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虚拟现实的应用使新闻真实性从记者应在场转向受众应在场.在VR新闻中,受众能以具身性的第一视角观看新闻,通过实时操纵的感觉综合体"人替"体验不同的角色,在与新闻情境的交互中获得切实的个体经验.真实性边界的突破使新闻真实在认识论、求真的方法以及伦理上重新被考量,VR新闻否定早已置入新闻叙事结构中的真相,肯定真相应在受众与新闻的交互关系中产生.这一认识上的转变,使新闻内容与虚拟现实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成为激活真实的重要前提,也令融汇事实之真、体验之真、伦理之善成为VR新闻开发的核心指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5G网络、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浪潮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广泛应用,身体在场在融合新闻实践中的意义愈发明显。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人类认知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从这一视角出发,可发现当下新闻报道借助移动直播、短视频、AI、H5、VR等一系列前沿技术,给用户带来了身体的连接、交互和共情等一系列具身化体验,并在新闻真实观层面引发了从离身在场的客观事实向具身在场的直接体验的转变。研究的现实启示是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策划中要注意以用户身体为出发点,注重新闻报道过程中用户的身体体验,并以用户身体反应来检验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坤  陈瑾 《采.写.编》2021,(11):91-92
体验式采访是记者身至、心至和情至的过程,是最大限度逼近新闻真实的过程,也是将受众带入新闻现场、带入角色、带入情感体验的过程.体验式采访的新闻作品会对受众的心智产生多维度的深刻影响,从而提高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对新闻主旨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虚拟现实新闻因其逼真和浸润带给受众更多的体验和互动,突破传统新闻的报道模式,在国内外发展迅速,但目前虚拟现实新闻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和伦理风险,技术的革新与用户体验的提升是虚拟现实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虚拟与现实、真实与误导、特权与赋权、技术与内容的博弈是虚拟现实新闻面临的严重伦理风险。虚拟现实新闻的热潮,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对解放束缚、自由主动获取信息的乐观,这种全新形态的生活方式,使自由的未来传播形态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技术(VR)是指通过计算机将现实场景进行三维仿真,使用户身临其境地沉浸在模拟环境中。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逐渐成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新闻报道中,简称为VR新闻,可定义为"沉浸式新闻",VR新闻能够给受众带来全新立体的新闻体验,能够重构新闻叙事方式、直观还原新闻场景,建构受众全知视角,对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新闻报道中还存在一定不足,譬如新闻形式较为固定、缺乏专业人才、生产成本高等,需要分析现状,思考并探究出解决对策,可提升技术、培养专业队伍,降低技术成本。本文将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21,(8):12-20
在数字新闻生产与流通的生态中,"新闻真实"实现的方式与策略发生了结构性变革,数字时代对于"新闻真实"的探讨往往与新新闻样态的出现相伴生,学术界形成了若干围绕新闻真实的"××真实"类阐释语簇。本文认为,媒介技术层面的"体验真实"、认知心理层面的"收受真实"以及权力关系层面的"协商真实"是数字时代"新闻真实"理念在流变中衍生出的阐释话语新构型。经典新闻学理论中的真实性理念因新闻主体及主体间关系差异而呈现不同面向,数字新闻生产实践的过程在承认"新闻真实"的相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也从作为新闻行业的一种专业准则转变为协同再造社会集体理性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厘清虚拟现实媒介的概念的基础上,基于感官、认知和时空维度提出虚拟现实媒介具有感官延伸、身体返场、再现和超越三个核心特征。基于此,进一步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出发,系统探讨虚拟现实媒介的三类叙事形式及其实践案例。其中,虚拟现实媒介交互式叙事基于叙事环境构建和叙事规则规划,能够让用户感受具身参与故事体验;虚拟现实媒介沉浸式叙事重视用户的心理体验,通过感官复现与自然的叙事引导和交互,帮助用户获得多层次沉浸体验;虚拟现实媒介跨时空叙事形式则借助时空构建和时空多维转化为用户提供跨时空体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媒体将逐步走向智能化、智慧化。以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媒体,引发了媒介内容生产者从人转向人与机器共同生产,内容判断标准从以新闻事件价值为判断维度走向以受众心理感知价值为维度,内容形态从形式上的糅合走向实质意义的融合,用户信息体验由以传者视角为主导到受众虚拟临场体验的变革。面对技术对新闻生产的颠覆与变革,作为职业传播者,要学会顺应形势,认清自我价值,与技术一起协同进行新闻内容的优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所应知的基本常识.然而,在各类新闻媒体每天产生的大量稿件中,不符合客观真实的报道也不鲜见,久而久之,使受众对媒体产生了信任危机.面对广大受众的期待,新闻工作者要以"真实"为第一要求,报道经得起检验的新闻.这就需要从本质上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元宇宙环境中“沉浸式”场景新闻使混合真实、体验真实出现,新闻真实也从传统的符合性真实变为融贯性真实。但受制于技术缺陷、资本入侵、UGC传播模式的弊端,元宇宙中的新闻真实性构建也面临着挑战。国家及其相关部门可以从改善技术、出台法律法规、培养专业人才这三个方面来改善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1.
Truth     
  相似文献   

12.
john  hudson 《Philosophical Books》1989,30(4):220-222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Democracy thrives on journalism, and journalism thrives on truth. The subject is Truth—what it is, how we find it and why it’s important. In finding Truth, the internet is a rich and dangerous source. Nothing is better than a well-prepared, face to face interview. But Truth is not free. Journalism must find a way to elicit payment for all forms of disseminated Truth—print and online. One Truth seems clear: books and magazines will never disappear, be displaced or diminished to irrelevance.  相似文献   

18.
19.
20.
<正>各位同仁: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高校图工委)成立40周年之际,高校图工委授予我“高校图书馆榜样馆长”称号,我感到无上光荣,衷心地感谢高校图工委对我的高度肯定!12月初,高校图工委邀我在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获奖感言,我欣然接受,不假思索地提交了一个发言题目——“因服务得真理享自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同仁马上意识到这个题目源自燕京大学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