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未来,满足行业需求和国际化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应从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式、师资素质和水平、学生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着手进行,培养具有战略性思维、跨界能力强、跨界视野宽阔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布局。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月14日至1月20日,华池县教育局精心组织全县39名中小学校长及领导干部参加"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校长素质提升专项培训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支持和提升革命老区的教育质量,促进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旨在培养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信念、具有人文情怀和服务意识、具有引领课程教学改革和学校特色建设的创新队伍、具有切实有效的执行管理能力、具有长远视野并引领学校及地区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学院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办学实践为例,介绍如何适应产业需求,通过"体制""平台""中心""模式""联盟""基地"等的构建,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现代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逐步迈上新台阶,从而走出了一条具有产业特征、行业特色、专业特点的办学路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念正在受到挑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重新构建。不仅如此,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动、高等教育思想的变革以及学前教育行业和机构的多样化都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理想的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培养具有全面教师专业素质的专业化幼儿教师;培养具有广泛适应能力和专业引领能力的幼儿教师;培养具有良好专业态度、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幼儿教师;培养具有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幼儿教育实践家。  相似文献   

5.
牛淑敏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0):59-61,74
实用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根据《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要为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实用能力为课程教改的主攻方向。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的实用英语课程改革尝试为基础,探索和分析英语课程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研究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相似文献   

6.
"再生艺术"是探究运用不同材料创作不同造型,体验多元材料与绘画融合的艺术创作形式。以"海宁潮文化"为题材,教师通过"创设多种情境,了解海宁潮文化""呈现多样材料,表现海宁潮文化""运用多个展评角度,细品海宁潮文化"等策略,探究海宁潮文化的再生艺术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再生艺术的思维方式,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7.
陕西师范大学是国家首批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之一。1997年以来,学校以"服务西部基础教育,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奉献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教育专业人才"为宗旨,在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始终坚持"三专一提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紧密结合,努力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育人思路;坚持培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包含文化传承、国家认同、责任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核心要素。从实践进路看,教育者可按照"家国情怀是什么""为什么要培育家国情怀""怎么样培育家国情怀"三个环节推进家国情怀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在办学实践中,清华大学围绕"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初步探索出一条"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一流大学应具备当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宽阔视野,要站在教育科技文化和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高度上,在培养精英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社会文化等方面作出表率。第一,从责任与作为来讲,一流大学要培养精英人才。清华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卓越领导能力的创新型优秀人才。学校实施优势转化战略,将各方面的办学资源和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三农"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使命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卓越农村公共管理人才队伍。湖南农业大学坚持"立足地方,服务‘三农’"专业办学定位,按照目标特色化、组织多元化、投入高效化和监控全面化的要求,不断加强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卓越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