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之中融入美育,能够净化学生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美育,教师要有“美”的教学观念和“美”的修养,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因素,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体会教材中的“美,”以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娱悦”对人进行美的呼唤和陶冶。她有开启心智、端正品行、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作用、音乐能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成为音乐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音乐教学中,欣赏内容在教材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美、渲染美和创造美。就是说,要帮助学生去揭示知识中包含的美,通过各种方式竭力使学生去领略美,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学中应从下面四个方面揭示美,进行美育。1.揭示教材中自然美、创造美的内容,进行美育大自然千姿百态,是审美教育的“百科全书”。教材中反映大自然美的内容,无疑也是进行美育的极好材料。如:“碳酸钙”一节所介绍的广西桂林地区岩洞内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封里有彩图)。教师在讲授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之中融入美育,能够净化学生心灵,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美育,教师要有"美"的教学观念和"美"的修养,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因素,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体会教材中的"美",以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的一种自觉心理状态和表现出的一种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人的素质中是十分重要的成分。通过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是个理论与实践上都在探索的问题。数学审美能力有感受、鉴赏和创造3个层次.数学教学中,应着重挖掘数学教材中形象、直观、巧妙的素材,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可以利用数学的结构美、奇巧美、语言美等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抓住学生思维的点滴火花,以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显然,语文教学不仅要强调工具性,而且要注重培养人文精神,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去观察美,欣赏美,品味美...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它要求教师要充分借助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诸方面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逐步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苏霍姆林斯基音乐的特殊性在于通过“娱悦”对人进行美的呼唤和陶冶。她有开启心智、端正品行、净化心灵、完善人格的作用。音乐能激发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成为音乐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音乐教学中,欣赏内容在教材中占有较大比例,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音乐作品是音乐家对生活深刻感受和体验的反映,是道德、理想、情感、审…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美育因素,着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辉 《学苑教育》2012,(16):39-39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教学目的之一,美育在语文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兼顾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载体,是人类感情与美的沉淀。怎样才能更好地将美育渗透在语文课堂中呢?  相似文献   

11.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美育,指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教学中,由于教材独特的社会性和学性内容,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教学中通过正确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过程,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语知识的同时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美术》教材中,有一部分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安排的折纸课。它是培养学生鉴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等素养的载体。要让学生体验“艺术的生活”,让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基于这样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拆”中学折 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利用探究、质疑、模仿、讨  相似文献   

13.
陈长莲 《教师》2012,(9):59-59
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情感陶冶来实现的。语文课在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基础上,要满足他们“美的需要”。这就带来了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应通过挖掘教材的审美价值,在课堂教学各环节中运用各种途径实施美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爱美、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教材出发培养学生读讲写画能力●伊春师范学校石宏磊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因此教学要有别于高中,要具有“师范性”。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会教”。我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出发,培养学生读、讲、写、画的能力,以训练学生做小学数...  相似文献   

15.
学校美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教学中要着重以舞蹈教学中的美感训练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美的感受,提高学生认识美、理解美、把握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从而力求达到“以美益德”、“以美促智”的全面、科学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立体几何第一章“直线和平面”是立体几何的理论基础,而“平面”一节则是它的根本,它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要吃透教材的精神,明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从教材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四个能力的培养,即空间想象能力、绘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和文字符号的表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孤立地去培养某一种能力,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应该渗透到教材的每一个章节,分阶段、按步骤来完成。因此,一开始就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现对“平面”一节的教学谈几点看法与体会。一、在“平面”概念的教学中注意培养  相似文献   

17.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大纲要求:教师要“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落实好美育,是贯彻大纲精神,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下面以省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第一册《会飞的花朵》一课为例,谈谈在美术教学中落实美育要抓好的三个环节。一、启发学生感受美感受美是指人们凭借感觉器官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感受美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欣赏美、创造美的前提。在美术教学中启发学生感…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制定相应的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应结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随堂学生实验”,依据教材和教学大纲分为模仿、操作、熟练、创新四个级次设置,表述要翔实、具体、可行,切实对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热烈奔放的激情美。“文章不是无情物。”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会饱含激情,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与思想上的共振,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让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充盈于课堂。高度集中的内容美。语文教学因为受空间、时间和教学目的的限制,教学内容必须相对集中,教学结构要严谨,教学节奏要紧凑。一堂课落实多少“双基”,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都要清楚明了。灵动活泼的跳跃美。语文教学虽有很强的时空性,但并不是什么都要讲,都要学。应根据单元及课文教学要求,突出重点、难…  相似文献   

20.
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体现审美原则 ,首先要求自己要知美和有高品位的审美修养 ,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美学要素 ,引导学生发现客观现实的美形成对美的事物的追求 ,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与认识 ,从而初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由于生物教学活动的特殊性 ,生物学审美化教学的结构也就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一、教学内容审美化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 :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 ,从全局了解教材的基本脉络 ,明确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培养什么、发展什么 ;二要抓住关键、突出难点和重点 ,设计教学方案 ,融会贯通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