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许永  魏葳 《新闻爱好者》2012,(18):25-26
"跨界"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全国高校几乎都面临着跨学科与复合式教学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尤其在艺术类院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艺术新兴领域的数字媒体艺术更加强调"团队"与"合作"的概念。艺术院校的教师在艺术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具备"跨界"培养人才的意识,积极探索与尝试最适合培养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满足新时代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文结合南京艺术学院近年来对于艺术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尤其研究了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中教学的大量实例和成果,对该领域的"跨界"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郑岩 《新闻窗》2011,(1):116-117
长期以来,我国的新闻教育一直纠缠于侧重“学”(理论教学),还是侧重“术”(实践教学)?是重在培养珲论型人才.还是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实际上,从新闻学科的本质上看,“学”与“术”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统一的;理论和实践也不是排斥的,而应该是结合的。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3.
探讨“数智赋能”内涵及“数智赋能”背景下的情报思维培养,为情报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参考,有助于“数智赋能”的高效实现。本文分析情报学视角下的“数智赋能”基本问题,梳理“数智赋能”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明确“数智赋能”对情报思维培养的新要求,厘清“数智赋能”背景下情报思维培养的实践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智赋能”过程中需要贯彻情报思维以确保“数智赋能”的质量和效率;需立足于情报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初心,基于顶层逻辑视角明确情报思维培养的实践价值,以针对“数智赋能”对情报思维新要求的理论探索为学理支撑,面向“数智赋能”与国家战略现实需求将完整的情报思维合理融入教学及应用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
总结和梳理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出版物流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成绩与不足,结合现实发展的特点,同时面向新闻出版总署的"十二五"规划,研讨当前出版产业和出版集团在物流与供应链方面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相关理论研究的突破点和思路,并提出当前我国出版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产学研"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促进出版物流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出版物流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常冬云 《大观周刊》2012,(24):326-326
作文是制约语文教育改革的瓶颈,写好作文要从低年级写话做起,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培养学生写自己最想写真话,充分利用课堂先说后写,设置活动来激发写话兴趣。  相似文献   

6.
刘晖 《中国编辑》2006,(6):37-39
我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有相当的规模,为新闻出版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新闻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 编辑出版学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许多的理论、规律都是从现实的出版实践中总结与提炼出来的,最终也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在高校的专业教学中,除了正常的课堂讲授以外,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高校为了培养合格的、能够适应出版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在传授一定的理论与知识之外,还必须根据出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不仅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出版技术和理论,胜任新闻出版单位编辑、出版、营销等工作,而且成为新一代具有开拓性的创新人才。因此,在编辑出版学专业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必须提到与课堂理论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相似文献   

7.
章彦 《传媒观察》2014,(8):35-36
理论创新型教学一直是新闻学教育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它既需要与当今大量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又需要有充分的理论交流和探讨。对于新闻学基础理论发展来说,由于它受经济水平和科技实力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目前出现了理论更新渐次落后于实际的状况,这便对理论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新闻理论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手法上提出了建立理论探讨和辩论市场等一些教学手法的尝试,并阐释了运用新型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首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不断更新和优化。本文探讨了MIS课程教学的合理的体系,尤其是对案例教学的迫切性的要求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探讨出 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为国家培养出真正有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9.
骆小航 《大观周刊》2012,(8):294-294
“培养爱美的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如何结合语文课本对学生对行爱美情趣的培育,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写什么?”“怎么写?”对于记者而言,找个新闻线索或许不难,但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尤其是能冲击好新闻的线索,却并没那么容易。别着急,静下心来,按照“四力”要求,用双脚去探索、用慧眼去观察、用头脑去思考、用文笔去润泽,常对手头线索过过筛子,看看新不新鲜、有没有价值,习惯成自然,好的新闻线索就不会漏掉。  相似文献   

11.
高职广告专业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业能力,这是摆在所有高职院校广告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工作室"制教学是一种促使学生与专业岗位实现"零距离"接触的教学模式,是推动高职广告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我校广告专业坚持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以"工作室"制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于波 《东南传播》2016,(10):54-56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不仅有利于沿线64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繁荣,促进不同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互鉴,也为深化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契机。面对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新形势,中国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尤其是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建立更加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设置("硬件")和文化自觉("软件")两方面入手,同时贯彻"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培养方针,为"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薇 《大观周刊》2011,(40):72-72
高中新课改要求教师和学生改变旧有的英语教学观和学习观,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要培养学生的高水平语感,真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现阶段教学实际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尚有矛盾,从实际出发,英语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对英语的偏见,正确对待英语学习,通过课堂上创建语言环境、课后练习设计及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三个策略使语感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体现英语新课程的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4.
措登俄日 《大观周刊》2011,(15):188-188
从沿用已久的“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从课程论层面讲,它要求我们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应该树立课程意识.并着眼于从课程建构的角度,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加快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与发展。这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静琴 《大观周刊》2012,(16):259-260
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相结合是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我将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通过运用形象思维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挖掘课本中的“做”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祁艳红  陈少志 《传媒》2023,(10):76-78+80
“四史”以厚重的史实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决定了其融入新闻传播学科理论课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基于“四史”教育融入新闻传播学科理论课程的现状,文章提出“四史”教育融入新闻传播学科理论课程的“三课堂”的协同路径,即教学的课堂、实践的课堂与网络的课堂协同,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从而赓续党的精神血脉、更好培养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孙波 《大观周刊》2011,(48):170-17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一切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的一切环节都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蔡姗 《出版科学》2016,24(3):57-60
“网络编辑实务”是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课题组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三方面进行改革探讨,依托“网络编辑实训平台”上的实践课程,将职业资格考试引入课堂,试图闯出一条新路,为网络媒体企业输送技术、技能性人才。  相似文献   

19.
钟伟 《军事记者》2006,(6):59-59
报纸上的理论专版,办好不容易。这一方面是因为理论版的理论性、业务性比较强,对编辑自身的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还因为一些作者没有把握理论文章撰写的特点和要求,写出的稿子与理论版的要求无法“对接”,常常使编辑陷于无“好”米下锅的苦恼。大体归结起来,理论版的编辑们有“五怕”:一怕“撒胡椒面”。来稿当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种情况,即就是把一个大题目分成若干个子题目,然后“一二三四”逐个开起“中药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不是洋洋洒洒刹不住车,就是蜻蜓点水说不透理。对于容量有限、版面金贵的报纸而言,“大块头”的文章除非特别精…  相似文献   

20.
尕巴 《大观周刊》2011,(22):205-205
从沿用已久的“汉语文”到“汉语”的课程称谓的转变,从课程论层面讲,它要求我们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应该树立课程意识。并着眼于从课程建构的角度,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加快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改革与发展。这也是全国普通汉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对我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