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发光二极管演示人体导电、交流电和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流的三个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知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第三册P2 8的实验装置是用强电来比较电解质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的 ,能否将电源由强电改为弱电呢 ,笔者有如下想法 :1 设想一1 1 改制方法 :将电源改为低压直流电源( 6V) ,在原实验装置接灯泡处改为接电流计。电流计可作如下选择 :若是演示实验可接演示用电流计 ;若是分组实验可用小型的电流计 ;还可利用物理分组实验桌上的电流计及电源进行实验。1 2 特点 :①由于电源是弱电 ;实验操作更安全。②实验效果更清晰 ,更准确。即使是导电能力相差不大的电解质也能准确地比较其导电能力的强弱 ,对比P2 8的实验装置是无法办到的。2 …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化学实验8-1、高中化学实验2-1、中师化学实验8-1中,测试不同溶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实验装置,安装较复杂,耗药量大,运用200V 市电不安全。笔者从音频输出指示电路工作原理中得到启发,试制出了“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较好地克服了原有实验装置的缺点。该仪器一体  相似文献   

4.
1 制作思想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是一探索性实验 .要求学生通过描迹法描绘出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等势线 ,它是静电场中唯一的一个学生实验 .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起着一定的作用 .为了做好该实验教师最好先讲解演示 .但到目前为止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演示实验装置 ,而用原学生实验装置演示可见度太小 .未做成演示实验的主要原因是大面积导电材料难找等 .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探索和多次实验 ,成功地用取材容易 ,成本低廉的镀锌铁皮作为导电材料 .由于镀锌铁皮电阻小 ,若通入小电流 ,在一定范围内电势变化很小 ,而且“磁电式…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节的实验1—1内容为测试不同溶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并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原实验装置(图1)存在机体笨重、安装复杂、操作不便、易相互碰撞以及交叉污染等缺点。为此,笔者制作了“灵便型电解质溶液导电演示器”,较好地克服了原实验装置的缺点。该演示器具有重量轻。操作灵活简便,演示效果明显等优点.深受师生欢迎。  相似文献   

6.
在“电场力”教学中,没有现成的实验仪器与之配套,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提高学生兴趣,我设计制作了一个“电场力演示器”,实验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1仪器结构   将自制导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吊于两竖立平行绝缘金属板之间。将金属板接上高压电源,可演示带电体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 2制作材料   绝缘底板 (环氧树脂板、木制胶合板等 )一块 (20cm× 30cm);铝板 (8cm× 10cm× 0. 2cm)两块,乒乓球一个;香烟铝箔纸一张,自行车钢丝一根,乳白胶,强力胶。 3制作方法   a.两块铝板弯出 L形直脚,锉去四周棱角与毛刺,距 8cm左右…  相似文献   

7.
为了形象地表现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教材一般用电池、小灯泡、导线组成演示电路,来判断物体是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这种方法虽然直观,但对水、人体、树枝等导体,由于电阻较大,灯泡不足以发光,容易造成它们不导电的错误观点,该实验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第 1 2 8面图 7- 2 1所示的反冲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很难做成功 ,演示效果难以保证 .笔者设计制作了一个反冲演示小车 ,效果很好 ,现介绍如下 .实验装备 :取一根长为 1 0~ 2 0 cm、直径为1 cm的试管 ,两端分别用一根铁丝绕几圈后 ,将两根铁丝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块长 2 0~ 3 0 cm宽度适当的小木板上 .在小木板后端打一个蜡烛粗细的小孔 ,试管相对木板平面略微有点向上倾斜 ,并把木板固定在一个实验小车上 ,如图 1所示 .1 .演示低速平缓的反冲运动 .在试管中装少量的水或酒精 ,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  相似文献   

9.
为使同学们对人体的发音器官有较详细的了解,我制作了“人体发音器官部位演示器”。 1.制作材料 三层胶合板(纤维板)一张,吹塑纸2张(白、兰),红色泡沫板一张,白乳胶一瓶,镜框一个,规格为长、宽、厚90cm×60cm×6cm,与之相匹配的玻璃板长、宽为89.5cm×58.5cm,细导  相似文献   

10.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在电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新教材第 58面用了图 13- 5到图 13- 7三个图来说明这一定律 ,但就是没有介绍用演示实验来证实这一定律 .关于这一实验 ,一般学校实验室是用的原电池 ,由于内阻很小 ,实验很难成功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试验 ,设计自制了一个实验演示器 ,其演示效果很明显 ,现介绍如下 .1.器材 铜片、锌片 ( 8cm× 3cm )各一块 ,铜线(直径 1m m左右 ,长 8cm~ 10 cm )两根 ,2 0 0 m L烧杯两个 ,U型玻璃管一根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 ,粗棉线( 30 cm~ 4 0 cm长 ) ,浓度为 5~ 10稀硫酸 ( 30 0m L ) ,小开关三…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2003年6月第1版)第83页有一个"运动的合成"的演示实验,器材要用到一支长80cm至100c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如果内径小,这种长度的玻璃管相对较易准备,但使用时难灌水,演示效果差.如果要准备内径达1cm或1cm以上的这种长度的玻璃管,对于部分仪器配备还不够完善的农村中学,可能会有困难.  相似文献   

12.
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课本中采用220V市电做电源,且导线过长,显得很凌乱,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误差大,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短路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设计制作了"小型导电演示器".使用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形象地表现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教材一般用电池、小灯泡、导线组成演示电路,来判断物体是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这种方法虽然直观,但对水、人体、树枝等导体,由于电阻较大,灯泡不足以发光,容易造成它们不导电的错误观点,该实验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克服上述电路的缺陷,笔者自制了一个“导体和绝缘体演示器”,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常见物体的导电情况。该仪器电路简单,既可以由教师自制,也可以作为活动课的制作项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电磁感应演示实验器 (一)制作:(见图1、2、3) 1.木盒尺寸50 cm×40 cm×12cm,背面是三层板,在上边框的板上钻有三个孔,从左到右分别是①、②、③孔.  相似文献   

15.
低压快速的胶体电泳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说来,低压电泳时间较长,不利于课堂演示;特别是胶体溶液与导电液KNO_3之间的界面易混,造成实验失败。笔者在它们之间装入了一种隔离物质,它即能导电又能使两种溶液明显分开。实验时间短,界面清楚,现象明显,适合课堂演示。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探索了演示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实验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编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中介绍了两个实验:一是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演示;二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演示。目前,做这两个实验还没有现成的仪器可以利用,而按教材中介绍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效果也不够理想,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制。1支架的制作(1)用一块20cm×30cm的木板作底座;用一块15cm×40cm的木板作竖直支架。将两块木板垂直固定在一起,再在底座的适当位置安装两个接线柱(附图)。附图磁场对电流作用演示器(2).在竖直支架前方距底座10cm和20cm处各固定一块10cm…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人教版中的演示实验"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涉及到溶液的导电性,对学生正确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十分重要。但该实验的现象特别不明显,往往使演示老师处于尴尬的场面。本文介绍了用发光二极管法对几个电解质进行导电实验的探究,力求找到更好的实验方法,使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托里拆利实验能直观地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但通常的托里拆利实验演示器存在着灌水银困难、水银不易回收、浪费大、测量误差大、对人体不安全、耗时费力等缺点,严重影响教学的进展.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2003年6月第1版)第83页有一个“运动的合成”的演示实验,器材要用到一支长80cm至100c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如果内径小,这种长度的玻璃管相对较易准备,但使用时难灌水,演示效果差。如果要准备内径达1cm或1cm以上的这种长度的玻璃管,对于部分仪器配备还不够完善的农村中学,可能会有困难。为了准备好这个演示实验,我用一支断了活塞下部滴定嘴的酸式滴定管(化学实验用)作为专用玻璃管(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