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莹  王泠一 《新闻记者》2008,(11):34-36
<新民周刊>自1999年1月创刊以来,以"影响主流"为己任,关注"新闻、新知、新锐,民生、民情、民意",力求理性、冷静、智慧的办刊风格,其"言论"、"调查"、"绿色GDP漫谈"、"书评"等同定栏目广受关注.2003年底,<新民周刊>还在同内首推"年度封面人物"评选,作为兼具深度和速度的时政类新闻杂志,<新民周刊>成为契合新型牛活方式的新闻读本,受到了城市中产者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报纸上经常能读到一些夹叙夹议、寓意于事、思想深邃,文笔或轻松或雅致或犀利或泼辣,但却写得雅俗共赏的文章。这里的“事”是新闻,这里的“议”是评论。这类新闻评论,跟社论、评论员文章有所不同。它把新闻的内涵予以延伸和深化。这类文章,就是“新闻随笔”。新闻随笔大致有如下三个显著特征: 一、新闻与思辨的融合。新闻随笔,顾名思义,其基础是新闻。随笔是文学范畴的文体,文学随笔,所叙之人所叙之事,都为个人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3.
武里 《今传媒》2003,(5):54
一年一度,立秋刚过,月饼的话题又摆上议事日程上。文章怎么做,一味地披露某月饼怎么贵,怎么大,当然也需要,但透过现象、抓本质,往深处作,这就不是一般的新闻能做到的,需要言论这一批判的武器。 8月9日上海新民晚报《新民随笔》栏目看到一篇《月饼已不再是月饼》的文章,顿时被吸引住了。因为读该文前,刚看过新华每日电讯报上一则新闻:《天津:一盒月饼,差1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报纸上经常能读到一些夹叙夹议、寓意于事、思想深邃,文笔或轻松或雅致或犀利或泼辣,但却写得雅俗共赏的文章。这里的“事”是新闻,这里的“议”是评论。这类新闻评论,同社论、评论员文章很不相同。它把新闻的内涵予以延伸和深化。这类文章,就是“新闻随笔”,特征大致有三: 一、新闻与思辨的融合。新闻随笔,顾名思义,其基础是新闻。随笔是文学范畴的文体,文学随笔,所叙之人所叙之事,都为个人所见所闻。而新闻随笔所叙之事所叙之人,都是确切定义上的新闻。何谓新闻?新闻界有两种说法,权威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新近提出的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现的事实的报道”。不论“发生”还是“发现”,新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12月27日,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出席会议,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于永湛受龙新民署长委托,代表总署党组做工作报告;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柳斌杰作关于制定<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说明并主持会议;28日,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龙新民,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作了重要讲话,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于永湛主持会议,柳斌杰作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6.
一目 《出版参考》2008,(12):M0002-M0002
赵超构,浙江瑞安人。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经济系。曾任南京《朝报》主笔、重庆《新民报》副总主笔。后参与创办上海《新民报》并任副总主笔兼总编辑。建国后历任《新民报》总主笔,新民晚报社社长、总编辑等,以“林放”笔名撰写《随笔》、《未晚谈》等专栏。著有长篇通讯《延安一月》,杂文集《世象杂谈》及《赵超构文集》(六卷)等。  相似文献   

7.
耿法 《新闻采编》2005,(1):37-37
过去报纸的总编大多亦是报社主笔,重要的社论、评论往往由老总亲自动笔撰写。总编不仅在新闻上是内行,在文学上也颇有功底,一些笔力雄健老辣的杂文、随笔经常出自于老总笔下。解放前京报的邵飘萍、大公报的张季鸾、南京人报和新民报的张友鸾等,皆是著名的老报人,身为老总每天要处理繁忙的编务,但依然笔耕不辍,文名远播。解放后这样的老总依然不少,譬如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便是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8.
赵超构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著名的评论家、杂文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参与上海《新民报.晚刊》的创刊工作,并先后担任新民报社总管理处副总主笔、总主笔兼上海《新民报.晚刊》总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社长。在《新民晚报》工作期间,提出了新闻改革的许多创见,助推《新民晚报》达到新的高度,使其在同类报刊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闻传媒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新闻周刊特别是时政新闻周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就其影响力、发行量看,不仅难望国际著名周刊的项背,即便在国内新闻期刊市场,时政周刊也是"叨配末座".2009年8月,世纪华文对2009年上半年8家新闻类杂志进行了监测,在销售量排名中,<中国新闻周刊><新民周刊><瞭望东方周刊>(以下分别称为<中新><瞭望><新民>)位居第6至8位.缘由可从不同层面得到理解,但鉴于"内容为王"对新闻媒介的普适性,决定了对其的阐发是探讨新闻周刊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据当年重庆《新民报》总编辑陈理源先生回忆:1941年12月11日,采访部主任浦熙修发给他一则"孔夫人爱犬飞渝"的新闻。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危在旦夕,居留香港的许多著名文化工作者和其它人士都因交通工具缺乏不能尽快撤离,而孔祥熙夫人的洋狗却从香港飞到了重庆!这条新闻理所当然地被新闻检查机关扣压了。浦熙修并不  相似文献   

11.
《出版广角》2013,(3):2
"新民说",取自《大学》和任公先生1902年的《新民说》。《新民说》是承接戊戌、辛亥与五四乃至今天的关键,中国的近代正是从这里开始。"新民说"的理念是寻求"现代中国的维新固本之道"。它不依凭于想象与感性,而是着力于理性塑造,意在"作新民";它不完全服膺于西方,而始终坚守"中国立场";它兼具人文情怀与批判精神,寻求"建设性"之道。"新民说"是一个平台。在这里。我们期望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0日,推出新评论栏目"评论员随笔"。在其编者的话中写道:"在你眼中,人民日报评论员是谁?也许是持中守正的政论写作者,也许是言语犀利的时事观察家,也许是面孔严肃的党报新闻人:似乎有一些特殊,也带着几分神秘。面对多元多变的言论竞逐时代,处身互联互通的新媒体场域,我们并不甘于"等风来",而更愿用手中的笔,勾勒出自己的"另一面"。今天起,评论版开辟"评论员随笔"栏目,党报评论员们  相似文献   

13.
"想好了再说",是本人即将出版的新闻评论集的书名。这部由浙江省记协编辑出版的"浙江记者丛书"之一的评论集,收入了本人近20年所写的评论、杂文、随笔120余篇,其中包括20余篇获浙江新闻奖和3篇获中国新闻奖的文章。2005年,应总编辑的要求,本人在宁波日报上开了一个评论专栏《张弓慢评》。"张弓"是我的笔名,"慢评"是有意与一些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新闻学会8月16日在北京日报社多功能厅举行第三届理事会,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龙新民出席会议。龙新民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市新闻学会是本市新闻界的重要新闻学术团体,要充分发挥新闻界老领导、老专家的作用,团结广大新闻专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开展多种体裁的学术研讨,根据新形势,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新闻宣传质量的提高。这次理事会听取并审议了市新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许文作的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新的章程,表决通过第三届理事会组成人员,选举产生了理事会领导机构,经推选并报请市委宣传…  相似文献   

15.
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偏爱而又写得最多的是“市场随笔”。1993年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的《话说市场》专著中.选用了98篇“市场随笔”。在采写“市场随笔”的过程中,我初步摸索到一些经验。概括讲,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教育是指"学校以外的一切文化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1]313。中国近代社会教育出现伊始,就是一种面向民众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民众智识,改良社会[2]182。戊戌变法以来",开民智"、"作新民"观念的出现,标志着近代社会教育思想的萌芽。《新民丛报》的"新民"思想是清末社会教育思想的代表,并对民国以后的社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新民丛报》的社会教育思想《新民丛报》创刊宗旨称,"本报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  相似文献   

17.
湖北日报老新闻工作者程平同志继出版《方田拾绿》、《方田拾葭》之后,第三本文集《方田拾苞》又于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新闻研讨、新闻随笔、新闻阅评、新闻评  相似文献   

18.
信息机会主义:山西黑砖窑的隐身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黑砖窑事件成为今年6月以来最热的新闻,在一个"以法治国"的国家里,居然发现数以千计的形同奴隶的人群,令人震惊。《新民周刊》发表的记者杨键的文章《"黑窑奴工"十年之痛》指出,他在十年前就采访和揭露过黑砖窑;除此之外,其他媒体也有过相  相似文献   

19.
“三张一赵”之赵,即赵超构(笔名林放、沙)。他出身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经济系,曾东游日本一年。先在南京《朝报》任记者,编辑,与慧剑同事。抗日战争开始,投身救亡运动,于1938年入川。参加《新民报》工作。由主笔而总编辑、总主笔、社长,前后50余年。今年已是80遐龄。他几乎写了大半辈子的“小言论”,每篇五六百字,最短的只有一二百字,先后以《未晚谈》《今日论语》《随笔》《灯下闲话》等栏名在《新民报》发表,其中一部分成了《新民报》各个地方版的“共同语言”,同时转载。1944年5月他参加中外  相似文献   

20.
翻开4月10日《新民晚报》综合新闻版,发现连发了两篇新闻随笔(平时每天一篇),也许是补4月8日没发表的缘故吧。两篇随笔谈的都是前不久发生的昆明某酒店“女体盛”之事,写得都不错,在理,而我似乎更喜欢《一次性爆破效应》一文,因为它言人之未言,想人之未想,确实不错。比如在抨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