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里,教师为了使自己的班级保持良好的秩序,有个安静的环境,往往一味强调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保持安静,不准随便说话。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并不科学,也是有悖情理的。就拿幼儿游戏中玩同类玩具来说,我们错误地认为每个幼儿已经有同类玩具了,各人玩各人的,就不需要互相讲话了。其实不然。幼儿在利用玩具(例如插塑类)进行自制作品的过程中,有的幼儿是边想边说边做的;有的在制作过程中有所发现了,便急于想告诉别人;有的完成了一件作品,就喜欢向旁人显  相似文献   

2.
高卫萍 《考试周刊》2010,(19):234-234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象描述。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我曾就我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7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50%;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的幼儿有20%;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80%;想玩但没达目的就伤害别人的幼儿有12%。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更不用说同伴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当我宣布小朋友们可以自由活动时 ,全班幼儿高兴得大喊起来。那一张张小脸上别提有多高兴啦 ,有的幼儿赶快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到玩具角里 ,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 ;有的幼儿三五一群地在教室角边谈论各自感兴趣的话题 ;有的幼儿结伴地做游戏 ;有的幼儿在享受着独自摆弄玩具的清静 ,一个班就这样有序、有纪律地分成了若干小组 ,各自享受着自由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在自由活动中 ,我发现每个幼儿都能加入到每个小群体中 ,每个幼儿都能高兴 ,认真地投入于每个活动环节 ,每个小群体内部幼儿之间都能很好地合作 ,组织起来。自由活动对幼儿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李晓燕 《教师》2019,(1):88-89
玩具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玩伴,每个幼儿都有很多玩具,这些玩具有趣、新颖的特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在玩耍中快乐成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制玩具开展户外活动,通过教师制作和幼儿制作两种方式来获得玩具。在户外游戏中玩这些玩具,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使户外游戏活动有效进行,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已初步掌握了分类知识的基础上,我在各个玩具筐的外侧系吊一种玩具当门牌,游戏结束时强调:玩具的家也有门牌,小朋友送玩具回家时要找准门牌,别送错了,不然玩具会想家的。这样幼儿就有条不紊地收拾、整理起玩具来。假如有谁不注意送错了玩具,立即就有人提醒他:“这不是它的家,那才是呢。”给玩具的家安门牌,有效地解决了游戏结束时幼儿混装玩具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领导角色游戏中,我时常发现将玩具材料变化一下,总能使幼儿更积极地参加游戏,从而促使游戏向前发展一步。 一、变化成品玩具。如中班玩医院游戏时,开始提供药瓶、听诊器、针街等成品玩具,以后可逐渐减少。先将听诊器拿走,幼儿就会去寻找类似于圆形物  相似文献   

7.
起床操     
建构游戏时,小班幼儿常把玩具乱丢,弄得桌上地上一片狼藉。我就把那些丢弃在地上的玩具都藏起来,连续几天,盒子里的玩具也就越来越少了。一天几个孩子焦急地跑来告诉我:“玩具跑掉了,我们不好玩了。”我就召集全班幼儿一起找,边找我边问:“你们知道玩具为什么要跑吗?”  相似文献   

8.
益智角是采用益智玩具而设置的游戏活动区域。益智玩具是指幼儿在桌面上或地面上玩的玩具或游戏材料,它对幼儿智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里就益智角的设置和使用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如何选择益智玩具 益智角主要是放置能促进幼儿手脑功能协调发展,以及观察力、思维能力发展的益智玩具。选择时要区清益智玩具和其他玩具。常见的益智玩具有各式拼图、七巧板、形状板、棋类、子母合、彩珠算盘、穿线游戏玩具、串珠、魔方、小  相似文献   

9.
在工作中,经常看到幼儿为了争抢一件玩具或在游戏中争一个角色而发生争吵。在我们看来,这种争吵并不是一件坏事,其中蕴涵着许多积极意义?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有益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教小小班时,发现不少幼儿喜欢玩玩具,但不喜欢收拾玩具,或者只会玩不会收拾玩具,更谈不上将玩具进行分类整理。本学期,我从教幼儿认识玩具入手,采取一系列办法教幼儿学会分类整理玩具。认识玩具是识别玩具种类的前提。那么如何让不到三岁的孩子理解积塑、积木、插片、胶粒和接龙牌等抽象的概念呢?我采取的办法是讲(即讲解)演(即游戏表演)结合。例如:我事先用积水修建两幢房子,然后开始做游戏。我说:“小朋反,今天我带你们去参观小兔子和小花猫的家,好不好、”顿时,孩子们兴奋起来。到了小兔子和小花猫的家后,我就问他们…  相似文献   

11.
巧手角     
我班有个“巧手角”,那里放了几只小塑料筐,筐里常装有大家一起收集的废塑料瓶、冰淇淋盒、冰棍棒、纽扣、针、线、绳以及各种彩纸等。幼儿在游戏时,手中的土玩具突然坏了,可以去“巧手角”自己修补或重新制作。平时,幼儿突然想到要做一件新的玩具,就可以自己去“巧手角”找材料做。例如:有个小朋友要做个降落伞,他就去“巧手角”找材料,在我的启发下,他用保鲜纸做伞面,在四角系上绳子,再在  相似文献   

12.
我们曾在昆明市育红幼儿园大班就角色游戏中的玩具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开头,为了引起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我们做了百余件玩具,而且尽量做到颜色鲜艳,品种繁多,甚至在“副食品商店”游戏中的“商店”里放置了食用的奶糖、饼干、山楂片等,可谓煞费苦心。有了这些玩具,角色游戏开展起来了。但不久我们便发现,有些游戏孩子玩一二次就不想玩了。个别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去“副食品商店”“买”东西吃,影响了游戏活动的继续进行。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学习了有关组织幼儿游戏的理论知识,认识到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是组织好角色游戏的关键,教师在领导游戏时应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游戏中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明确规  相似文献   

13.
高迪的房子     
陈君君 《早期教育》2009,(12):22-23
一次修车的时候,看见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废轮胎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滚,一会儿夹,一会儿甩,一会儿跳……我禁不住乐了。《纲要》中不是指出“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吗?这是一件多棒的玩具呀!如果把它清洗干净再漆上漂亮的颜色,孩子们一定会爱不释手,由此“彩圈系列”游戏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4.
角色游戏是由幼儿按自己的心愿提出主题,自己分配角色和构思内容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然而,当前农村幼儿园中的角色游戏却在很大程度上受材料的限制,少开展或开展得不深入,致使其独特的作用难以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难以发展。 在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使农村幼儿园的角色游戏真正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就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自制玩具和使用替代玩具。  相似文献   

15.
指导幼儿玩结构游戏之我见吴云铃结构游戏是幼儿利用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构造活动的一种游戏。由于参与了亲自操作的构造过程,幼儿的活动欲望得到了满足,所以深受幼儿的喜爱。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体会到要开展结构游戏活动,必须重视两方面的工作。一、丰富游戏材料,促...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农村家庭条件的改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每个幼儿的玩具数不甚数。再加上多媒体的应用,电视电脑都成了幼儿的玩伴,他们不再为没有玩具不能游戏而进行思考,不必花心思利用材料进行创造性的游戏创设,只是被动的跟玩具进行对话、游戏。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更多主动建构过程,笔者认为要更多得开展孩子自创自编的游戏活动,开发创造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主动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期是创造力的萌发期,在这个时期若不能很好地培养,以后就很难点燃创造力的火花。因此,在这一段有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表演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一、让幼儿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游戏材料在表演游戏前期,我为幼儿提供了木偶、头饰、纸偶等多种表演道具,还鼓励幼儿自带玩具,如动画人物面具、变形金刚、大哥大模型、新型玩具等,为幼儿  相似文献   

18.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游戏.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的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测定规则,发挥创造性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极好的教育手段。但过去对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认识不足,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包办代替,由教师编导角色游戏,确定主题、分配角色、分派玩具材料,幼儿在游戏中只是按教师的要求被动地摆弄玩具,模仿成人的生活和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另一种是放任自流,教师无计划、无组织、无指导.幼儿拿着玩具想怎样玩就怎样玩。失去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根据幼儿园的教育任务,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角色游戏,我在指导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在放手开展角色游戏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我在领导幼儿开展桌面游戏时,常发现许多幼儿不懂得爱护玩具,玩后乱丢乱扔,甚至弄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我规定了玩具的摆放地点,玩具橱各格固定放某种玩具,幼儿玩后必须放回原处。这条规定实施后,我利用晨间小结和游戏结束的时间,表扬做得好的幼儿,为全班树立榜样,促使幼儿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20.
训练幼儿记忆方法的游戏什么东西不见了类型:视觉——听觉型目的:丰富幼儿类概念的知识,掌握分类记忆法,发展幼儿的意义识记准备:交通工具、文具、餐具等各类实物玩具若干件。方法:①将6-7件幼儿已认识的各类实物混合排列在桌上,告诉幼儿这些东西的类别,让他们记住。②让一个幼儿蒙着眼睛,请另一幼儿藏起或增加一件物品。③让蒙眼的孩子拿开蒙眼物仔细看,说出少了或多了什么,并指出是属于哪一类的。说明:游戏材料必须是幼儿熟悉的并具有相应类概念知识的,类别应由少到多,此游戏较适合大班以教学游戏形式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