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先秦两汉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南子》的学思想对于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一部杂家作,其理论本身又具有驳杂零散的特点,因此它对后世的影响又具有多样性和多侧面性。《心雕龙》对《淮南子》多有征引,对其理论有很多吸收和发扬。《淮南子》的“适宜”论、“君形”论以及“原道”,论和批评论对于《心雕龙》的相关思想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这种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心雕龙》学理论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2.
论“掌握学习”理论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曲历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如何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是职教理论界反复探讨的老问题。这个问题除与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有关外,还应从成人教育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其内在诱因.并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遵循成人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指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始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创立的问题教学论认为,“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从事系统的、独立的探索活动是与其掌握现代的科学知识配合进行的,其方法体系是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基础上。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知识,还需要掌握这些知识获得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发展创造能力。因此,问题教学的应用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的志论系统中,王夫之的志论占有重要的地位。王夫之博大精深的志论体系,立基于元气本体的生化学说和阴阳变合的辩证法思想,通过志与气、志与道等关系的论证,全面而深刻地阐释了“人为什么要有志,”“立什么样的志”、“怎样立志、守志”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王夫之的志论,对于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伦理精神,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其理论博大精深,涉及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试就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心得体会,作一解读尝试。笔者认为,“特色理论”主要包含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道路论”和“社会主义经济运作论”三部分内容,领会这“三论”的基本精神,也就基本上掌握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方面。当然,本文所作的尝试,仅仅是一种学习的方法,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无非是想抛砖引玉而已。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与世界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一样面临重新建构的问题。针对近年来关于比较文学规范与理论体系的主要争论,探讨了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比较文学“失范”问题与二次危机论。认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应当超越20世纪中期的“菲勒斯一西方中心”的理论模式,在全球化语境下,建立代表新学术思想的理论体系是比较文学发展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也将是中国学者对于世界比较文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新理论由学科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与实践论4个部分构成,重点讨论了各部分的主要内涵,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理论体系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
马建忠一方面接受了西方语法学理论中的句法学说,另一方面又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学的句法观点,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句法理论。在《马氏文通》中,“句法”一词共出现了44次。《马氏文通》的句法理论由“句法单位论”、“句读成分论”、“次论”、“句型论”、“句子语气和句类论”等五个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描述,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内涵,即数学是一种过程。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部分的目标阐述中反复用了这样的句式:“经历……过程,掌握……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首次把“经历”这一过程性动词纳入了数学学习目标,这对于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的知识技能目标定位在”知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认识带来了震撼性的冲击:新课程必须重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过程”。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界对“全球化语境”的研讨已历时数年。学们大多是将其视为不言自明的术语及理论加以运用,并未对“全球化语境”的可行性、适用性予以充分论证,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亦缺乏清醒认识。目前条件下的“全球化语境”实质上是一种“后现代性全球化”。这是一种纯西方式的语境。对这种语境的营造、追捧、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化殖民主义、“西方中心论”的认同与接受。本旨在通过对其的重新研核及对当代论发展历程的全面反思,列举出我们的论建设中所存在的经验前置、语境混淆、观念错位、价值迷失等问题。要建设,而不是解构或颠覆,这是本的核心观点。  相似文献   

10.
对于课堂教学,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和掌握的过程,而不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转变观念,由重“教”到重“学”,即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寓于学生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现时代的新发展。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三论”,是指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地位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论”及其“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经论”。深入研究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仅对于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比马、恩、列、斯的商品经济理论又推进了一步。他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并在价值规律认识方面,亦有创见,但仍然没有完全突破斯大林的框子。这表现在他在商品生产问题上由“利用论”、“发展论”转向“限制论”,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对此,我们必须按照毛泽东的一贯作风和原则去修正、丰富和发展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柯尔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亚圣,他在“总体性”理论中系统地阐发了认识论,历史观,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有着合理的成分,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们理应吸收其合理的成分,批判其有问题的部分,为现实的理论与实践服务。实事求是地研究柯尔施的“总体性”理论,不仅对于我们的理论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要正确理解剩余价值理沦,关键是掌握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学说。因此,在讲《政治经济学常识》第三课“资本和剩余价值”时,必须着重讲清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以及认识这一问题对于理解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哲学的论域     
本认为,哲学的论域包括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个大的部分,前的核心是“形而上学”和“知识论”,后的核心是“伦理学”。本从“形而上学”、“知识论”和“实践哲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哲学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并创造性地将存在论(形而上学的基础)划分为“是论”和“道论”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16.
“陈鹤琴教学法”体系从其结构而言可以分为“做人”目的论、“整合”课程论、“多元”教学模式论、“四步”教育过程论、原则要求论、以“做”为中心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操作方法论、师生互动关系论等诸多部分。其中陈鹤琴教学法的立体四步教育过程论、以“做”为中心“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操作方法论以及师生互动关系论等部分尤为重要,它们对于发扬光大“陈鹤琴教学法”思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教学法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操作价值。  相似文献   

17.
接受美学是研究美学问题的风靡欧美的横向性交叉学科,它的思想以其活力和可塑性而为许多学科所汲纳和融化。它的“共同创造”论、“期待视界”论、“召唤结构”论,为我们研究商品的存在方式、商品消费的审美心态、商品美的创造提供了新的思维视野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学校历史教育的现代化期待新的理论建设 1.历史教育学无疑要对历史教育理论有所建树。我一再强调这个“学”的体系至今存在较大的疏漏。理由之一,是指历史教育学仪有“教育学”的外衣,而少学科的骨骼;理由之二,是指历史教育学还未深刻触及学科本质的问题。因此,我们能发现,在历史学科教育“学”中,比较实际扩展的东西是学科教学法原来就有的内容,实际深入的东西依然是学科教学法原来就有的经验。一言以蔽之,无论我们从何种角度去“论”历史教学,都是针对“怎样教”的问题。其实质是讲“教授学”的一般道理,如今不过是借用现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概念做部分的包装而已。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在知识与技能部分的阐述中,反复用了这样的句式:“经历……过程,掌握……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是我国首次把“经历”这一动词纳入数学教学目标,强调过程性,这对于我们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的知识技能目标定位在“知道”、“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认识来说,是一次震撼性的冲击,也迫使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经历”不仅可以使他们亲自参与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  相似文献   

20.
王金刚 《化学教学》2003,(12):19-20
联系论观点中提出三个层次的内容 :①要注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②要注意“条件”。③要注意“中介”。树立“联系”的观点对于如何进行科学探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要注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研究性实验的探讨中 ,充分利用“整体实验”和“部分实验”的相互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