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从理论分析出发,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了在体育运动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对提高竞赛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用。  相似文献   

2.
王文中 《体育科研》2006,27(6):62-64
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简要阐述了短跑运动员比赛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根据有关文献与实践经验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主要的心理训练方法,对提高田径竞赛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林 《贵州体育科技》2005,(2):49-50,46
运用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了在体育运动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对提高竞赛水平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比赛观察和文献查阅,发现并分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竞赛时普遍发生的心理现象,总结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竞赛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研究表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容易出现动机障碍、情绪障碍、激活障碍、攻击障碍这四种比赛障碍.因此,各排球教练员应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竞赛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并学会用科学的手段加以调节和改...  相似文献   

5.
一、青少年田径竞赛中的运动员心理障碍分析 1.比赛中产生的情绪障碍。引起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竞赛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是过分紧张和焦虑情绪。一般来讲,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如果对田径竞赛的意义、竞赛的胜负、  相似文献   

6.
刘德镇 《精武》2013,(24):9-9,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的运动经验,简要分析了在蹦床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产生,培养运动羹最佳的竞技心理状态,有利于运动员临场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并以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相应的训练手段,以指导冀床运动员的比赛训练。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理论的视角研究了目前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中评价主体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包括角色心理障碍、晕轮心理障碍、首因心理障碍、从众心理障碍、成见心理障碍以及类群心理障碍6种,并提出了对评价者可能出现心理障碍的调控策略,主要包括软性调控和硬性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游泳竞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游泳技术水平,取得好成绩。然而,不少运动员平时训练水平高,在比赛时却往往水平发挥不理想,从而痛失金牌。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心理障碍认识不足,缺乏克服心理障碍的知识,不能消除某些参赛心理障碍,因此如何对游泳运动员参赛心理障碍的克服,挖掘运动潜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已被泳坛行家们作为游泳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中的心理障碍与消除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运用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消除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与比赛中的心理水平,降低和消除心理障碍对运动成绩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谈竞赛性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心理训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年运动训练实践,对竞赛性心理障碍原因的分析,采用了心理训练对策,特别是准备性竞赛心理训练对策,预防和消除了心理障碍的产生,培养了运动员最佳竞技心理状态,有利于运动员临场运动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得知撑杆跳高教学中.学生有较大的心理障碍.为消除这一障碍,根据该项目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和心理学原理,制定出新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对消除心理障碍和提高学习成绩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大学生在球类专项课的考核中,心理障碍的表现十分普遍和频繁,本文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陆荣瑞  廖俊 《体育科技》2007,28(3):54-57
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障碍,是受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因素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的。社会和学校是主要因素,教师是直接因素。从心理障碍形成的机理分析,归根结底是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下所致。适应能力低下易形成心理歪曲变形,在体育活动中,当遇到困难时,就会立即形成忧虑厌烦、易怒反感等心理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少年运动员产生心理障碍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以下对策 :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启发运动员的求知训练欲、培养意志品质、改进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多样化提高训练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通过心理训练消除心理障碍等。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障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就此提出了帮助体育大学生调适就业心态,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与途径。对体育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有一个良好的择业心态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大学生在球类专项课的考核中,心理障碍的表现十分普遍和频繁,本文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访谈、文献等研究方法找出造成大学生体育心理障碍的原因,研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走出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心理困境,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结果表明大学生不知道体育的重要性,所以大学生体质普遍较差,缺乏活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次是自身因素(生理学、心理学)的影响,所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潘妙玲 《体育科技》2002,23(4):25-28
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分析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及其在运动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散打队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是决定队员运动技术发挥的重要因素,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科学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在比赛中正确及时的调整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比赛结束后消除心理障碍和恢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