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晓宇 《今日教育》2004,(11):15-17
当前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错误倾向:一味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重视语文丰富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更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明确指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吕茜琳 《云南教育》2005,(25):13-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说明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文学、美学诸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获得感悟和体验。  相似文献   

3.
“独特体验”与“价值取向”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有一段这样的原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段简要的描述,存在以下几个逻辑关系:1.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语文材料的反映自然是多元化的;2.因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多方面熏陶感染;3.因为课堂出现多元化的独特体验,所以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有一段这样的原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段简要的描述,存在以下几个逻辑关系:1.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语文材料的反映自然是多元化的;2.因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多方面熏陶感染;3.因为课堂出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自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如何定性,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可见,“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的第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其人文性,  相似文献   

7.
杨建斌 《考试周刊》2007,(15):110-1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自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如何定性,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可见,“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的第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其人文性积累学生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新课标》还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段话强调了语文课程应以丰富的人文内涵给学生熏陶感染。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一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之作,我想以这篇课文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我精心设计好了教学安排。第一课时重点想通过教师有感…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自有自身的特点。课标在“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见,“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课程的第一个突出特点。深入地认识这一特点,对于正确实施教学,增强语文课堂魅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玉江 《云南教育》2004,(19):31-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人性化的教学带给学生的正是价值的取向、情意的感染、文化的熏陶、独特的体验。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一直被触动着。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精神家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同时,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决定了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反应必然是多元的,因而,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正确感悟,在汲取学习材料的人文内涵时又有自己的感受、见解,从而实现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有机统一呢芽笔者选…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更要尊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认知过程中产生“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告诉我们:“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它既向我们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造就现代社会新人,同时又教给我们造就新人的方法---可利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来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用语文来熏陶感染学生,引导其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语文课程中,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学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足多元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19.
李钢 《广西教育》2007,(9A):25-2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体悟人文内涵,重视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20世纪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共同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