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伤害事故报告制度,是保证学生伤害事故得到及时、公正处理的重要机制,也是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重要举措。关于学生伤害事故报告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作了明确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不但规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的制度,即规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发生时的及时上报制度;也规定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一起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经过和结果对什么是学生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的种类、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免除的抗辩事由进行了法律思考,最后对该案进行了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3.
学生伤害事故是困扰中小学校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事故处理。而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更是让学校不堪重负。因此,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如何进行合法、有效的抗辩,是中小学校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保障学校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学生伤害事故是困扰中小学校的问题之一,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事故处理。而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更是让学校不堪重负。因此,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如何进行合法、有效的抗辩,是中小学校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保障学校合法权益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通过学生保险分担学生伤害事故风险、分摊学生伤害事故损失已经成为国内外应对学生伤害事故的重要途径与主流趋势。本文基于对上海部分中小学校的访谈调查,分析了学生伤害事故保险赔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郑云娟 《林区教学》2011,(11):37-39
目前,学生在校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逐渐增多,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和种类进行界定,确定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同时针对不同伤害事故,提出不同的处理办法,并对如何预防学生伤害事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侵权行为人或相关主体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条件。学生伤害事故发生以后,学校只有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才应承担责任,这些条件就是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特点和影响 ,在探讨了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的基础上 ,对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进行了责任分析 ,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马素梅 《考试周刊》2014,(76):107-108
体育课上最容易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但不能因为伤害事故而取消体育课。为了减少课堂伤害事故的发生,作者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进行探讨,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02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发布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发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划分、事故处理程序、损害赔偿及事故责任者如何处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然而,在郧县的一起学生伤害事故赔偿案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遭遇了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1.
王鑫 《绥化学院学报》2004,24(2):116-117
依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北京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根据近些年我国学生伤害事故的调查,笔者认为我国校园学生伤害事故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职员、学生和不可抗力及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12.
面对高职院校层出不穷、惨不忍睹的大学生伤害事故,本文简述了高职院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伤害事故的三项认定标准,即对象范围、时间界限、空间界限,归纳了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分析了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原则,并就高职院校如何筹措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资金,如何转移学生意外伤害风险,提出了解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在中小学频频发生。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以及多年来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了在校中小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应注意的十个方面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为依据,从学校管理的实际出发,讨论依法办学、依法管理,有效防范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以及有效解决伤害事故处理纠纷问题,在探求维护学生及其监护人合法权益与维护学校及其教职员工合法权益相结合,保障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着重探索校园的安全管理问题。文章明确提出以下论点:防范学生伤害事故是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重点;依法办事是有效防范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基本前提;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管理层面临的棘手问题,需加以专门研究;制度管理与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能力是防范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关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维护校园安全和防范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依据,贯彻落实《办法》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学生伤害事故所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困扰学校工作、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一大难题。分析学生伤害事故的涵义及其特征,明确其归责原则和责任构成,正确认定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及其范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学生伤害事故及其特征。学生伤害事故是指  相似文献   

16.
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最核心问题就是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问题,该问题对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处理至为关键。学校对在校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原则,特殊归责原则应为过错推定原则;学校对在校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不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小学校都将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作为学校的一项主要工作加以落实,但因为学生伤害事故本身具有的特点,其发生仍然是难以避免的.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在许多条款中都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加以规定,但其规定还过于原则化.在学校的实践中,学校具体可以参照以下几方面对已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8、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后,应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 理? 国家教育部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程序明确提出了八条要求: (一)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生伤害事故及其所引发的学校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工作和阻滞学校发展的严重问题。有些学校为了规避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竟然限制甚至取消自认为容易引发伤害事故的实验、实践课或体育活动课,这与开展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显然相悖。鉴于此,本文拟对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与处理对策作初步探讨。一、学生伤害事故及其法律构成1.学生伤害事故的内涵关于学生伤害事故的概念,学术界尚无统一界定,社会上的认识也多有分歧。认识上的错误和混乱,必然不利于确定当事各方的法律责任以及责任…  相似文献   

20.
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在中小学频频发生.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以及多年来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了在校中小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应注意的十个方面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