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情态的角度考察"大不了"的语义内容,可以对"大不了"的四种用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大不了"在语言使用中可以表达认识情态、道义情态、评价情态三种不同的情态语义,但在语用功能上却表现出一致性,都反映出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严重程度进行主观小化,持有不以为然的主观态度。本文最后对"大不了"的主观性特征进行了考察,认为不同语义内容的"大不了"包含的主观性强弱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2.
英语情态动词语义交错、用法多变。明晰情态动词的语义特征可以加深对情态动词语义的理解和提高语用能力。英语情态动词有功能性、主观性、即时性、多义性四大语义特征,上述四个特征对英语教师可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即了解情态动词的功能性有助于拓展情态意义的表达方式,了解情态动词的主观性有助于对含有情态动词话语和不含情态动词话语差异的理解,了解情态动词的即时性有助于对情态动词中语气婉转或不确定性语义的把握,了解情态动词的多义性有助于对特定语境中情态动词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情态动词是情态表达的重要手段。现代汉语普通话和亳州方言中的情态动词均能表达情态系统中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的情态语义。表达情态语义的情态动词基本上对应,但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表达要求或请求,建议或提议,不满或责难,承诺或意愿等语用功能的方式基本一致,但表达效果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英语情态语义的两个次范畴,道义语义和认识语义有着界限模糊、非范畴化的特征。在英语部分方言中双情态(多情态动词)结构中,道义语义和认识语义的承载者通过语法结构的变化得到区分,这两个次范畴又显示出重新范畴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语义悖论是无论假设其真还是假设其假都不能成立的命题,就此意义而言,可称之为“不真不假命题”。除了具有悖论性质的“不真不假命题”,还存在着具有半悖论性质的“不真命题”和“不假命题”。对于不真命题和不假命题,应该采取与对不真不假命题同样的态度。语言层次论能消除不真不假命题那样的语义悖论,同样也能消除不真命题和不假命题那样的半语义悖论。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运用“情态信息”的传导是教学过程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知识信息、指令信息、评价信息和反馈信息通过“情态信息”的传导,对完善学生的运动心理,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情态和模糊限制语相互交叉融合,有着独特的语义特征和丰富的语用功能。情态词是模糊限制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模糊限制语是语言情态化的重要手段。对比分析COCA体育英语新闻子库和通用英语语料库发现,情态模糊限制语可以对命题内容做出适度推测,含蓄委婉的表达观点和态度,同时邀请读者进行对话协商,使体育新闻语言表达更加客观中立,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8.
商务英语语篇所传递的信息分为两种,一是实义信息,二是程式化信息。程式化信息的传递主要有语气、情态和语体三种形式。语气对程式化信息的传递主要靠语气配置单位,即四种基本句式来完成;情态对程式化信息的传递通过情态动词和语调来实现;语体对程式化信息的传递表现在词汇、句法和商务语篇模式上。  相似文献   

9.
“用”可以表示“必要”和“许可”两种情态意义,前者属于施事指向情态,后者属于说话人指向情态。两种情态意义与其出现的语境相和谐,在当代的普通话语体中“许可”义主要用于祈使句,句中不能使用过去时间词。“用”表道义情态主要分布于六种具有不同特征的构式,“用”主要出现在陈述语气的句子中,见于叙事语体中。“用”的否定、疑问、肯定三种用法在上古汉语中就已出现,相关情态构式在构式化后期存在一些变化,其构式变化是语法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副词"却"进行了再分析.指出:"却"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转折,并且应分为两类,即转折副词"却"和情态副词"却".前者是基本语法意义,后者是派生语法意义,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语义联系.尝试结合具体的句式,用比较的方法指明"却"不具有"进一层"、"恰巧"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语料为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报告,这是过往较少研究的情报语篇。通过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理论,我们对此报告的情态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也就是对意识形态、权力的分析。结果表明,情态是情报语篇必要而且重要的语言策略工具。而且,通过对文中情报报告的批评性语篇分析,本研究发现美国中情局所撰写的情报,情态的策略性使用是为其意识形态作用和权势关系所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在功能语言学中情态与诸多因素关联,其与情态助动词、人际语法隐语、情态附加成分以及诸如情态形容词、情态名物化结构等紧密联系。本文依据英语情态系统的功能分类,对奥巴马就职演讲的表达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俄语语料库中的例句,并通过与相应的英语情态意义研究的对比发现:在俄语语言处理过程中存在三个不确定因素(情态意义的不确定性,动词体的选择,否定提升);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容易导致对句子意义的歧义理解。尝试提出下述观点:自然语言乃至机器语言中消除歧义的理想解决方案是使一个情态词语只匹配一个情态意义;使一种否定的线性顺序只具备一个管辖领域;动词体的选择也具有唯一性。从对实际语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俄语的确有依靠句法手段来决定否定辖域的方法逐渐让位于语义手段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出售语义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语义场中各成员在上古、中古、近代汉语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描写的基础上分析该语义场的历史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5.
礼貌是个普遍现象。礼貌的产生在于交互,而情态在礼貌产生中起了重要作用。该文对情态的概念、情态的分类、情态动词表示的间接性与礼貌之间的关系作了论述,从而得出结论:情态和礼貌密切相连,它们看上去甚至是一种某个情态表达式的形式显性化程度和它表示的情态类型与它传达的礼貌程度之间的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美国宪法》及其27条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英汉对照版本为语料,利用WindowsWord中的查找与定位功能,对比分析两个文本中核心情态动词的使用及分布特点,并对其中最为主要的几个核心情态动词的翻译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示,情态动词在《美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使用呈相同规律,但亦存在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7.
情态动词是情态的核心表现形式,在意义表达中具有独特的功能与显著的复杂性。诸多研究发现,各个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在情态动词习得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情态动词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情态的概念及意义分类进行分析,并以基本情态动词为例对其教学过程进行认知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与语气系统的语类分析理论为指导,研究了英文简讯语类的情态与语气特征。结果显示,英文简讯中肯定陈述语气占大多数;过去时的使用多于现在时和将来时;情态助动词以及与情态有关的表达方式出现的频率极低。这些语类特征是由简讯的社会功能和语境的话语基调决定的。情态与语气系统的语类分析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类意识,增强语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Can的自述     
邹中娥 《阅读》2008,(11):40-41
Hello,everyone!我是casn。我是一个情态动词,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或情态。我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在句子中只能和紧挨着我的动词原形一起使用。我的基本意思是“能:会”。Now weleome to my world!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对20篇公益广告中的语气、情态类型和情态值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公益广告是如何选择不同语气及情态表达来实现其呼吁和劝说功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