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2002,(8)
哈尔滨《新晚报》载(原题:一张“面孔”的学生作文)近来,哈尔滨市南岗区某中学一位语文老师发现,不管她布置下去什么样的作文题目,相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要求 ,是适应未来的需要。作为传道解惑的教师 ,要勇做创新的排头兵 ,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在作文上开拓创新。一、题目创新时下 ,学生面对的作文题目大多抽象性强、范围宽泛、外延大 ,导致学生望“题”兴叹。尽管搜肠刮肚 ,抓耳挠腮 ,写出来的作文也难有新意 ,要么人云亦云 ,走进“雷同区” ,要么破绽百出 ,走进“滥诌区”。无论是教师命题 ,还是学生自己拟定的作文题目都要做到范围小 ,要求明 ,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能揭示生活情境 ,要能有效刺激思维。如题目《我最敬佩…  相似文献   

14.
审题五法     
审题是作文的首要环节,审好题是写作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作文时要认真对题目、要求等要素中的每一个字词仔细推敲、体会,要正确把握题意,要准确理解作文题目对作文所作的限制与赋予作文者自由发挥的空间,达到对作文命题意图的全面领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那怎样才能审好题呢芽笔者归纳以下五法:一、题眼分析法“题眼”指文题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那又如何去抓呢芽一是,如果文题是一个句子,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爱家乡的小河》,“爱”是动词,也是本题的题眼…  相似文献   

15.
张进化 《湖南教育》2006,(10):28-28
一是“钻到学生心里出题目”。郑板桥曾说:“做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意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每次作文命题,我总是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收集这些闪烁的智慧之光,再稍加修饰琢磨,确立几个可供选择的文题。从孩子心灵出发的文题,成人有些无法理解,但学生觉得这是自己写作成功的第一步。我的作文教学中就有学生自拟的闪光文题,比如写四季景色的《聆听季节的精灵》;  相似文献   

16.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意气”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3.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请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解]此题依据2006年语文科《考试大纲》的精神,采用标题作文的形式,并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做了一定限制,要求考生依据命题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仔细审题,可以发现,命题者依然延续了前两年的命题思想,自觉站在考生的立场,与考生一道挖掘现实生活的素材,引…  相似文献   

17.
读了一些介绍美国中学作文教学的文章, 看到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题。这些作文命 题具有“杂”、“实”、“新”、“特”等显著特点。下 面具体谈谈这些特点及其借鉴价值。 一、杂。美国中学作文题目很“杂”:《怎样 制作动画片》《黑色这个词》《评论剧中的某一 个人物》《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 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这些题目涉 及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学生完 成一篇作文往往要搜索、整理许多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写作兴趣普遍不高,写作现状不容乐观。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作文命题不尽人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作文命题犹如制约学生思维的一道“开关”,学生有没有如泉妙思,能不能写出好的作文,实在与这一道“开关”是否通畅有关。目前,对作文命题的研究,大都提出命题要有个性,讲究趣味性,能触及学生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调动他们的写作激情。这固然不错,但正如理科教师设计司题,首先要保证题目本身没错;我们在考虑作文题目时,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使题目与生活常识、人之常倩、社会发展趋势等不相违背,要科学、填密,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考作文题目逐渐由命题、半命题向话题、材料作文过渡。其实质是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发挥最大潜能。材料作文相对于话题作文来说还是有差别的,如何写好材料作文关键是要认真审题。材料作文在要求上可以分为“有限制”类和“不限制”类两大类。  相似文献   

20.
指导中学生作文有多种方法。但对于作文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解剖一个麻雀的方法会更有效。本文以命题作文《也谈“开卷有益”》为例,谈谈这类议论性的文章该如何写。此题是《语文教学与研究》公布的第二届“华夏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三年级比赛题,属于议论性命题作文。对这一命题,学生一般是从凡读书就会有益的角度展开定势思维来构思立意。如: 1.围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书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