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自然成因与结果表现两方面,选取8个单项指标,构建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遥感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GIS技术,研究2000~2010年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并对其生态脆弱性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程度有小幅下降,流域生态脆弱性均值由0.4468下降至0.4181。(2)将流域生态脆弱性划分为5个基本类型,2000~2010年间湘江流域极强脆弱、强度脆弱类型区栅格数量比重分别下降了2.04%和13.47%,中度脆弱、轻度脆弱和微度脆弱类型区栅格数量分别增加了1.13%、3.01%和4.45%。(3)湘江流域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显著,具有集簇分布的特征。生态脆弱区的空间聚集程度呈现出较高的正相关,空间格局伴有破碎化的发展趋势。生态脆弱性显著性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娄底、永州市辖区;低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罗霄山、南岭地区。  相似文献   

2.
作者应用3S技术对广西边境地区8个县市区的TM影像进行解译分类及统计,以DEM为源数据进行坡度分析生成坡度专题图,并对每个评价单元的影像分类结果进行采点抽样检查,确定了广西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因子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得出那坡县、龙州县、凭祥市、东兴市、防城区为中度脆弱区,靖西县、宁明县为重度脆弱区,大新县为极度脆弱区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从2004年的中巴资源卫星影像中提取贵阳水源地三大水库水源涵养地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景观指数法进行水源地土地覆被格局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以三大水库为中心的水源涵养地总面积为127 584.63hm;旱地、水田和建设用地三种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严重的用地类型占研究总面积的59.91%,而林地和灌...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与覆盖(LULC)变化是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南方丘陵区人口密集,但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90年代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产生了急剧环境变化.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区,以1990年、2000年两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植被和建设用地信息,通过反演植被覆盖度,对植被覆盖度进行分级处理,获得了研究区植被覆盖等级分布图,最后,通过对比1990年和2000年建设用地和植被覆盖等级图获得了研究区建设用地和植被覆盖演变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0年内研究区建设用地发生了显著扩展,扩展区域主要集中在衡阳市区周边,扩展区总面积为237.34km2;植被恢复区主要位于研究区北部区域,植被退化区位于研究区西端以及衡南县、祁东县和常宁市等3县市交界的湘江河谷地带以及南部的山区;城镇扩展区内植被退化严重,植被退化面积达到166.84 km2,占城镇扩展面积的比例为70.30 %.  相似文献   

5.
基于RS和GIS技术,以LandsatTM/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湟水流域平安段的1996年、2003年和2010年的TM/ETM影像中提取土地利用数据,分析该区域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湟水流域平安段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草地、林地和耕地,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3%;其中未利用地没有变化,耕地在不断减少,林地、草地及建设用地在增加。这主要是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同时随着对保护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力度的不断加大,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地、草地等土地类型将得到更大力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4年09月11日Landsat-8 OLI/TIRS影像数据,以安徽省马鞍山为研究区,使用ENVI5.1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Landsat-8影像的TIRS10波段使用单窗算法进行地表亮度温度反演,再对OLI多光谱影像使用神经网络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并利用GIS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芜湖市城市热岛效应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马鞍山城市中心区地表亮度温度明显高于市郊,强热岛区与热岛区面积共12.80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1%,城市热岛效应存在但不显著;(2)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不同,地表亮度温度差异明显;(3)建设用地表面温度相对较高,是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林地和水体面积的增加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生态脆弱区(ECOTONE)面临脱贫与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任务,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既是实现双重任务的手段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生态脆弱区的城镇化必须考虑生态脆弱性和特殊的人地关系。在分析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生态脆弱区城镇化的具体实际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学理论、城市地区理论和新城市主义的观点,参照国内外成功的实践经验,生态型城镇化是生态脆弱区城市化过路的必然选择,“大分散、小集中”是脆弱生态区城镇化可行的区域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2013年8月11日Landsat 8影像为数据源,以ENVI5.1遥感软件为平台,对安徽省滁州市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分析.首先采用单窗算法对Landsat 8影像热红外波段进行热辐射亮度和地表亮度温度反演,并对亮度温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其次按等差级数将滁州市热岛效应分为强绿岛区、绿岛区、正常区、热岛区和强热岛区;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滁州市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滁州市市区地表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市中心温度最高,城市热岛效应显著.(2)研究区内强热岛区和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市区建成区,占研究区面积的5%;强绿岛区和绿岛区主要分布在郊区和农村附近,占研究区面积的78%.(3)研究成果可为滁州市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河北省山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土地利用二次调查数据和DEM数据,依据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制成土地利用类型图、地面坡度分级图、海拔分布图等相关图件;采用空间叠置的相交工具及数据挖掘等方法,进行河北省山区生态修复的空间设计,并对河北省山区生态修复适宜性进行分区.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山区可以分为2个大区、4个亚区、20个类型区.大区中适宜生态修复区面积为73 989.46 km2,在评价区和研究区所占比重分别为71.35%和60.20%;暂不适宜生态修复区为15 501.61 km2,所占比重分别为14.94%和12.61%;不适宜生态修复区为14 224.71 km2,所占比重分别为13.71%和11.57%.20种类型区中14种类型区可进行生态修复,根据采取的生态修复措施又可以分为5区.研究结果可以为河北省山区今后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加快水土流失的防治步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怒江大峡谷旅游区及周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脆弱性分析,表明本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同时,结合特色旅游资源、发展支撑体系、旅游客源市场、同类峡谷案例比较分析,表明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怒江大峡谷旅游区发展措施有利于本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与保护,具体措施包括:开展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工作、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乡镇居民参与旅游建设开发工程。最后,提出了怒江大峡谷及其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6、2009和2018年LandsatTM/OLI遥感影像,采用RSEI指数对绵阳市区的生态环境及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6-2009年绵阳市区生态质量呈下降趋势,RSEI均值从0.769下降至0.709|2009-2018年生态质量有所改善,RSEI均值从0.709上升至0.733|各年份的评价指标标准差与PC1荷载值的绝对值呈正相关。定量分析绵阳市1996-2018年快速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出结论:1996-2018年间,涪城区和游仙区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环境质量下降的区域多分布于涪江沿岸|与指标相关的地物种类越多、面积占比越大,对环境影响越强|随着绵阳市区的发展,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指标由1996年的绿度变为2018年的干度。提升城市环境,需合理配置城市建设用地,多种类多面积进行城市绿色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本科生综合实践技能为建设目标,依托于野外教学实习基地,构建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处理数据信息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建设内容为利用遥感技术、现代测绘科学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多时相遥感影像,设计分层分类遥感信息提取方法,获取调查区多时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数据,依据时空变化特征,提取土地利用变化敏感区,采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进行大比例尺影像敏感区动态监测,并综合研究土地利用敏感区的生态环境演化及社会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种遥感卫星的发射成功,有了许多可利用的多传感器、多时相、多分辨率和多光谱遥感影像。针对日益庞大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根据具体研究工作的需要,结合贵州高原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从各卫星影像数据的参数、质量、价格、应用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和探讨,对在贵州这一特殊的地形区遥感影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常宁市水口山矿区是我国著名的金属矿山,已有上百年的开采历史。随着矿产开采的持续,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水口山矿区主要分布区域松柏镇为研究单元,以1990年、1999年、2013年的三景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法、决策树分类法等对三个时期的矿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提取,得到分类精度kappa系数分别为86.04%,83.50%,85.67%。研究结果表明:矿区二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明显,林地、耕地显著减少,耕地面积减少374.76hm2;草地、建设用地、矿产用地增加较多;特别是矿产用地和建设用地显著增加,增幅分别达到73.34%和50.40%;水域面积总体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5.
崔丽霞  王蕾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6):48-50,60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研究气候、水温、生态、农业等领域的重要参数。遥感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取较大区域的地表信息,因此使用遥感技术对土壤含水量进行提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2015年8月15日获取的唐山市中北部地区Landsat 8影像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植被归一化指数和反演地表温度,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得到该区域内的土壤含水量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可对Landsat 8遥感影像进行土壤含水量信息的提取,由此也扩充了Landsat 8影像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典型喀斯特区贵州安顺市为研究对象,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解译出研究区石漠化和土地利用分布图,研究安顺市石漠化区土地利用结构。结果发现:安顺市石漠化和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明显,石漠化只发生在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等六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石漠化发生率较高。安顺发生石漠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灌木林地、未利用地和草地,其石漠化面积占整个安顺市石漠化面积比例近65.6%,其强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79.9%。石漠化治理工程应充分考虑石漠化发生的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布设防护林、经济林和草地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7.
洪灾的遥感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是洪灾调查的先进方法 ,其实用性已日益得到证明。把TM影象作为资料 ,将SAR影象作为灾中的资料 ,以武汉地区为例 ,利用遥感图象处理软件 ,进行水体信息提取 ,研究水边界的变化、淹没面积等水文要素 ,进行洪水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遥感影像信息元数据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遥感影像元数据概念和作用,分析制定标准可行性、必要性及内容范围;探讨管理过程中的元数据的录入、工具、存储、安全等几个关键问题;最后,从数据流程的角度概要论述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9.
Environmental impact prediction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nvironmental impact prediction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many environmental studies. A wide variety of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is concern. During this study, remote sensing images were used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prediction in Robatkarim area, Iran, during the years of 2005-2007. It was assumed that environmental impact could be predicted using time series satellite imageries. Natural vegetation cover was chosen as a main environmental element and a case study.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n natural vegetation of the area were investigated considering the changes occurred on the extent of natural vegetation cover and the amount of biomass. Vegetation data,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lasses (as activity factors) within several years were prepared using satellite images. The amount ofbiomass was measured by 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 (SAVI)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based on satellite images. The resulted biomass estimates were tested by the paired samples t-test metho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average biomass of estimated and control samples at the 5% significance level. Finally,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fo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prediction. All obtained regression models for prediction of impacts on natural vegetation cover show values over 0.9 for bo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R-squar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ed methodology, the prediction models of projects and plans impacts can also be developed for other environmental elements which may be derived using time series remote sensing images.  相似文献   

20.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图像资源日益丰富,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迫切需要突破图像数据向有价值信息转化的瓶颈,遥感图像解译因而成为目前我国遥感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我院《遥感图像解译》课程为面向电子信息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在对这门课的教学实践与科研活动的基础上,从《遥感图像解译》课程的体系和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应用、实践教学设计等环节,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该课程的建设成果,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