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读者阅读期刊,往往首先从期刊的目录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文章标题就成为决定读者是否要看内容的重要依据.好的标题可以让读者在阅读文章内容之前对文章有一个大体了解,从而引发阅读全文的兴趣和愿望,而不当的标题因为不能让读者明白内容所云,往往不被注意.因此,编辑对文章标题的编辑修改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
标题,是对文章最有价值的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在报纸这个巨大的信息源中,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过程,首先是通过对一个个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因此,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面孔”,是文章的“眼睛”,只有“面孔”诱人,“眼睛”传神,才能留住读者。一个好的消息标题不仅要符合新闻  相似文献   

3.
标题是文章的组成部分,用来揭示内容要旨,置于文前,有着吸引读者的重要作用。所以,无论作者还是编辑都不惜在标题上花费精力。好的标题,鲜明生动,活泼有趣,既有画龙点睛之妙,又有引人入胜之效。翻开五光十色的期刊,可以发现标题中有不少精巧之作,如果加以比较和研究,还可以发现“能工巧匠”制作标题的一些妙法。 1.巧用数字报纸标题设正题,还可设引题或副题,而期刊标题一般只设正题,必要时才设副题。同时,期刊标题比报纸标题要更短。尽管这样,作者、编辑仍能在几个字或十几个字的标题中巧妙地运用数字。例如:  相似文献   

4.
小言论写作,拟题和写文二者应该并重,不可偏废。就是说,不仅要写好文,而且要立好题。文章要写得深,首先题目要立得新。所谓“题好文一半”,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题文俱佳,方可称为好文章。所以,小言论标题的拟定,应该十分重视,不能认为无足轻重,更不能随便凑和。有的同志对立题不够重视,认为稿件寄到报社,反正编辑会帮助修改的。当然,编辑对不恰当、不理想的标题是要修改的,甚至要重做标题。但是编辑是你文章的第一个读者,“第一印象”很重要。你文章写得好,但标题一般化,编辑往往容易忽略掉,相反,你的文章有一个好标题,编辑就会被吸引住。有时候,作者的一个好标题,会触发编辑的灵感,能把文章编得更精采。  相似文献   

5.
题好一半文     
在新闻作品中,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读者或听众最先接触的就是新闻作品的标题。所以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受众“上钩”的“诱饵”。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写好新闻作品的标题,对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表达能力,增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恩格斯曾经说过,“标题越简单,越不费解,便越好”。制作标题实际上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胡乔木曾经说过:“有的时候想一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标题应该虚实结合,不拘一格,要讲究文采,才能吸引读者。比如同时反映一件新闻事件,标题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请看,反映一家企业如何创建精神文明,有的媒体的标题是“文明出效益”,有的是“发掘潜能出效益”,而有的媒体记者在标题上下了一定的工夫,标题是“奇迹出在软件上”,这给人的感觉就很新异。现在一些媒体的新闻熟悉的词  相似文献   

6.
对于新媒体文章来讲,一个“吸睛”好标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一些流传甚广的制作标题“秘诀”是否真的能够强化正面意义?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剖析了部分新媒体文章标题的“误区”,并在分析大量新媒体文章标题后,总结出能够令标题锦上添花的窍门。  相似文献   

7.
有人很形象地比喻“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有人说“文好题一半”,“文察于目”。这些都说明标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报纸为了鼓励编辑记者出好标题专门设立了标题奖,电视这些年随着专题性节目的不断增加,标题也理想瞎被看重。标题的创作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标题能使一篇内容散乱的手目统归起来有一个明确的主旨和中心,使一篇内容本来不错的节目锦上添花更添秋色.一部不怎么样的专题节目取一个好标题有时也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电视专题节目的标题,产生于书目的构思、拍摄、编辑、制作等一系列创作过程之中。它是记…  相似文献   

8.
文题是反映文章特定内容即文章主题的词组性标题。它是读者最先接触文章的独立部分,是版面的“眼睛”。制作编排好标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题作为期刊整体质量的一个主要组织部分一不仅要准确、醒目、精练,而且还要有最恰当的表现形式,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的统一。编辑如何做好编排设计,对标题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标题,是对文章最有价值的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在报纸这个巨大的信息源中,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过程,首先是通过对一个个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因此,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面孔”,是文章的“眼睛”,只有“面孔”诱人,“眼睛”传神,才能留住读者。也有人说,“标题是现代新闻的生命”,只有标题好,吸引读者阅读,你的报道才有价值;反之,如果标题平淡,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拒绝阅读,那么你的报道写得再好,也没有意义。可见,标题在新闻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那么,作为办报人的编辑和记者,如何制作好标题,让文章的“眼睛”靓丽起来,留住…  相似文献   

10.
报刊标题十病姚连学标题是版面的“眼睛”,制作精当编排美观的标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当前一些报纸、期刊的版面上的标题却奇形怪状,“变态”“异化”,容易产生岐义。其表现主要是“十病”:分割肢解。一条标题在文章的开头放几个字,文章中间塞进几个字,结尾...  相似文献   

11.
一、综合性期刊文章标题的特殊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综合性期刊由于其内容的博杂和体裁的多样而与专业期刊(如科技期刊、文学期刊等)不同,因此,体现文章内容要义与精粹的标题,自然也应有不同的风格。综合性期刊的栏目较多,文章体裁不一,其中绝大多数是一种“非驴非马”式的  相似文献   

12.
一、制作一个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标题最需要出彩,它是文章的第一个亮点。新闻评论标题更是忌平、忌俗。“从……谈起”、“由……想到的”这样的标题是够平易近人,但读后给人留不下什么。好的标题或者新奇,如《当面我的妈,背后他妈的》、《美苏开始跳探戈舞了吗?》;或者警醒.如《浪费也是犯罪》、《谨防“精神贿赂”》;或者意蕴绵长,如《在战争与和平的翘翘板上》。新闻评论标题要出采,不妨借鉴一下杂文标题制作。要大胆创新,不固旧观,注意运用谐音、夸张、仿同等修辞格。当然,标题重“巧”,…  相似文献   

13.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懂得的道理,笔者认为,被称为“新闻眼”的标题也要用事实说话,对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在新闻稿件的整个运作过程中,标题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题好文一半”。好标题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用事实说话,事实本身精彩,对文章起到了一大半的作用。笔者下面以《常熟日报》近几年来得奖作品为例,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期刊标题是影响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标题制作得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命运、期刊的命运。标题的策划与制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可循,如巧用修辞手法、活用诗词佳句、巧用肩题和副题等。  相似文献   

15.
标题在读者面前最先“亮相”,它不仅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制约、决定着文章的运思谋篇,虽然有的作者喜欢文章写好了才最后敲定标题,但这也说明标题与文章写法的关系甚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报队伍的异军突起,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报质量这一问题也就无可争议地摆在了办报人面前,其中,在编采好稿件的基础上,精心制作好文章的标题,无疑是重要的一环。 标题在文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有人将标题比喻成文章的“窗口”,比喻成文章的“旗帜”,比喻成文章的“眼睛”,确实都不过分。以“眼睛”为例,登载文章的版面(特别是一版)就好比是一张脸,标题就是脸上的眼睛,如果明亮  相似文献   

17.
标题是文章的名字,标题在文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篇好的文章,关键还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因此,编辑改动标题是一件较为有分量的工作,一定要多花一些心思反复斟酌。  相似文献   

18.
李明文 《新闻窗》2007,(1):60-60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评价和组织新闻内容的最精练的文字。一篇作品、一条新闻,能不能感染读者、吸引受众去看,标题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或文章添辉增色,画龙点睛。因此,标题的制作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吕叔湘先生曾经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标题要作为专门学问来研究。”胡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拟好了,文章成一半”。这话是颇有道理的。然而真正使自己的“眼睛”能够达到传神,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却要下不少苦功夫,对此我有着独特的感受。记得三年前,我当团队报道员时,一次,我写了一篇自认为内容不错的稿子,却无论如何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一个确切的标题,便随便拟了一个标题匆匆寄报社,过后几个月毫无动静。新闻干事知道后,仔细的看了看,把我的标题给“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鲜、活泼而又耐人寻味的标题。发出不到两周,报纸上便原文照发了。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标题的重要,并…  相似文献   

20.
标题杂谈     
一篇新闻、文章,如果有一个好标题,往往使满篇生辉。新闻界的老前辈邓拓同志在天津的一次讲话,谈到文章标题的重要时,曾用诙谐的口气说:“你们谁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你们磕三个响头!”的确,翻翻《燕山夜话》,看看他笔下的标题,许多都是精心制作的。五十年代,有一个外国歌舞团来中国表演。编辑目睹了精湛的艺术,标了一个肩题:《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几十年过去了,文章的内容忘了,标题却留在记忆里。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前在车站和朝鲜战友告别时,中朝战友有的挥泪,有的拥抱,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