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句话看似是对学生说的,可如果教师对学生说的自己都没有毅力,没有养成始终如一地坚持训练的习惯,学生的习惯又从何养起?所以,这里我们仍然谈的是教师的习惯问题。  相似文献   

2.
成功始于习惯,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了国家把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经常发现许多学生对一些知识点掌握不牢,遇到难题束手无策,写作业时不会审题,错误率较高。部分教师却认为这是学生粗心所致.其实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普劳图斯说过.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学低年级抓起。  相似文献   

3.
从事数学教学数十年,笔者深知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时的困惑,即不知从何入手,学生虽说对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审、设、列、解、答等都很了解,但在具体操作时却是困难重重。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快速列数学应用题呢?一、学生审题时要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学习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大多数时间是教师给学生读题,教师读完题学生开始列式。到了中学,学生没有具备独立阅读数学应用题的习惯,虽说题读完了,但不知道已知什么,求什么。因此,笔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的时候,我会询问学生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在回答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在于教会学生解多高难度的题目,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此,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仔细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有很多学生做错了题目,教师要求订正,学生很快就能订正,根本不需要教师进行点拨.面对这种情况,很多教师认为学生是由于粗心而引起错误的.而实际上,教师应该透过学生的粗心表面,看到学生犯错实际上是因为没有认真阅读题目,或者是不会进行数学阅读的内在实质.我认为,阅读对数学学习中的解题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戴慧君 《宁夏教育》2012,(12):32-33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惯在实现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重任,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阅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认知水平和审美品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年级的升高,就会与阅读量大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我曾带过一个学生,他从小学开始就非常喜欢读书,刚开始,他和其他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多大差距,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差距逐渐明  相似文献   

6.
读四年级的女儿不喜欢阅读,连课本都不爱翻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分析和作文等语文题目丢分太多,数学题目的审题分析也很困难,因此,学习成绩一直徘徊不前。妈妈十分着急,软硬兼施也未能培养好孩子的阅读习惯,真是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7.
说到阅读,一般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文科的教学,都会想到语文、英语中的阅读理解。其实,很多学生都有一个通病——粗心,每次在学生做作业和考试之前笔者都会嘱咐学生要细心一点儿,认真读题,不要看错或漏掉条件。但学生依旧粗心,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这就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辛小芬 《广西教育》2014,(33):105-105
当前,许多数学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慨: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多数学生不能把题目读完整,有的学生连题目都不读,只看题目中的几个数字就进行计算解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答案。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时,计算题的正确率远高于应用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数学阅读,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一年级新生的读题、审题习惯没有培养出来,由于识字量少,做作业和考试时,都是由教师或家长读题讲解。到了二年级,放手由学生自己读题时,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差距很明显。有的学生读题磕磕巴巴,一道题里有好几个不认识的字,根本连题目都读不通顺,何谈理解题意?有的学生求成心切,读题速度很快,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怎能不出错误?有的学生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做题,根本不看题目要求,岂不知此一题非彼一题,岂能这样迁移?审题是解题的基础,从低年级就培养学生好的审题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每一位学生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思”等数学习惯谈几点自己的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其实不然,数学学习同样离不开阅读。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读题学生大都可以理解题意;可课外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时却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学生遇到不会做的问题时,只要教师对题目稍作分析,学生便茅塞顿开……因此我觉得许多学生并不是存在数学知识的缺陷,而在于不懂得如何分析题目,这也说明了没有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2.
窦红 《考试周刊》2011,(44):62-63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小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可靠保证。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是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曲丽巍 《考试周刊》2014,(10):105-105
<正>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好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要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换言之,学习英语必须开展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指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一、良好的听的习惯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法模仿"说"。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学科三年级第一册课本中没有出现英语文字,只有五彩缤纷的图片,使学生在初学英语时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听录  相似文献   

14.
正一年级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现在的一年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受过学前教育,可以说,他们在进入一年级前就已经对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没有系统的认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不尽相同。如果在数学学习起步阶段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乐学、善学,对学生来说将会受益终生。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邵娟 《湖南教育》2009,(5):27-27
《数学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计算总是出错,解决问题时不认真分析题意,错误率较高.而我们的教师却常常认为这是学生粗心所致,其实这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表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平时的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严玲 《学周刊C版》2014,(4):82-82
一年级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现在的一年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受过学前教育,可以说,他们在进入一年级前就已经对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没有系统的认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不尽相同。如果在数学学习起步阶段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乐学、善学,对学生来说将会受益终生。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读、写、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身的真实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内容,其中阅读习惯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19.
说科学是个万花筒,其实并不夸张,走进科学这个世界,意味着你不仅仅是要跟科学这门课打交道,还要跟与之相关的语文、地理、数学、美术、信息、物理等学科打交道,尽管涉及的相关科目内容浅显,但必须融会贯通,糅合到科学课当中。而面对科学考试中大量的文字阅读题目,针对进入中高段年级的学生以及他们目前的学习习惯来看,就如何养成适宜中高段学习的科学阅读习惯及构建完善的科学阅读学习习惯体系,这里向学生和教师提出了相应的三点方式方法,有助于学生尽早适应中高段科学阅读题型学习的过程,养成适宜中高段的阅读能力,结合学生已有的理解能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解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会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较差,上课听得很明白,课后却不会做题,久而久之,他们会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些学生并不是不会听课,而是不会学习,学习习惯较差,课前不预习,课后不主动复习与做题,只做教师布置的作业。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总结学生的坏习惯,通过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好的习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