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修乃清朝末期锐意学派教育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和教育创新。严修力主废除科举制度,并且大力兴办女子教育、师范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他在这些领域都实施了深层实践活动,这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2.
曹凯 《兰台世界》2012,(10):9-10
张伯苓亲历了西方各帝国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以及目睹清朝晚期政府的腐败无能,决心以教育实现救国.作为著名教育家,张伯苓精心创建"南开",为第一任校长,他在中国首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念,率先提出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子中学、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等多所以校风良好而著称的学校,培育出周恩来、梅贻琦、曹禺等杰出的南开学子.  相似文献   

3.
曹文霞 《兰台世界》2014,(7):115-116
本文将系统分析苏轼的教育思想,从他的教育哲学出发,分析他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另外,笔者将从女子教育和童蒙教育两点出发,分析苏轼如何针对这两类群体进行教育,并提出苏轼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系统分析苏轼的教育思想,从他的教育哲学出发,分析他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另外,笔者将从女子教育和童蒙教育两点出发,分析苏轼如何针对这两类群体进行教育,并提出苏轼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梁丽英 《大观周刊》2011,(32):26-26
蔡元培终身投入在教育事业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女子教育思想,对女子教育在近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蔡元培的女学思想主要有主张设立女子学校,对女子进行教育;女学的设立不是培养贤妻良母,而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女性。蔡元培对近代“贤妻良母”教育思想进行了扬弃和改造;主张实现女子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6.
陈子褒认为妇女和儿童才是中国的希望。本着这一原则,他打破女子不能入学的金科玉律,破例招收女子,兴办平民基础教育,开女子义学,编妇孺教材,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教育实际当中,为中国近代的初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在北大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提倡的“五育并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及自由人格的大学教育思想,对我国近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白一之 《兰台世界》2013,(13):120-121
<正>康有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教育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维新运动的主要引导人。康有为来自于一个书香趣味浓厚的家庭,其接受到的教育理念也是西方的人权主义,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康有为诞生了为女性谋权益的思想,极力为女子可以获得学习教育的权利而不断努力。康有为与梁启超进行维新进程中,办设了女学报之类的思想文学刊物,中国第一个女子学校就是他们创办的,在一定程度上给女性的教育之路开阔了空间。  相似文献   

9.
马小力  郭晓颖 《兰台世界》2016,(23):115-118
1907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官费派遣23名女师范生赴日本实践女学校留学,成为清末留学教育的一大壮举。究其历史背景,清末时期,清政府推行教育新政,逐渐开始重视女子教育,并鼓励女子留学;奉天地区在革新派官僚的带动下实施教育改革,为培养女子师范人才,尝试官费派遣女性赴日留学。之所以能够顺利派遣,还与当时日本国家主义的贤妻良母教育思想以及日本各界对中国女留学生的积极接纳有关。  相似文献   

10.
教会女子教育是中国近代教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侵入,中国东北营口开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东北创办女子学校以传播基督教教义和培养妇女基督教徒,客观上对中国东北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我国女子教育启开一扇窗子。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先生不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大力提倡女子也要接受正规的新式学校教育,并且亲身投入实践中去,与志同道合之士创办了不少女子学校。先生在女子教育问题上的艰难探索,着实为后来者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苏莉  李岩 《兰台世界》2012,(30):80-81
谭嗣同是中国民主思想启蒙的先行者,他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理论,吸收了西方“民约论”的思想和佛教中的“众生平等”等理论,来厘定君主的由来与实质,申明民本君末的民主思想,倡导人权平等,构筑其改造社会的民主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杨昌济(1871—1920)是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他学贯中西,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特别重视道德教育的培养。在智育上,杨昌济有其独特的思想,通过他的观察,他早就认定曾经向他求学过的毛泽东、向警予、蔡和森等皆是中国之栋梁;在体育上,杨昌济认为体育关乎国家的兵力,国民的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90年代.俞可平说了一句实话:人权应该被视为人类的基本价值。2006年.他又说了一句实话: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由此被卷入了民主的风暴眼。他所描绘的“增量民主”.成为过去十年中最动人、最现实.实践中又最难精准把握的中国民主路线蓝图  相似文献   

15.
沈钧儒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法学家和律师。他一生饱经世事、学贯中西,积极投身宪政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主法治、人权保障和司法独立等思想。沈钧儒的政治法律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法律思想史上占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巴特勒是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从事图书馆学教育20余年.文章基于巴特勒的文章和教学实践,总结了他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即以"研究"为教育核心,重视通识教育和全面教育,强调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职业的关联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是我国现代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民主主义为思想基础,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蔡元培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使他将教书育人看成是救国图强的必然途径,蔡元培是在经历了内忧外患的洗礼后形成的思想总结,这在近代中国具有普适性的影响意义。严复曾经有"民力已荼,民智已卑,民德已薄"[1]15,  相似文献   

18.
董志薇  王冬艳 《兰台世界》2016,(22):107-109
在中国古代,广大女性并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直到近代女子学校的创办,中国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女子教育。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女子教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女子教育观念的变化也使得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何思源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末,他受命出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期间,他力主改革传统教育,积极为教育争取经费,发展义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对近代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朱剑凡是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他所创办的"周氏家塾"开湖南地区女子教育之先河。"周南女中"十分重视女子体育教育,为湖南地区的女性体育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