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谈英语教师形象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师是英语审美教学中的立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要使英语教学过程审美化,英语教师的形象必首先具有审美特性。英语教师形象的审美特性体现为英语教师的人格美、教态美、语言美、板书美、服饰美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审美过程。教师,作为审美客体,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教师要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给学生美好的人格熏陶,教师的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自身的外在形象上;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教师的人格美上。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完成审美化语文教学任务,教师要善于创设审美情景,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给课堂教学带来智慧之美,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中日美三国教师道德形象在理念表述和具体建设实践中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对中日美三国教师道德形象的标准界定、构成要素和塑造途径进行比较,旨在为转型期中国教师道德形象的特征把握与实践重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姚侃 《班主任》2002,(8):3-4
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教师优秀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教师言传身教、圆满完成教师使命的根本保证。它不仅具有外在的表象,也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为四种形象,即崇高的师德形象、渊博的智能形象、高雅的美感形象和健全的身心形象。崇高的师德形象是指教师具有高尚的师  相似文献   

5.
美一定要通过一定的形态表现出来,没有形式美就没有艺术美。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具有自己的形态美。语文教师的形象美包括人品关、才识美、性格美,学生的课堂形象美包括课堂言语美、仪表美、行为习惯美。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美学有两个命题:一是“劳动创造美”,二是“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两个命题深刻地揭示了美学的起源、本质、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的关系。20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深刻地领悟到一个真谛:作为教师,只有以敏锐的审美目光、和谐的美学形象、优美的教学语言、去上好语文课,才能帮助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让美学的火花在学生心灵深处闪光。一、敏锐的审美目光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审美目光。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都有美的“因素”,在施教过程中,我注意在课程内容中发现美:l、散文美。散文这种文学样式形散神聚,具有独…  相似文献   

7.
拥有良好的教师形象,集内在美与外在美于一身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与熏陶.如何运用人际交往心理效应,从环境限制的范围找到最适合个性的定位,塑造出独特的、有魅力的教师形象,探求教师的立足之本、发展之道,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整个人类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对比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的"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9.
教师语言是一门艺术,以其鲜活、生动、优美和感性,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也正是因为这种审美特征才使得教师语言艺术熠熠生辉,具有无穷的魅力.教师语言可以通过语音、语调和节奏实现外在的声音美;同时借助新颖深刻、别致独特、联想诱导等形式审美因素来追求语言的知识美、智慧美、情感美和修辞美,真正达到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中受教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形象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态形象、职业形象、人格形象三个层面阐述了教师形象的内涵,提出教师形象不仅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影响,也是 一种显性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1.
当代教师形象的意蕴及塑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教师形象的意蕴 教师形象是教师智慧与才能的升华!教师形象是教师人格与价值的象征!教师形象是教师在教育工作生活实践中,遵照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工作的规律,能动地综合、艺术地概括、物化、创造、显现出一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物我、形神、情理”相溶的平凡与伟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具有审美感染力的人的形象。 教师形象表现为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  相似文献   

12.
谈健美操教师形象美和教态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健美操教师形象美和教态美的分析,使我们对形象美和教态美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明确教师的形象美和教态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一门"美"的艺术,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它主要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抒发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美的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美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在于欣赏和享受,更在于开阔眼界,充实心灵,提高觉悟。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立地位。有人说:"没有美育就没有素质教育。"时代要求每位舞蹈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美育教师。因此,从美学的观点出发,认真研究一下舞蹈教师形象美的构成特色,可以说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讲堂里的人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求人格作为做人的一种起码要求,更应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约束.但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尚没有形成健康的人格,必须对其进行人格教育.大学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可以体现在多个领域,但是课堂教学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学科中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类教育活动的一种融合性教育.要求利用教育内容,完善教师人格形象,进行个性化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建立在美学基础上的一种语言形式,是教育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具有美学语言学的特征,主要包含,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与理智美的审美特征。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学语言的审美教育作用,力求使自己的语言体现出审美性,从而提高语文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教师礼仪受教师这个特定职业的制约,它强制性要求教师必须达到一定的礼仪规范标准,比如教师的个人形象、服饰、语言等都被强制要求符合教师职业形象,但并不是说,教师礼仪就是一种被强迫的礼仪,一种被僵化了的礼仪。它应该是一种真正的身与心相统一的持续性活动,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社会,教师礼仪都应是一种由发自内心的情感而带来的外在文明表现。笔者就教师礼仪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教态就是教师组织教学时的姿态,它包括表情、举止、语调、仪表等。教态美是教师行为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形象魅力的具体体现。教师愉快的情绪、良好的教学心态、和颜悦色、优美端庄的仪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感染力。教师整洁大方的服饰衣着、端庄优雅的举手投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教师形象这一教师文化主体的表征,描述与分析了历史文化变迁的脉络下中国教师文化的特征及其内涵,包括古代教师的圣贤与官僚形象文化、近代教师的启蒙者形象文化、现当代教师的公仆与专业者形象文化。研究认为,教师形象的发展与变化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时代性,但也具有一定的沿袭性;同时,在教师形象文化的变迁过程中,以教师的育人观为核心的师生关系也随之发展与变化,并保留了一些具有本质属性的部分。  相似文献   

19.
形象词语是一种艺术辞藻,它具有语言形态和审美形态的双重特性,因而也就承载着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形象词语所负荷的审美信息表现为一种显潜的双层复合体,两层信息互为表里,共同作用,产生强烈的修辞审美效应.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形象词语的性质、作用和修辞审美价值;二、形象词语的表现形式;三、形象词语的显、潜审美信息;四、形象词语审美信息产生的基础和动因.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主要方式,教师与学生 之间的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语 言,它既属于一种情感抒发的载体,也是人类最直观的视觉语 言。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它的实质是通过 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对事物和艺术作 品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以艺术形象作用于人的情感,给人以 情感的陶冶,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观点,对学 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作用。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如 何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对美的认知,树立 健康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育教学的关键,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